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慈誠羅珠堪布:菩提心

慈誠羅珠堪布  2011/10/20  大字體  護眼色

究竟具有什麼條件,才算是菩提心呢?

第一個,要有對一切眾生的慈悲心。所謂「慈心」,就是一心一意地希望每一個眾生不但今生能獲得幸福,而且在乃至菩提間的所有輪迴當中,都能獲得永久的幸福快樂。這不是口頭上的宣言,而是發自骨子裡面的真情實感;所謂「悲心」,就是從心靈深處真誠地希望每一個眾生在乃至菩提間的所有生命輪迴當中,不遭遇任何痛苦,遠離一切痛苦。慈悲心的對像,不僅僅是自己的親友,也包括自己的仇敵;不是指一個村落、一個國家,或者僅僅是人類,而是包括六道眾生在內的所有生命。如果對他們都能一視同仁,做到像平時我們祝願自己能永遠幸福快樂、永不遭遇痛苦那樣迫切的程度,就可以算是真正的慈悲心。……

第二個條件,就是要為了一切眾生而發誓成佛。……六波羅蜜多的基礎是慈心與悲心,在此基礎上,才能真實修持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波羅蜜多。如果缺乏慈悲心,六波羅蜜多就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

1、要進入大乘菩薩的資糧道,這是向修行旅途啟程所必須邁出的第一步。步入大乘資糧道的首要條件是什麼呢?就是要有不造作的菩提心。

2、如果我們有菩提心,就能於一剎那間清淨無始以來的罪業,犯別解脫戒和密乘戒的罪過也能清淨,同時也能圓滿眾多資糧,這是菩提心自身所具備的能力。

3、菩提心自身就有這樣的能力——不求自己的解脫也可以得解脫。

4、在諸佛經典當中的精華是什麼呢?就是菩提心。也就是說,所有大乘佛法的精髓,就是菩提心。如果喪失了菩提心,大乘佛法就失去了靈魂和活力。菩提心是大乘八萬四千法門的靈魂和生命,如果沒有菩提心,大乘佛法就成了沒有生命的屍體。

5、無論是修淨土宗或禪宗等大乘顯宗,還是修密宗,其出發點皆是菩提心,這是它們的共同基礎。比如,念佛人能否往生極樂世界,也要取決於他的目的。如果他認為輪迴很苦,不願意繼續輪轉其中,要到極樂世界去享受,那他往生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的享受,這就已經南轅北轍了……

6、作為一個大乘修行人,應當將菩提心當作一生修行的重點。

7、菩提心和自他相換等修法是非常偉大的。雖然沒有單獨修懺悔的法,但在菩提心生起來的同時,就連五無間罪、謗法罪之類非常嚴重的罪業,都會得以減輕,而殺生、偷盜等一般的罪業,則能從根本上得以清淨。所以,菩提心自身就具備了清淨罪業和積累資糧的兩種能力。

8、有菩提心的人,即或造了墮地獄的業,也不可能在近期內墮落,此業在很久以後才會成熟;墮入地獄後,他所能感受到的痛苦也很輕微,歷時很短,不同於其他的地獄眾生;在感受這些痛苦的同時,他也從未捨棄過利益眾生的決心;而且此念一出,他就像從夢中甦醒過來一樣,地獄苦報便會立即結束。

9、佛陀曾經講過,想成佛的人不要學太多,只需要學一個法,這個法就是大悲心。……走上大乘資糧道的人也有可能退轉,也無法避免永遠不墮惡趣(如果這種人犯了菩薩戒,或造了比較嚴重的罪業,也會墮入惡趣),但是,這種人即便在惡趣中,也會度化眾生。比如說,若此人轉生為畜生,他就會以畜生的身份去利益身邊的眾生。又如,平時在六道輪迴當中最希望死而又不可能死的,就是地獄有情。但是,在佛的傳記中記載著,佛在墮地獄時也有過利益眾生的決心,而且這個利益眾生的念頭一經生起,他便立即死去,並往生天界,學佛成道。其他走上大乘資糧道的人也是這樣。

10、輪迴當中的唯一出路,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能夠發起來,一切都很好說,無論修習大乘顯宗還是密宗,都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沒有菩提心,任何事情都不好辦,什麼都修不成。

11、嘎當派大德朗日塘巴曾教誨後人說:「我曾閱覽過的所有甚深教法,都是將一切過失歸咎於自己,一切功德歸功於眾生。這一切的關鍵,就是除了‘虧損失敗我取受,勝利利益奉獻他’之外,再沒有其它的法。」

12、如理如法的迴向應當是,只求眾生能往生極樂世界,只願眾生能解脫成佛,自己的利益絲毫不在考慮範圍內。縱然沒有專為自己求得什麼,但因果是不錯亂的,最終該有的一定會有,該出現的到時候一定會出現。

13、在不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即使閉關九年,斷絕與任何人的來往而修大圓滿,連解脫的種子都不能播下。

14、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妄想證悟有如蒸沙成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出離心與大悲心,結合起來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

眾生云何發菩提心

善生言:世尊,眾生云何發菩提心? 善男子,為二事故...

入禪之門第二講:達摩禪法

如果說禪真正有門可入,那個門也僅僅是個方便,禪本來...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我們判定一個人到底...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為超脫世間而又適應世間的。則其宗要:在先...

把八識成四智菩提

大般涅槃當中,到底它是產生了一個多大的作用,所謂的...

佛號與菩提心之間有何關係

問: 請開示念阿彌陀佛名號與菩提心的相互關係。 大安...

舍利弗不成菩薩的緣由

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弟子中,有位名叫舍利弗,他在佛的弟...

60歲法師17年獻血累計8200毫升

8月8日上午,身著僧服的光孝寺首座釋戒成法師神清氣爽...

佛教移民學

一、移民佛國回老家 佛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三界...

在整個五根當中,耳根是其他諸根所不能及的

縱令在夢想,就是說即使你在睡覺,處在一個夢想的做夢...

發菩提心後,如何面對順逆的因緣

我們再看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

寶王三昧論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 二處世不求無難...

為何每天勤修卻進步不大

對自己沒有要求,或不希求未來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酒戒的開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條戒,我們叫作性罪,就是殺盜婬妄,它的本質...

職務倫理的重要性

中國是一個重視倫理道德的國家。自古以來,即使十歲小...

家庭為何不和睦

平時,不少在家學佛的居士向師父訴說煩惱:自己很想精...

成功的兩步

有一位禪師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願。 寺廟,距離...

說話前先用三個篩子

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

顛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轉眼兩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經典中所懸記的末...

學佛人的積極

世間有些人認為,學佛人很消極。在他們看來,因為很多...

慈悲的力量

提婆達多雖已隨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聞利養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