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靜波法師  2020/12/17  大字體  護眼色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在小乘的《俱舍論》中,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中說有六種無為法。

《大乘百法明門論》裡面說:八種心法,五十一種心所有法,十一種色法,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最後是六種無為法。

曾經在北京佛學院上學時所待過的地方叫法源寺,在法源寺裡,有一尊佛像叫毗盧遮那佛。那尊毗盧遮那佛上邊有五方佛,中央的是毗盧遮那佛,東方的是阿閦佛,北方的是成就佛,南方的是寶生佛,西方的是阿彌陀佛,所以叫五方佛。

而在他們的下邊,有無數尊佛,有人說有一千零五十六尊。這意義何在?就是告訴我們,佛陀法身遍一切處。什麼叫遍一切處?哪裡都有佛陀,遍的意思就是:無處不在。

我們今天應該認識的毗盧遮那佛,翻譯過來就是遍一切處。遍一切處,這個是,那個是,任何事物……都叫佛陀。有人說:「我怎麼就看不見呢?」因為你有業障眼,所以你就看不到佛陀。

以法性為身故名法身,學佛最根本點、著眼點,就是要以法性為身。如果我們總是看見什麼釋迦牟尼佛托缽,還有後面這樣一尊佛像,那不意味著我們有多大成就,只能說明我們比較有緣分而已,而不是真正有什麼覺悟境界。

毗盧遮那佛像的後邊,就是觀世音菩薩像。我們每每看到這尊毗盧遮那佛幾乎沒人來拜,很多人從山門一進來就去找觀音菩薩,問:「哪個是觀音菩薩?」大家就說:「毗盧殿後邊的就是觀音菩薩。」有人強調:「我找觀音菩薩。」他找觀音菩薩幹什麼呢?求觀音菩薩幫忙辦事。所以,大家都找觀音菩薩。

你看我們極樂寺也有這個證明,什麼證明?觀音殿裡掛了那麼多的錦旗……可見,觀音菩薩總是幫人辦事,大慈大悲。但是,你看一般人找觀音菩薩辦的都是什麼事?都是輪迴的事,大家說是不是?辦的都是世俗的事,幾乎沒有一件解脫的事,雖然觀音菩薩: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觀世音菩薩之所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的目的是告訴我們:一切都是過程,最終要從那個名利、有為法中走出來,走進無為解脫的佛法。只是有太多的人,總是執迷不悟。

《維摩經》有:「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就是佛菩薩度眾生的過程中,先要給你好處,同你拉近關係,滿足你的一些願望,然後讓你慢慢地放下你所擁有的執著。在滿足你的願望之後,你終究會明白:這些東西是無常和無我,只能再見、放下、解脫!因為擁有的是有為法。

有為法,就不是永恆,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呢?放不下就沒有解脫的希望了。我們的佛法就是少欲、無為,就是人生的真理,因為我們是學無為法的。

五方佛,千佛繞毗盧,應該說我們要轉變:轉變我們舊有的觀念,轉變我們請佛菩薩辦事、到寺院裡貪求的觀念。別人或許會告訴你:「求吧,求吧。」 比如,1986年的時候,我就想去中國佛學院讀書,有人告訴我:「求吧,求吧!」我於是使勁祈求,結果沒有用。1988年的時候,我沒有祈求,但卻考入了中國佛學院了。這是我的經歷。

1986年時,我的的確確是祈求,晚上不睡覺,熬得眼睛通紅。最後有人問我:「你怎麼回事?」「我這正在祈求……」佛陀說:有求皆苦,確實如此。求之不得,是苦啊!對此,我抱怨了很長一段時間。1988年時,讓我去,我不想考試了,被師父罵了一頓……所以要隨緣,不要攀緣。

我們要改變,要轉變,要回歸。回歸什麼?回歸無為法,回歸緣聚緣散,隨它來去: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我們不假造作,也不給它加任何一個條件,沒有主觀色彩,沒有要求,也不希望有回報,也不拒絕有收穫。這就是無為法,那就是回歸了我們信仰的家園。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靜波法師文章列表

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蕃薯湯

在我的家鄉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語:時到時擔當,沒米就...

【推薦】淨業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標

我們信解、領納這個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個矢志不移的...

既需面對時,就勇敢承擔吧

修行者問布袋和尚,什麼是佛法的大意?和尚放下布袋,...

如何正確理解和落實「萬緣放下」

問: 事與理的統一怎麼那麼難?在家居士的萬緣放下真的...

放下心中千斤重擔

居士們的心都是負擔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

十根手指都不一樣長,為什麼老是要計較比較呢

每一個人都應該要不斷地陶冶鍛煉自己成長、進步,因此...

念佛人臨命終時,該怎樣面對病苦死亡

今天我們講的是《臨終切要》,《臨終切要》呀,就是講...

吾和身的關係

【普勸修持一。或人問孔子曰:人有遷家而忘其妻者。有...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天魔嬈佛的故事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

情緒就是無明的業力

總而言之,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緒,情緒就是無明的業力。...

靜波法師:透視方向,感受佛法真諦

學佛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也是一件艱難的事。當我們從...

五種邪命值得我們去認真反省

佛教在說八正道之第五正命的過程中,相對應地說了五種...

適當的放手

新來的小沙彌,按法師的吩咐,去另一座寺院送經書。幾...

以此過失,感得處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從前,有一位菩薩身為大國王,這位國王皈信三寶,奉行...

為什麼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們平常當然理觀不礙事修,理事圓融,你該拜懺還拜懺...

憨山大師費閑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世事塵勞常罣礙,深...

學佛以後,修行的三個重點

我們學佛以後,有三個重點可以修學:第一個是因緣,第...

【圖】虛雲老和尚120年的傳奇人生

虛雲老和尚誕於1840年,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

別把自己看的太重

一隻駱駝,辛辛苦苦穿過了沙漠,一隻蒼蠅趴在駱駝背上...

割斷慾望之繩

有一則故事:一個年輕人從家裡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

生命的顛倒與真實

厭離娑婆的心,和欣求淨土的心,可以是互動的,有時候...

學佛人必須講究的三種語言

《雜譬喻經》上記載,以前有只甲魚遭遇枯旱,湖水乾涸...

食肉有什麼過失

汝等當知,食肉之人,縱得心開,有多聞的智慧、少分的...

佈施培福,橫越生死苦海

過去,佛陀曾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有一天,一位...

【佛教詞典】九種相靜慮

【九種相靜慮】 p0094 瑜伽四十三卷一頁云:謂九種相靜...

【佛教詞典】五處觀察所歸乃可歸依

【五處觀察所歸乃可歸依】 p0289 瑜伽六十四卷一頁云:...

【視頻】大安法師《2016年農曆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大安法師《2016年農曆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視頻】供佛齋天法會的由來和意義(香港淨心舍)

供佛齋天法會的由來和意義(香港淨心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