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含(agama)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字體  護眼色

  ahan

  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各類阿含經的統稱。為梵文的音譯,也作阿晗 、阿含暮、阿笈摩等。《長阿含經·序》意譯為「法歸」,謂阿含經乃「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翻譯名義集》卷四譯作「無比法」,言此典為法之最上者。《一切經音義》卷二十四譯作「教」或「傳」,意指「教說」或「依師弟傳承的教說」。佛教經典大都沿襲此意解釋。

  內容 基本上是以一種言行錄的體裁,記述佛陀所說及其直傳弟子們的修道和傳教活動;闡述當時「外道」的學說以及佛陀對他們的批駁。其中所述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緣起、無常、無我、五蘊、四禪、善惡報應、輪迴等等。小乘佛教各派均宗阿含。小乘律、論也都引述或闡發阿含的內容。阿含經為研究佛教產生以及原始佛教教義的主要典籍,其中還包含當時印度政治、宗教和哲學的重要資料。

  成書過程 據佛典傳說,佛涅槃不久,大迦葉遴選500名碩學僧人在王舍城結集三藏。釋迦牟尼所說的經由阿難誦出,有五大部阿含。一般認為,第一次結集時已確定了阿含經的基本內容,但在阿育王之前尚未經編輯。直到部派佛教時期,阿含才陸續系統地經過整理。約公元前1世紀寫成文字,按經文篇幅長短,北傳佛教分為《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四部。南傳佛教分為《長部經典》、《中部經典》、《相應部經典》、《增支部經典》和《小部經典》等五部。北傳四部與南傳五部的前四部大體相應。但經文排列次序相差甚大,收經的數目也不盡相同。又因兩傳文本出自不同部派,經文內容也有所出入。據說各大部派都有自己的阿含經,但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非佛說的後期內容。

  漢譯 四部阿含的漢譯出自不同部派,編成時間有先後。《雜阿含經》出自化地部,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共50卷。此書各經文句雜碎,夾雜彙編。《增一阿含經》,屬說一切有部,並以大眾部本修補。東晉僧伽提婆譯,共50卷(或作51卷)。此經以法數相次,從一法增至十法,一一相從,文義條貫。《中阿含經》為說一切有部所傳。東晉僧伽提婆譯,共60卷。《長阿含經》編輯最晚,依法藏部本。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共22卷。中國譯經始於阿含。漢明帝時,譯出《四十二章經》,從內容看當是阿含中某些章節的節譯或編譯。其後200餘年間,有安世高、支謙、法護、法炬等譯出阿含若干單品。所據文本既有梵文本又有西域各國文本,各品出自何部派已難稽考。4世紀末到5世紀中葉,四部阿含經陸續依梵本整部譯出。從東漢到北宋,歷代都有阿含中一些經的異譯本,據《精刻大藏經目錄》(支那內學院編)記載,現尚存161種。南傳《小部經典》,中國有一大部分缺譯,已有的譯文也散存各處。此外,阿含的漢譯,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譯者有時取中國習慣用語加以意譯,致使意義有所不同。如漢譯《長阿含經》中的《阿摩晝經》和《梵動經》有關於針灸的記載,但巴利文《長部經典》中的上述兩經則無此內容。(任 傑 魏道儒)

上篇:資福藏 下篇:巴利三藏註疏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大百科全書

著貪

【著貪】 p1253 法蘊足論八卷十三頁云:云何著貪?於自...

宋帝王

(雜名)十王之第三。司掌大海之底東南沃燋石下黑繩大...

怛剎那

(雜語)百二十剎那也。俱舍論十一曰:剎那百二十,為...

八六四二萬十千劫

小乘之聖者,迴心向大乘後,至入初僧祇之位,其間所經...

娑麼囉

(雜語)Smara,譯曰憶念。見大日經疏十八。...

禪林用語。舉起、舉出之意。為禪錄記載禪師提示祖錄公...

【蜟】   蜟音萬,是吉祥勝德之相,由發右旋而生,似...

頭陀十八物

頭陀所使用的十八種道具,即楊枝、澡豆、三衣、瓶、缽...

因地

為「果地」之對稱。地者,位地、階位之意。指修行佛道...

雜染行

【雜染行】 p1411 瑜伽八十一卷八頁云:雜染行者:略有...

說聽方軌

即說法者與聽法者所應注意之事項。佛所說之法門可使眾...

不信三種

【不信三種】 p0326 此中不信,是現觀四障之一。瑜伽九...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佛法的重點在於智慧的觀照

正確聽聞佛法的三要素:專心、信心、恭敬心。 龍樹菩薩...

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這裡要辨識幾個概念:什麼叫善根?什麼叫福德?菩提正...

念佛是享受,念的時候就是極樂

我們今天大概從早上五點多鐘有幾位菩薩就在那裡練習。...

什麼樣的人應當來學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說一說,關於什麼樣...

修學佛道卻變成外道,自己還不知道

若能了達法身乃解脫自在,離一切二法之過,而以正智觀...

雲居山博雅老和尚的外三件、內三件

博雅老和尚在雲居山打七出定回來後,一個小和尚跑去求...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麼,...

慈悲心是超度冤親債主最好的方法

要想超度冤親債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時,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