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物慾橫流的貪慾世界及痛苦

智圓法師  2011/08/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在當今社會流行這樣一種觀念:人們認為只有豐裕的物質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樂的基礎,只有物質享樂才是人生的價值所在。正因為這種觀念在現代社會中的大肆傳播、鼓吹,使得它在人們的意識裡變得根深蒂固。這種觀念深深地影響了這個世間人們的行為,人們將之奉若圭臬。除了物質財富的追逐,人們根本不知道作為人還應有其它的人生目標。擁有財富的多少成了體現一個人一生奮鬥的成就標誌。財富幾乎成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很多人的一生都只為追求財富、享受妙欲而活,所思、所想、所行莫不由此而發,這樣將一個無限寬廣的人生死死地釘在求財享樂的一角之上,千千萬萬的人們猶如過江之鯽不顧一切地向著財富之門湧去。

由於這種風氣在這個世界廣泛地流播,在這樣的氛圍下,在這股物慾橫流、拜金主義洶湧澎湃的浪潮中,能保持自己獨立的見解而不被世俗所染是十分稀有的罕見的。因為這種集體趨向、共業潮流有著一股強大 牽引、感染、同化的力量,人們往往不加深入思考便全盤接受,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道理。

進入到這個物質異常豐裕的貪慾世界,人們像不停向前行進的馬匹一樣不得停歇,內心的種種慾望如同鞭刺催人向前。今天看到電視廣告中有一套新式電器,明天見流行的傢具又換了款式,後天又見鄰居買了一輛新車比自家的強……尤其在現代這種完全商業化的社會中,各類真真假假的廣告全方位地刺激著人們的虛榮心、貪心,使人的購買慾異常畸形地膨脹起來。在這種無有休止的攀比心態中,外面的物質如同魔咒一樣時刻誘惑著人們,於是在琳琅滿目、花樣不斷翻新的外物面前,人心變得異常脆弱、被動、浮躁。而獲得這些物品,必須要有大量的金錢,人們就只得去拚命想辦法賺錢。人的一生就這樣在外物的誘惑之下身不由已地疲於奔命。

在這種層層加碼、步步升高的物質佔有欲的驅使下,人們心力日益交悴,已經喪失了自主能力而淪為外物的奴隸,像吸毒上癮一樣難以擺脫。尤其當今時代,大多數人從幼年時代直到死亡,一直都處於這種外境的誘惑之中。

人們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洋房別墅,夏有空調,冬有暖氣,出行有小車。但在一次次享受放縱之後,內心卻仍然感到空蕩蕩的,整個心好像懸掛起來一樣,始終在搖搖晃晃地擺動不停,這顆心不知何時方才踏實,因為人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內心寂靜下來。

各種享樂方法都嘗試過了,而享樂時只能在片刻的放縱中麻醉自己。過後,世大的空虛感又重新將整個身心籠罩,在無形之中重新感到壓抑苦悶。處處是高樓大夏、車水龍馬,身處於物質海洋中,可是內心卻如同一人獨處孤島般寂寞。

這是一種深重的迷亂習氣,無明愚癡的人們身心陷於如是的惡性循環之中無法擺脫,當見到新鮮物品出現時,恨不得都歸為己有、攫在手心,但是當物品據為己有之後,以前的佔有之心、那種想像中獲得物件的喜悅卻已蕩然無存。然而事過不久,當新的外物慾惑被挑起時,人們又喪失理智,積習重返,重新開始新的一輪獵取外物的行動,直到失望。如此週而復始,一生的光陰就在這樣的幻境中耗盡。

外境欲塵就像羅剎女一樣,初看容貌嬌好姝麗,千般柔情,萬般嫵媚,如果內心沒有深邃的洞察智慧和不為外境所動的定力,則會難以自拔地投入其懷抱中,這些羅剎女不斷使出各種伎倆和幻術來勾引迷惑人心,使得人們難以清醒,甘願充當羅剎女的奴僕,遵從羅剎女的吩咐,去行一切難為之事,為她們願受一切難忍之苦,最後羅剎女露出其殘酷無情的本性,將這些被誘惑者一個個吞吃,飲其血,餐其肉。外境外物的悅意令人心旌搖搖,如見羅剎女一樣情難自禁,心生熾燃猛火,在追逐外物的過程中,則如與羅剎女共處一般纏綿得不可分離,最後被羅剎女吞噬,則是一生深陷迷幻散亂之中,畢生精力完全耗盡,虛度一生無有任何實義。外物不論多麼美妙,其本性都是欺騙、誘惑,唯有招致痛苦。就這樣一個虛假的外境,人們一生為之欺惑。正因為一生光陰完全投入其中,而無有機會投身於解脫之道,結果空耗一生寶貴的時間。

然而此世間難以計數的人們甘願受諸羅剎女繫縛。這些羅剎女是一疊疊的鈔票,是洋樓別墅,是豪華轎車,是大片大片的房地產,是隸屬於自己的大公司、大產業,是燈紅酒綠的超級享受,是一呼百應的名聲地位。人們甘願為這些羅剎女空耗一生,沉於迷夢,終生不願醒悟,甚至攀比誰的迷亂程度重,以深陷其中為榮。而對揭示其真實面目的人反而橫加責難、鄙夷漠視、冷嘲熱諷,真是顛倒之極。

