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往生極樂的九字真言

2012/11/22  大字體  護眼色

我們要先聲明,這裡所說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語’、‘真言’,而是能幫助世人念佛達到‘一心不亂’之境界的九個字。

這九個字,就是:發乎心、出乎口、入乎耳。

淨宗歷代祖師大德,鑒於許多世人雖然努力念佛,但不得力,臨終時不能往生,究其原因,皆平日念佛,有口無心,有以致之。於是,他們將前人念佛的經驗和自己的心得結合起來,得出這九字真言,以便世人知所傚法,在念佛時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這九字真言,是念佛法門的要訣,是修行念佛的心法。誰能依此要訣、心法去修,勢將不難達致佛經上所說的‘一心不亂’境界。

所謂‘發乎心’,就是佛號要由心而發。

凡夫的心很多,有八識心王和五十一心所,但歸納起來,只有兩種,即‘真心’和‘妄心’。

‘真心’又名真如、實相、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圓覺、法身、涅槃......等等,名相雖多,而體則一,它是屬於本有的,真淨妙明,永不變異,當我們的心緒寧靜,無念而又無想時,就是這一種心現前;‘妄心’又名緣慮心,它是屬於後天的,常起妄念,時生時滅,當我們的六根入了六塵,而起思慮和分別時,就是這一種心現前。

簡單一點說,真心就是‘清淨心’;妄心就是‘染污心’。

那麼念佛應由什麼心而發呢?當然要由清淨無染的‘真心’而發,絕不能由染污的‘妄心’而發。偏偏世人都與此相反,多數是由‘妄心’而發,不是由‘真心’而發,於是乎念佛時,心潮洶湧,妄念紛飛,這就難免‘念佛三天,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在天邊’了,越念離佛越遠,永遠也達不到‘一心不亂’的境界。

須知,‘一心不亂’之一心,指的就是真心、清淨心,念佛要‘心中只有佛,佛外更無心’,那才是一心;若是心中還滲雜著別的念頭,那已不是一心,而是二心了。一心才是‘真心’,二心乃是‘妄心’呀!

因此,念佛時第一件要注意的事,就是要把充斥心中的貪、嗔、癡、慢、疑統統放下,以使心境清淨平靜,保持於一,不生二念。

如果能夠以清淨之心來念清淨之佛,自能與所念之佛,心心相應,感應道交,達致一念感應一念佛,念念感應念念佛之境,這樣念佛,哪有不往生之理?

所謂‘出乎口’,就是聲從口出。

從什麼口而出呢?要從‘心口一致’之口而出。

許多人念佛,口裡念佛,心在打妄想,心口不一致,這樣念佛,叫做‘不老實念佛’,這樣念佛,古德說:‘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佛必須心口一致,亦即口裡念佛,心中想佛,這樣念佛,才叫做‘老實念佛’。這樣念佛,一句有一句的功德,一句有一句的實效,所謂‘功不唐捐’,你就不會白念了。記住:佛號由口而出時,必須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才符合‘出乎口’的標準。

所謂‘入乎耳’,就是音從耳入。

音如何從耳而入呢?就是在念佛時,所念的佛號,每一句,每一個字,都要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使是無聲的默念,只要注意聽,一樣也可以聽得清清楚楚的。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用心靜聽自己念佛的聲音,任何紛亂的思潮都會立刻沉寂下來的。

在‘發乎心、出乎口、入乎耳’之九字真言中,以‘入乎耳’三字為最重要,因為能否達致‘一心不亂’,此為關鍵。為了做好‘入乎耳’的功夫,念佛必須不緩不急,因為太慢了,人容易昏沉,太快了,又聽不清楚,影響‘入乎耳’的功夫。

為了達致‘一心不亂’的境界,我們必須時常審察自己:

發乎心時,心裡是否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出乎口時,口裡是否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入乎耳時,耳裡是否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則妄念就會越來越少,乃至於無,‘三昧’自會忽爾現前,令你親證‘一心不亂’的境界!

