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寶王三昧論

四明鄞江沙門妙葉集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

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

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九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癡心亦動。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是故聖人設化,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逍遙,以遮障為解脫,以群魔為法侶,以留難為成就,以敝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布德為棄屣,以疎利為富貴,以屈抑為行門,如是居礙反通,求通反礙,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至若鴦掘摩羅之輩,提婆達多之徒,皆來作逆,而我佛悉與記莂,化令成佛,豈非彼逆乃吾之順也,彼壞乃我之成也,而今時世俗學道之人,若不先居於礙,則障礙至時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寶由茲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如是我聞:...

佛說決定總持經

佛說決定總持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唐南天竺國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如是...

佛說離垢施女經

佛說離垢施女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肇論疏

肇論疏卷上 序 釋元康撰 肇論序小招提達法師作者 就...

佛說大乘不思議神通境界經

佛說大乘不思議神通境界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我聞:...

華嚴一乘十玄門

華嚴一乘十玄門 大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釋智儼撰承杜順...

佛說十號經

佛說十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

臨終是超凡入聖,還是繼續輪迴

民國十二年陰曆五月廿八日,大師收到會稽道尹黃涵之居...

念佛可以懺除我們的三障

宿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三障,障礙著我們讓我們...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嗎

問: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

《維摩詰經》的淨土觀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紀的現在,殺人利器發達的今日,來提倡修行淨土...

為什麼惡業眾生臨終十念也能往生

問:眾生長久以來,造了無量的惡業。這一輩子如果沒有...

【佛教詞典】如來唄

即讚詠如來妙色身之偈。於勝鬘經舉出全文(大一二·二...

【佛教詞典】獅子吼

(喻)佛陀說法,毫無怖畏,聲震十方,群魔懾伏,好像...

承遠大師生平及淨土思想

一、承遠大師的生平 承遠大師(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

人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為人道的眾...

淨土經論擷要

彌陀因地 《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

宋朝曹彬用兵慎殺子孫繁昌

宋朝開國名將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

能持戒不犯,就沒有苦果

出家人頭上燒了幾個香疤,為什麼?還有知道的嗎?三壇...

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

隨煩惱二十: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

觀音菩薩隨類現身滿彼所願

眾生之心,與佛無二。雖迷真逐妄,背覺合塵,起貪瞋癡...

做到了這三點,我們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現在我用最簡單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下往生的保證。我們希...

昌臻法師《修念佛法門有密切關係的問題》

萬修萬人去。這個話是淨土宗的祖師永明法師提出來的。...

佈施、智慧與解脫

一、施捨與菩薩道 佈施、智慧與解脫佈施通常分為財施、...

廬山百八摩尼勸人念佛文

廬山百八摩尼勸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諸佛...

一句佛號圓融四法界

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覿體全真,交羅無礙。徹悟大師 一...

【視頻】早課(開成禪寺)

早課(開成禪寺)

【視頻】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