世間人認為物質豐裕的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樂的基礎,然而仔細觀察每個貪執物質享受者的內心,都會發現其中的痛苦。華智仁波切在《普賢上師言教》中講過,有一頭羊就有一頭羊的痛苦,甚至有一條茶葉就有一條茶葉的痛苦。龍樹菩薩說:「積財守財增財皆為苦,應知財為無邊禍根源。」

對當今人們的心理、行為,社會上大肆宣揚一種鼓勵人人拚命致富的輿論。人們爭先恐後地擠進這個名利場,日日絞盡腦汁就是為了謀財,但是,末法時代眾生的福報相對淺薄,以正當途徑要想暴富幾乎不可能,於是有人為追求暴利不擇手段,販賣毒品、貪污受賄、製造假冒偽劣產品、偷稅漏稅、走私舶來品等等無惡不作。

積財不易,創業艱辛。在創業之初,天天要花大量精力奔撲其上。俗語說「無利不起早」,為了贏利,不得不早出晚歸、披星戴月、風雨無阻地奔波,同時還要處處強扮笑臉迎合顧客的需求。「天下熙熙,為利而來,天下攘攘,為利而往。」這句話形容當今社會再恰當不過了:街道上車水馬龍,商場里人頭攢動,人行道上人流匆匆……所有這些奔波勞碌往往都離不開一個「利」字。人們從邊遠地區走向內地,從鄉村走向城市,從小城鎮走向大都市,這種大遷移無非為了更好地發展、獲取更多的金錢。

中間守財苦。這在大城市最為明顯,拿一般家庭來說,自己辛辛苦苦積累了一筆財產後,又開始擔心被搶劫盜竊、敲詐勒索乃至水火災害,家裡要安上幾重鐵門、防盜網,好端端的房屋被封閉得如同囚房一樣,出門還要時時提防、處處小心。如是整日處於擔驚受怕的狀態。富裕的人們則更是害怕遭到黑社會的綁架、恐嚇,害怕哪天股市狂跌,使自己一夜之間由千萬富翁、億萬富翁變成負債累累的破產者,害怕在殘酷無情的競爭中被更大的富豪所兼併,害怕在瞬息萬變的商海中自己稍有失策即被風浪所吞沒。

最後是失去財產的痛苦,一旦投資破產、經營失敗、股市暴跌,多少人因承受不了現實或者負債累累無法還清而走向自殺之路。從前過的是富裕奢華的生活,現在則敗落到生活的底谷;往昔是人中顯貴、門庭若市,而今成了市井百姓,門可羅雀。這種強烈的反差使人難以接受,很多人從此鬱鬱寡歡、一蹶不振。真是可憐憫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離喜愛無憂,一切無恐怖

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

邪淫的六種情況

大概地說,邪淫就是與夫妻以外的人發生不淨行,但是詳...

九想觀的具體觀法

不淨觀主要是為了對治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來源於貪慾...

遠離邪淫十法

一、清心地: 心地能清,淫念就不會生。一般人心地常...

你愛色嗎

一次,洞山禪師問雲居禪師:你愛色嗎? 雲居正在用竹...

修行者為什麼必須節制淫慾

從此大文第二,便顯餘義。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諸天...

紫磨金盤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貿易為生,常常到異國採購。這一...

宣化上人:為什麼沒有見到佛?

佛這個身,不是由五蘊所積聚成的,也不是從十二處或十...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半」的處世哲學

明末清初的碩學鴻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煩惱和生氣有意義嗎

大士閣有一副含義非常深遠的楹聯:上聯是 若能轉念無須...

【推薦】念念生滅,無以把捉,憂在哪裡?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臨濟寺,十多公里的路程...

淨界法師:什麼是臨終正念

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不是這個意思;是說臨終妄想生起...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歸根結底是因為貪圖慾望,正如一...

憨山大師與母親的故事

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

往生極樂的九字真言

我們要先聲明,這裡所說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

「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與「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衝突

問: 阿彌陀佛,頂禮法師!印祖在《復倪慧表居士書》說...

積德行善才能改變命運

每個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風順,比如錢財不缺、家庭...

苦樂都隨緣

生活在世間,苦多樂少,我們常常要面對痛苦,生命中的...

生命可以透過努力,作很大的改變

「忍辱」跟「精進」,它們兩個也不是什麼功德,但是它...

念佛能洗掉犯戒過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認為:既然念阿彌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錄的犯戒的影...

人為什麼痛苦?

人從哇哇墜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過百年,這在歷史長河裡...

百病從心生

人保持健康,不僅要認識病從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們的...

親人對佛法牴觸,如何隨順他們

問: 身邊至親人如父母,十分牴觸修學佛法,讀誦禮拜...

要從當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學好了,就能夠用智慧觀照自己的身心狀態,時...

【佛教詞典】三蘊

小乘化地部將萬法分成三種,稱為三蘊。即:(一)一念蘊...

【佛教詞典】瞿拏缽剌婆

(人名)Gunaprabha,又作瞿拏缽賴婆。印度論師名。譯...

【視頻】淨界法師《如何保護戒體》

淨界法師《如何保護戒體》

【視頻】華嚴字母(悟明)

華嚴字母(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