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為什麼痛苦?

2010/07/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為什麼痛苦?

人從哇哇墜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過百年,這在歷史長河裡只不過是短暫一瞬。人的一生無時不與痛苦相伴,少時有少時的痛苦,青年有青年的痛苦,中年有中年的痛苦,老年有老年的痛苦,人的一生就是在痛苦中掙扎。回顧人生,真可謂是「人生苦短」。

那麼痛苦從何而來呢?欲。慾望。沒完沒了的慾望。曾有智者說:「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是你自己讓自己痛苦。」這話說得對,恰如其分。其實就是這樣,欲越盛,苦越多;欲與苦伴,苦與欲連;苦隨欲而來,苦也隨欲而去;無慾則無苦,無苦即得樂。

人,都會有慾望。慾望是人性的組成部分,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它是本能的一種釋放形式,構成了人類行為最內在與最基本的根據與必要條件。在慾望的推動下,人不斷佔有客觀的對像,從而同自然環境和社會形成了一定的關係。通過慾望或多或少的滿足,人作為主體把握著客體與環境,和客體及環境取得同一。在這個意義上,慾望是人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根本動力,從而也是人類進化、社會發展與歷史進步的動力。

但是,作為一種本能的慾望,無論是生理性或心理性的,不可能超出歷史的結構,它的功能作用是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慾望的有效性與必要性是有限度的。滿足不是絕對的,總有新的慾望會無休止地產生出來,所以慾望是無休止的,永遠不能滿足的,這就必然會引發出許多難以調節的心理矛盾和社會矛盾。

凡人有慾望是正常的,但應該是有限度的。慾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貪慾。貪慾是萬惡之源,萬苦之根。解決貪慾的問題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戒欲。佛教的基本教義就是戒欲。我們學佛學的就是戒欲。我們步入佛門的第一堂課 :三皈五戒,就是講怎樣戒欲。

這世間,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諸多煩惱,煩惱無以排遣故有心結,有了心結人就陷入「無明」狀態中,從而造下種種惑業。戒欲,是指要戒除的那些超出合理範圍(人生存、生活的基本需求)以外的貪慾。

欲,要從眼、耳、鼻、舌、身、意戒起,從不殺生、不盜竊、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戒起。戒欲,要打「主動仗」,要從心而戒,只有心清淨了,欲才能調伏。戒欲,要打「持久戰「,克服貪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個長期的修行課題,這個課題可能要一直做到死,甚至死了還要做。

讓我們把慾望壓縮到最小最小,把無我放大到最大最大,在無限的空靈中回歸自我。讓我們放棄貪慾,尋找清淨,享受無慾之妙,明心見性,菩提得渡,離苦得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問: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正如法師答: 家...

聖嚴法師《怎樣修持解脫道》

一、什麼叫作解脫? 解脫的意義,可以很廣,也可以很...

修行人二十種病氣

怯弱氣認為自己根淺慧薄,無力勝任大道。應發大願,立...

修行要發這四種力量

我們明白了修行沒有退路,應該怎麼精進呢?發四種力量...

度眾生的心發不出來,這樣能否往生

問: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有云: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

聖嚴法師《倫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結婚之後的男女居士,必須要對婚姻關係的維護負起責任...

上香是不是越多越靈,紅色和黃色哪種好

問: 師父,上香是不是越多越靈,紅色和黃色上哪種會...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單調呢

問: 我們寺院想成立助念團,但《印光法師嘉言錄》講...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孩子學習差怎麼辦

問: 我們家孩子10歲了,上2年級,現在在學校簡單的加...

淨界法師:如何為往生做準備

首先,學人歡迎大家來到佛學院參訪。我們早上參加海公...

斌宗法師《色身生活與法身生活》

前言 所謂色身:乃是佛教一種述語,在一般人叫做身體...

財神之王藥師佛

一、前言 一般介紹藥師法門時,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修持藥...

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

我們中國人經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實這個是有道理的...

捕象記

久遠以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精舍為天人、國王、大臣及...

地獄苦果深重,當精勤修行善業

(上)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世...

自己要建立一個正知正見的防禦機製

問: 弟子曾向你求教山西某法師歪講《法華經》並為弟子...

善惡果報歌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種豆豈生麻。 善惡如無罪福報,...

【推薦】顛倒凡夫如何得到臨終的正念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

藥師佛健康長壽七法

吃好;睡好;心情好;多放生;敲打膽經;按摩心包經;...

盤中血肉,皆是歷劫父母

這裡引用《梵網經》的一句話。我們受菩薩戒的人為什麼...

專治想不開的21句話

1.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不要害怕...

有兩種念佛人最老實

念佛的生命,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講,需要法義的學習作為...

縱欲對健康的9個危害

縱欲者主張及時行樂,放縱發泄,百無禁忌,其結果自然...

聖嚴法師《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佛教有一句古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若...

【佛教詞典】具足諸相願

(術語)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一具三十二相之願...

【佛教詞典】假有

虛假的有,指因緣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因這些由因緣假...

【視頻】韋馱菩薩:汝有真修,我必護法

韋馱菩薩:汝有真修,我必護法

【視頻】《釋門法戒錄》有聲書

《釋門法戒錄》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