念佛貴在‘一心不亂’,不在於多念快念也。而‘一心不亂’,有‘事一心’和‘理一心’兩種。事者相也,即著相而修;理者性也,即稱性不著相而修。修念佛法門,一般均由有相入於無相,先往生有相之‘凡聖同居土’,進而契入於無相之‘常寂光土’,只要到達‘凡聖同居土’,則‘常寂光土’指日可期矣,因為: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誰想在念佛方面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或想成為往生極樂的新科狀元,就必須對此九字真言痛下功夫。即使障深慧淺,一時達不到‘一心不亂’的境界,至少也能‘工夫成片’,也就是當煩惱起時,念佛能把它壓下去的工夫。

當代的淨空上人告訴我們:‘一般行者所講的「工夫成片」,就是《無量壽經》中之「一向專念」,念到工夫成片,到臨終阿彌陀佛來接時,先有佛光照到行者,業障立時消滅,工夫自然加倍,達到了一心不亂。若是已經念到事一心,經佛光一照,即能達到理一心。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所以一心不亂,不必顧慮,只要老實念佛,一定成就。’

用現代的話來說,‘工夫成片’約相等於精神初度集中;‘事一心不亂’約相等於精神中度集中;‘理一心不亂’約相等於精神高度集中。《遺教經》中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意思是說,誰能使精神高度集中,那麼,明自心、見自性、開智慧、得神通,無事不可辦矣!

於此要祝願所有念佛人:把清淨心念出來,把妄想分別執著念掉,共同朝向念佛的最高境界邁進!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土法門的臨終助念

死亡,對一般人來說,是一恐懼而痛苦的事情;而對淨業...

念佛生淨土的三大資糧

念佛求生淨土,則須具足根本,最關鍵的三大往生資糧:...

千萬不要犯下誹謗淨土的罪業

蓮池大師曾經有個比喻。如果有一個人,一天講一萬聲語...

百八首詩勝楚歌,聞者厭離娑婆

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1686~1734年),活動於清朝的...

如何幫助母親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

臨終關頭念佛最要緊,切莫搬動哭泣誤大事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

弘一大師《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講,適值念佛會期。故為說...

飭終須知

眾生心性 與佛同儔 由迷背故 輪迴不休 如來慈悲 ...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福祿沒有了,吃的東西也沒味道了

你看有什麼得不得呢?見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辯才...

父母都應該教育孩子記住這四句話

怎麼樣才能給父母親帶來光榮呢?印光祖師說,我們應該...

不能拿因果來衡量別人

以前我學佛後,內心很剛強,常拿因果來評價別人。說這...

隨緣行善積德的方法

第一與人為善: 何謂與人為善,念念不忘為大眾著想,...

制怒、心靜如水、養心

制怒 有一個煤礦老闆,年產值過億,聰明能幹,精力旺...

心念念相續,才能構成業力

我們內心的一種造作的功能,佛陀說就像一個暴流,就是...

積陰德以轉天心

原文: 人生世間,壽夭窮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

弘一大師《改習慣》

吾人因多生以來之夙習,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環境之熏染,...

殺戒包括我們平常吃的肉食嗎

問: 師父慈悲,學人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嚴持四重戒...

聖印法師:求福報

誠然,從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學問有氣質,卻沒有人賞識...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養修煉成精的動物

問: 關於信佛,現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裡都有供仙位的...

竇禹鈞大積陰德,五子登科享高壽

竇禹鈞(即《三字經》裡提到的竇燕山),五代後晉時期...

忍力不堅固,而欲度眾生的尷尬下場

為什麼要往生西方?因為從佛教的根本情懷來講,是為了...

阿賴耶識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賴耶識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放生是我們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們都在尋找保護自己的方法,尤其在這樣一個動盪...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佛教詞典】善性等由四因成

【善性等由四因成】 p1147 俱舍論十三卷十四頁云:為但...

【佛教詞典】三十日秘佛

(名數)謂每月一日至三十日之緣日佛也。...

【視頻】慧律法師《有道,不怕沒有廟》

慧律法師《有道,不怕沒有廟》

【視頻】大安法師《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

大安法師《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