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心自在和身自在》

聖嚴法師  2010/10/21  大字體  護眼色

什麼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指我們的身體進和退沒有阻礙,心自在指從煩惱中得解脫。身自在如果能修得神通,就能夠變化。

但是神通有限,一般凡夫的神通並不持久,事實上,除非已成佛,否則不可能有真正的身自在。如果有肉身存在,即使有神通,仍不可能不死,所以,仍是不自在。

心自在是用‘智慧’來看這世界,心就不會受到阻礙,因為以智慧看世界,世界都沒有問題。因為,只有個人有貪、嗔、癡、慢、疑等種種的問題,所以才覺得世界有問題。

凡夫就是凡夫,聖人能夠得自在後便永遠自在,而凡夫只能以觀念來指導、糾正;但小煩惱可用佛法的觀念來化解,而重大煩惱產生時就不容易了。所以,往往有些人要求自己太高,希望一聽到佛法就能使心自在,這是不切實際的。有不同層次的眾生,也就有不同層次的自在。一般的眾生就叫煩惱的眾生,既是煩惱的眾生,便不可能有真自在,所以就叫作不自在。有的人煩惱很重,可是卻常說他是最快樂的人,但往往剛剛還說最快樂的人,馬上淚眼婆娑,這是真正的自在嗎?若有人出生於監牢,對監牢以外的事全不知道,或許他會覺得監牢也不錯嘛!只有從監牢外面進去的人,才明白進了監牢是不自在。同理,眾生從佛法而知自己是不自在的,而我們能去體驗,這是非常可貴的事。

另外,小自在是小乘的聖人所有的,佛教有大乘、小乘。小乘乃指只管自己的解脫者,但因其畏懼在現實世間有生、死、苦、難,所以離開生死,住入不生不死的境界。但真正的自在是不怕生死,也不受生死束縛。所以,小自在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我們希望的是佛和大菩薩的大自在。因為只有佛才能既不怕生死,也不怕任何苦難,而他自己也沒感受有苦難。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又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種以願力、自主、自動到眾生需要的地方,出入隨心所欲,這就叫自在,而眾生因業力非去不可,要想出來出不來,就叫不自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調整心態比你佛號數目更重要

淨土宗一般人的盲點在哪裡?在第一個。我相信淨土宗的...

心的妙用

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盡男男女女,...

憨山大師開示持咒之方法

禪人以持明(持咒)為專行,從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發...

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

我們從世俗諦來看,從世俗諦來看,你從什麼地方來。你...

內魔不生 外魔不起

佛陀對於我們的勸誡,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你一旦要...

如何面對人生毀譽得失而不動心

我們每天打開報章、雜誌,可見輿論紛紜,人生百態,大...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圓寂前,對弟子說:我心中有一物,許久來一直...

大安法師: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世間有一類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貴,也發心修行,...

聖嚴法師:四重恩是哪四恩

在佛法上要報的恩有四種:一是三寶恩,二是國家恩,三...

聖嚴法師《打從內心祝福自己、祝福別人》

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這麼說應該沒有人反對。小自個人...

聖嚴法師《要感謝接受過你施捨的人》

央視著名記者白岩松曾經採訪過聖嚴法師。讓他記憶猶新...

聖嚴法師《健康的工作態度》

人類為了生存活口,必須賺取活命的衣食,農耕時代的人...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隱居在山林中。但是,...

蓮宗四祖法照大師畫傳

一、禪觀入定,得睹遠師 法照大師(公元747821年),身...

三位百歲高僧的念佛開示

自古以來,世上的百歲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兩...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則佛墮妄語矣

海陽禪人,遠參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請益...

能持戒不犯,就沒有苦果

出家人頭上燒了幾個香疤,為什麼?還有知道的嗎?三壇...

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

佛陀住世時,曾經在古印度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

普賢菩薩和《妙法蓮華經》的因緣

中國的菩薩,觀音菩薩和眾生緣分最足。普賢菩薩的感應...

不同雜糧的滋補作用

我們都知道健康飲食不能長期只吃精糧,要適當搭配雜糧...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

【推薦】白岩松成功背後的故事:只要努力,命運總會來敲門

他是一位非常淘氣的小男孩兒,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

【佛教詞典】繞佛繞壇兩儀自別

子題:繞佛、右繞、繞壇、左繞 資持記·釋僧像篇:「諸...

【佛教詞典】世間一切種清淨

【世間一切種清淨】 p0514 瑜伽二十卷十頁云:云何世間...

【視頻】羅摩國王

羅摩國王

【視頻】平等心

平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