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靜波法師  2020/12/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在小乘的《俱舍論》中,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中說有六種無為法。

《大乘百法明門論》裡面說:八種心法,五十一種心所有法,十一種色法,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最後是六種無為法。

曾經在北京佛學院上學時所待過的地方叫法源寺,在法源寺裡,有一尊佛像叫毗盧遮那佛。那尊毗盧遮那佛上邊有五方佛,中央的是毗盧遮那佛,東方的是阿閦佛,北方的是成就佛,南方的是寶生佛,西方的是阿彌陀佛,所以叫五方佛。

而在他們的下邊,有無數尊佛,有人說有一千零五十六尊。這意義何在?就是告訴我們,佛陀法身遍一切處。什麼叫遍一切處?哪裡都有佛陀,遍的意思就是:無處不在。

我們今天應該認識的毗盧遮那佛,翻譯過來就是遍一切處。遍一切處,這個是,那個是,任何事物……都叫佛陀。有人說:「我怎麼就看不見呢?」因為你有業障眼,所以你就看不到佛陀。

以法性為身故名法身,學佛最根本點、著眼點,就是要以法性為身。如果我們總是看見什麼釋迦牟尼佛托缽,還有後面這樣一尊佛像,那不意味著我們有多大成就,只能說明我們比較有緣分而已,而不是真正有什麼覺悟境界。

毗盧遮那佛像的後邊,就是觀世音菩薩像。我們每每看到這尊毗盧遮那佛幾乎沒人來拜,很多人從山門一進來就去找觀音菩薩,問:「哪個是觀音菩薩?」大家就說:「毗盧殿後邊的就是觀音菩薩。」有人強調:「我找觀音菩薩。」他找觀音菩薩幹什麼呢?求觀音菩薩幫忙辦事。所以,大家都找觀音菩薩。

你看我們極樂寺也有這個證明,什麼證明?觀音殿裡掛了那麼多的錦旗……可見,觀音菩薩總是幫人辦事,大慈大悲。但是,你看一般人找觀音菩薩辦的都是什麼事?都是輪迴的事,大家說是不是?辦的都是世俗的事,幾乎沒有一件解脫的事,雖然觀音菩薩: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觀世音菩薩之所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的目的是告訴我們:一切都是過程,最終要從那個名利、有為法中走出來,走進無為解脫的佛法。只是有太多的人,總是執迷不悟。

《維摩經》有:「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就是佛菩薩度眾生的過程中,先要給你好處,同你拉近關係,滿足你的一些願望,然後讓你慢慢地放下你所擁有的執著。在滿足你的願望之後,你終究會明白:這些東西是無常和無我,只能再見、放下、解脫!因為擁有的是有為法。

有為法,就不是永恆,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呢?放不下就沒有解脫的希望了。我們的佛法就是少欲、無為,就是人生的真理,因為我們是學無為法的。

五方佛,千佛繞毗盧,應該說我們要轉變:轉變我們舊有的觀念,轉變我們請佛菩薩辦事、到寺院裡貪求的觀念。別人或許會告訴你:「求吧,求吧。」 比如,1986年的時候,我就想去中國佛學院讀書,有人告訴我:「求吧,求吧!」我於是使勁祈求,結果沒有用。1988年的時候,我沒有祈求,但卻考入了中國佛學院了。這是我的經歷。

1986年時,我的的確確是祈求,晚上不睡覺,熬得眼睛通紅。最後有人問我:「你怎麼回事?」「我這正在祈求……」佛陀說:有求皆苦,確實如此。求之不得,是苦啊!對此,我抱怨了很長一段時間。1988年時,讓我去,我不想考試了,被師父罵了一頓……所以要隨緣,不要攀緣。

我們要改變,要轉變,要回歸。回歸什麼?回歸無為法,回歸緣聚緣散,隨它來去: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我們不假造作,也不給它加任何一個條件,沒有主觀色彩,沒有要求,也不希望有回報,也不拒絕有收穫。這就是無為法,那就是回歸了我們信仰的家園。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靜波法師文章列表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問: 煩惱心雖在當下放下,過一會兒又上心頭。請問心...

身心愉悅的秘訣在於能夠放得下

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們對這...

放棄是一門選擇的藝術

佛偈曰:小舍小得,大捨大得,不捨不得,越捨越得。...

內心深處要厭離到徹骨徹髓

為什麼淨土法門講信願?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這厭離娑...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修行人要把死掛在額顱上。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

數字是個魔術

數字會說話,數字是個魔術!現在已經到了數碼的時代,...

自我意識太強的人,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

你自我意識太強的人,你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因為你...

【推薦】熱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為何卻痛失愛子

接到了你寫給明道法師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紀才二...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普佛儀規

往生普佛儀規...

有病方知身是苦

有人說可怕的是痛,痛得非常難過,如果病了不痛,病也...

靜波法師:蒙山法會開示

一,蒙山法會的緣起 感恩佛陀,大家辛苦。今天是我們...

禁不住誘惑,就會誤入邪師外道

有的知道求皈依,卻誤信邪師外道。有些人知道皈依,但...

【推薦】千百年來你所誤解的開光

開光就是開智慧 一直以來,人們對開光有著頑固的、強烈...

三業沒清淨,有這些現象全是假的

【從先過去久遠以來。於佛法中各曾習善。隨其所修何等...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我們活得痛苦的時候會哭泣;我們受到委屈的時候會哭泣...

身在鏡中勤修行,心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大師有首偈子談道:要作蓮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紅...

讓肝臟遠離「五怕」

現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節奏比較快,有些人平時除了要處理...

八種方法使淨土法門成就

在過去好多祖師大德,為眾生示現一生勤苦辦道,一生成...

《悲華經》中記載的觀音菩薩本願

按照《悲華經》的記載,在過去的時劫中,當阿彌陀佛仍...

不遇淨土法門,一億菩薩退轉

阿逸多①!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廣大佛法異門。由於...

五戒善法為做人應知應行之原則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從自然界的萬物得到自身生活之...

「隨緣」與「攀緣」本質上的不同

問: 隨緣與攀緣如何解釋? 大安法師答: 這兩個概念有...

人生無常,抓緊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突然暈倒,而且大小...

學會換位思考

別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鏡子。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

禮拜《梁皇寶懺》的意義與功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寶懺》的緣起,這個懺本是南朝...

【佛教詞典】眾同分

【眾同分】 為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之一。眾者大眾,同者...

【佛教詞典】祇園精舍

祇陀園林須達精舍的簡稱,是佛教史上的第二座佛寺,在...

【視頻】慧律法師《圓覺經》四

慧律法師《圓覺經》四

【視頻】《楞嚴咒》梁峰唱誦

《楞嚴咒》梁峰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