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別把佛法當成一門學問

剛曉法師  2014/01/14  大字體  護眼色

別把佛法當成一門學問

若我們自稱佛子,聽了佛法,卻不守戒,你學佛,但卻把它變作了一門學問,這是如王陽明說的「知而不行,等於不知。」這些人比我們還可憐。有個比喻,若我們犯法了,該怎麼判就怎麼判,但是若你是法官,或者你是律師,你去犯法了,這可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聞法不守戒就如法官、律師犯法一樣。

學佛呢,很難得的。我們要時刻防止惡緣,進而專求與法相順的增上緣。為什麼得時時注意呢?

中央電視台有個欄目,叫動物世界,趙忠祥解說的,那實在是吸引人,你可以看:某一隻羊,在羊群中,打呀斗呀的,很威風,但來一隻老虎,能把整群羊嚇得四散而逃,這隻羊也不例外。

大家再看現實生活中:長途客車上,有一個歹徒,只一個歹徒,能把整車人都治服了,把一車人的錢包都搜走。

百善不抵一惡!所以我們得時時防護,佛教中有一句話:一把嗔恨火,焚燬功德林。

聽法就得尊重法,尊重法的表現就是修法,我們現在大多數的人也尊重法,但尊重法的表現是把經書放在上邊兒,不能把佛像放在污穢的地方等,當然,這不能說不是尊重法的表現,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修法卻沒有。還有的寺廟,千方百計要請一套大藏經,但當有了大藏經之後,把大藏經恭恭敬敬地放在藏經樓上不讓看,還振振有辭:藏經就是讓供奉的。實際上只有修法才可以使我們永遠脫離苦海,這時候我們得有一個心理準備,學法是件苦差事,不會很舒服的。因果中間有兩種情況,這就是修行的兩個階段。一個是苦因樂果,這是凡夫境界,修學是很苦的,大家看《米拉日巴尊者傳》。另一個是樂因樂果,這是得禪定功夫之後,那就是樂。但我們得注意,學佛法可不是為了得快樂,因為「樂」只是一種「受」。什麼是樂?樂可不是「受」上的樂,而是除一切苦,假名為樂。現在我見有位師父,搞了個「輕輕鬆鬆學佛法」,有不少人跟他學,不能說他這方法不好,但這方法確實有很大弊端。

聽了這麼久,我們能否給佛法總結成一句話呢?能,就是「緣起唯能識」,只要把握住這個就可以了。把握住「緣起唯能識」,這時候你就懂得常說的一句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到底是咋個兒一回事兒,菩薩還有什麼可畏的呢?什麼叫菩薩,菩薩就是覺有情,他讓我們覺悟,可他又怕種下這因,怕什麼呢?怕與你結下這份兒緣呀,這是善因呀,有什麼怕的。菩薩不怕種因的——因為菩薩已經有能力抉擇,他只在「能」上用功。

我們要知道,緣起唯能識,所以不要去追求「果」,當你去追求時,它就已經遠離你了,不要果我們幹什麼?正如常言的,只問耕耘,莫問收穫。你只管在三學上隨時努力,你不要去想,不要想什麼呢?我現在努力幹,馬上苦就盡了。其實這時候你還是牢記「緣起唯能識」,時時照看自己當下的心念、當下的境地,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佛法是「緣起唯能識」,這可得牢牢記住,容不得絲毫含糊。佛法是在「能」上說的、在「願」上說的,不然的話,你看佛經,會使得你一頭霧水。一切聖教都是假立的,這一個也得牢記,不然你就會覺得佛經中處處是矛盾。

佛法是殊勝的,這殊勝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義殊勝,一個是語殊勝。「義」是通過話語的不同來表達的,「語」是指或「文」或「聲」,文是指文身,這是百法中的名相,而聲的含義更廣闊,佛法是有文又有義的。

若是真的佛教徒,要想令正法久住,那就尊重法,只有我們佛教徒尊重法,別人才尊重法。假如說我們走遍各處都不知道佛法了,一提到佛法,只知一句佛號,佛法就完了。

佛經上從無說過「唯以念佛而得成就」的話。

我們要學佛,就得分清佛法與世法。佛法是佛法,世間法是世間法,因緣知因緣,人情知人情,什麼都得分清,千萬別混淆。學佛的人應該知道,佛法是強調能緣的心識,而世法是強調所緣的境,二者本無妨礙,度眾生是隨緣而度,佛法是啟迪智能的,當你自己安住於法住之上,雖然所緣的境未變,但你能緣心變化了,這就好了,未學佛法之時,我們是依無明而住,現在我們學佛法了,就要依智能而住,這時候我們就該努力地作我們應該做的,盡我們應盡的本份,積聚福德資糧、智能資糧,生起了出離心,要盡量保持長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學佛人是以後比現在好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有很多戒律,好像很不自由,生活又...

真為生死來學佛

我們學佛是為什麼?是真為生死來學佛。對於佛教徒來說...

濟群法師:佛教徒是禁慾主義者嗎

社會上的人普遍認為出家人是禁慾主義者。所以,年輕人...

家人反對自己學佛該怎麼辦

問: 在家居士應怎樣修行?必須注意什麼?家人反對應...

濟群法師:學佛後能養小動物嗎

問: 學佛後,家中可否飼養小動物? 濟群法師答: 很...

首善曹德旺:商戰不敗的信仰

曹德旺簡介 1946年出生於福建福清,福耀玻璃集團的創...

學佛要學結緣

我們佛教,其實主要就是「結緣」,我們今天拜佛、普佛...

學佛正確的八種發心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

經常喝酒帶來的危害

俗話說酒能亂性,酒後無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腦,讓人...

心上努力,境上隨緣

心上努力,境上隨緣。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裡面不...

何以拜佛能罪滅河沙

佛教主張禮拜佛、菩薩聖像,當然它有很深的哲義存在。...

不淨觀頌

死想第一 (人死時心臟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狀可畏) 有...

念一天地藏菩薩的聖號,功德有多大呢

【一日稱地藏,功德大名閣,勝俱胝劫中,稱餘智者德。...

積極護生,如法放生

一、古代放生與現代放生之亂象 據經典記載,救護生命是...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感應

大乘佛法的一個觀念是這樣,諸位要知道,你要修圓頓止...

星雲大師《佛教對社會病態的療法》

各位來賓、各位護法居士: 承蒙三寶的加被、龍天的護...

歷代名人與佛教的故事

我國著論弘化第一人牟融 西漢末年,佛教從印度經西域傳...

晚上自己睡覺害怕怎麼辦

問: 師父,晚上自己睡覺害怕怎麼辦?念什麼經,或者有...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不起貪計身見願

第十 不起貪計身見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這一條同樣是告訴我們:...

人生要經營的是你的「內心」

楞嚴經把生命分成二個根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就...

何為有淨土,何為戲論

什麼叫淨土?這個話好說,但是淨土可不是簡單的。這是...

【佛教詞典】天衣

(衣服)天人之衣。其量至輕者。瓔珞本業經下曰:淨居...

【佛教詞典】[口*翕]食戒緣起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佛在舍衛,居士設供,六群大[口...

【視頻】慧律法師《金剛經的一合相是什麼意思》

慧律法師《金剛經的一合相是什麼意思》

【視頻】普壽寺動漫:貧女乞齋

普壽寺動漫:貧女乞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