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智慧與煩惱

證嚴法師  2011/01/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智慧與煩惱就如天平的兩端——煩惱多一點,智慧就少一點;煩惱若輕一點,就能增加智慧。倘若能敞開心胸,多去關懷社會人群,內心就沒有空間裝載煩惱。

修行就是要學習去除煩惱,讓自己擁有平靜的心。心靜,境界自然明朗;心若不靜,外境也會隨之紊亂。

有一則小故事——有個人遺失了昂貴的名表,十分心急,趕緊請大家幫忙查找。

於是,很多人都熱心地幫他找,但是翻箱倒櫃都未找到,最後大家也找得精疲力竭,只好稍作休息。手錶主人又難過又著急,此時有位年輕人自告奮勇,要獨自再去找。

他請其他人在房外等候,自己走進房間裡,卻坐著如如不動。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他要找東西,怎麼一直沒有行動?所以大家也靜靜地看著這位年輕人,究竟要做什麼。

坐了一會兒,年輕人突然站起來,鑽進床下,出來時表就找到了。大家興奮地問他:「你怎麼知道手錶在床底下呢?」他說:「心靜下來時,自然可以聽到手錶的嘀答聲,就知道表在那裡。」

當我們靜下來時,就能聽到外界很多聲音,有往來汽車聲、高空飛機聲、窗外蟲鳴鳥叫聲……,因為心靜會比較敏銳,外面的境界即歷歷可辨。倘若在靜中能多用心,智慧便從中而生,這也就是正念、正定。

正定是指內心無邪思、無邪念、無煩惱。近年來有許多人喜歡修學禪坐,其實日常生活中,擔柴挑水無不是禪。譬如:很久以前有位小沙彌從小就在寺院中修行,他在寺院裡每天勤奮地和大眾輪替職務,不是種菜就是做廚房的任務。

有一天,他在廚房擺放碗筷,老和尚看一看,就問他:「小沙彌,你現在在做什麼?」小沙彌回答:「我在擺碗筷。」老和尚又問:「你的心在想什麼?」小沙彌說:「什麼都沒有想。」

老和尚就說:「可惜啊!你現在如果想著‘和大家結好緣’,歡喜地擺碗筷,等會兒有很多人來吃飯,你就已經和大家結了好緣,這樣就是正精進。」

這則故事正是告訴我們,只要有心,時時都是修行的好機會。所以,待人處世要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若能如此,內心自然會平靜、祥和,智慧與禪定即能不求而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俗慮惱人無止境,不如時與世尊交

入門便悉彌勒笑,出寺難求俗慮拋; 俗慮惱人無止境,不...

智慧資糧比福德更重要

我講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在《賢愚經》裡面,講到一...

煩惱不懂得擺平,有誰能保佑你呢

沒有正知正見,你會去求神、擲杯筊、燒香,燒很多的冥...

聖嚴法師《智者多聞》

多聞令志明,己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寄望的東西錯誤,所以才會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減...

人做事,不要讓事做人

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這也是...

淨界法師法語名言分享【圖】

淨界法師法語名言分享...

衍慈法師:從商的智慧

你看過「當和尚遇到鑽石」一書嗎?此書帶給人們智慧的...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證嚴法師:在生命的白紙上

△ 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 有...

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

目錄 : 序言 第一難,貧窮佈施難 第二難,富貴學道難...

逆境與是非

逆境、是非來臨,心中要持一寬字。世間沒有一樣很容易...

新加坡114歲壽星許哲拜會證嚴法師 暢談有愛不老

2011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新加坡國寶、114歲的人瑞...

為什麼要懺悔,懺悔的意義何在

前面講到受持的方法,以下講到懺悔方法。首先我們看看...

父母恩難報,要盡心竭力孝順父母

有個別同修,認為一個人若不報父母恩,是沒有惡報,這...

知足常樂,忍耐則心安

人生來的是那麼的偶然,父母沒有與其商量就把人帶到這...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運

佛教持戒的目標,並不是求死後升天,或是求來世的享受...

聖嚴法師:人心是最大污染源

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時,聽過一部電影《阿里山風雲》...

度眾生苦,一切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

我們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過去業報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禪修需調五事

禪修需調五事:第一,調飲食;第二,調睡眠;第三,調...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說阿彌陀經》 為...

九緣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語

《梵網經菩薩戒》云: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

佛陀為什麼沒有主動說法,而是等待眾生祈請

我們知道,佛陀在出家的過程是遠離人群的,這個過程是...

轉生復仇的黑狗

小時候,我常常纏著父親講故事,一次他便給我講了一個...

「美麗」的危險

《三慧經》中說:山中揭鳥,尾有長毛;毛有所著,便不...

【佛教詞典】響谷徹

(1606~1673)清代臨濟宗僧。湖南涓川人,俗姓黃。號...

【佛教詞典】婆羅墮跋闍

梵名 Bharadvāja。(一)婆羅墮跋闍天。為八十天之一。...

【視頻】南海觀音慈航寶島

南海觀音慈航寶島

【視頻】善的感應

善的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