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憑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虛雲老和尚  2019/07/31  大字體  護眼色

不憑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夢,幻質非堅;不憑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們在這如夢如幻的生活中,顛顛倒倒的過日子,不知佛的偉大,不思出離生死,任善惡以升沉,隨業力而受報。所以世間上的人,總是作善者少,造惡者多;富貴者少,貧賤者多。六道輪迴,苦楚萬狀,有的朝生暮死,或數年而死者,或多年而死者,都不能自己作主,故須憑佛陀的慈悲主義,才有辦法。

因佛與菩薩有慈悲喜捨等行願力量,能夠令我們出離苦海,達到光明的彼岸。慈悲者,見一切眾生有甚痛苦,以憐憫愛護之心去救度,令其離苦得樂;喜捨者,見一切眾生做一切功德,或發一念好心,都要隨喜讚歎,對一切眾生有所需求者,都要隨其所需而施與之。

世尊在因地修行時,總是行的捨頭腦骨髓的菩薩道。所以他老人家曾說:「三千大千世界,無有一芥子許地,不是我捨身埋骨的地方。」

今天諸位要努力把話頭看住,不要把光陰空過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虛雲老和尚文章列表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自招魔

隆蓮法師雖身居廟宇,但對如今社會上物慾橫流的種種現...

一棵芒果樹

對於一位以覺醒修行的人來說,並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正報身心世界的虛妄相是怎麼來的

我們再看第二段的明眾生相續。 這個眾生指的是我們五陰...

梵志喪女 焉知非福

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弟子們開示時,有位...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萬事萬物各有因緣,互相資助,一體不能分開;因緣又是...

蓮池大師《三難淨土》略解

第一難:娑婆未變淨土難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

要把這件事當做日常穿衣吃飯來對待

持志久遠。 這也是針對我們有些修行人:開始發心大,中...

人生和晚上做夢一樣,哪有一法可得

心在不停的生住異滅,色身在不停的變化,新新不住。就...

淨界法師:淨土念佛與大乘教觀

我們大乘的菩薩,如何把淨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裡面...

智者大師辨析臨終十念即得往生

問:眾生從無始以來,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而今生一期...

不殺生,不教他殺,不見殺隨喜

五戒的第一條不殺生,對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太有意義了。...

高旻寺的禪門家風

記者: 高旻寺素有冬參夏學的家風。廟裡每年組織十二個...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

佛教宗派是怎麼形成的

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講法,都是總持法。後來阿難結集經典...

星雲大師《談禪》

各位教授、各位同學: 剛才承蒙唐教授介紹,並且多溢...

百煉成鋼我往西方

宋朝時,有一位姓黃的鐵匠,大家都叫他黃打鐵。他通過...

種小因得大果

有一天,佛陀走出王舍城,到多根樹村。村中有一個婦人...

人生的目標

人在年輕時所設定的目標可以稱為五子登科銀子、車子、...

一句惡言墮糞池中蟲

證嚴上人述說《賢愚經》故事叮嚀大眾,在凡夫地修行,...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才能專心

這是正常情況,不能說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亂,這是...

為何要學習印光法師文鈔

一、是淨土論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來我們一直在專學專修...

弘一大師《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我到永春的因緣,最初發起,在三年之前。性願老法師常...

【佛教詞典】垓

(雜名)數目。梵語那由他。譯曰垓。玄讚八曰:風俗通...

【佛教詞典】僧泥沙者傴

為十二頭陀行之一。指常坐不臥行,即晝夜不臥。系泥沙...

【視頻】金剛般若無盡藏真言(蓮歌子演唱)

金剛般若無盡藏真言(蓮歌子演唱)

【視頻】老有佛依,老有所歸

老有佛依,老有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