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妙祥法師:誦經時為什麼雜念很多

妙祥法師  2011/08/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問:我誦經時心內雜念太多,一直困擾,該如何才能好些?

妙祥法師答:首先我們要知道,太陽能不能給人帶來烏雲?太陽能不能給人帶來黑暗?誰能說一說這個問題?

(一居士答:不能,太陽本來就是太陽。)就是說太陽就是太陽,它只能給人光明,不會帶來黑暗,也不會帶來烏雲。那麼我們誦經的時候,內心雜念多,它能帶來雜念嗎?首先我們應該明白,誦經不會帶來雜念,只能去掉雜念,這個問題大家要清楚。既然這樣,雜念從哪來呢?是我們原先就有,只不過誦經的時候發現了雜念,我們有時候把錯誤都推給佛了,「佛創造了一本雜念的書。」我不誦挺好,一誦盡打妄想,這佛就喊冤了。三世佛都喊冤了。

我們清楚,太陽不會帶來黑暗,誦經是讓我們心中的雜念不斷地減少。那為什麼我們一誦經的時候發現雜念那麼多呢?因為我們平時就跟雜念是一家,它們本來就沒有分開。當你誦經的時候,由於經,也就是佛的力量,叫你能脫離了一部分,所以回頭一看「噢,原來我是這樣的,一天盡打妄想了。」是這麼個道理。就像鏡子似的,你誦經的時候,就像前面有一面鏡子,發現自己臉上長得還是有缺點的,還有不足之處在那裡。原先沒鏡子以為自己長得很好,有鏡子一下子發現問題了。你發現問題是鏡子給你的問題,還是你自己的臉有問題?有的人糊塗,去砸鏡子,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知道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並不是鏡子帶來的。那怎麼辦?我們誦經的時候能發現妄想,那我們就多誦經,越多誦妄想就越減少的。它既然能發現,能把我們從妄想中拉出來,就說明很有效果,那我們就多誦,使勁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所以不要在這裡困擾。為什麼困擾?他就認為誦經帶來妄想,他就生氣,生氣也沒辦法,成佛就要這麼成,還不得不誦。要找自己的原因,找佛的原因就不對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

觀宗寺,除平常在講課的時候,修一小時的止觀外,每到...

印光大師:親屬不信佛、不如法怎麼辦

彼等不能如法,一須以言勸諭,二須於佛前代為懺悔,祈...

把「牛」釋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現

問: 佛教常說放下?什麼是放下?怎麼才放下? 一行禪...

念佛病人在很危急的情況下,家屬該怎麼辦

問: 如果病人在很危急的情況下,家屬控制不住情緒想...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問: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師答: 須...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

濟群法師《正信與迷信》

引言: 新年伊始,名為西園茶事的一間茶室,在蘇州西...

早課誦楞嚴十小咒,晚課誦地藏經,這樣如法嗎

問: 早課誦楞嚴咒,十小咒,晚課誦地藏本願經,有的人...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蕅益大師:參究念佛論

原夫本覺妙明,真如法界,智理無能所之分,依正絕自他...

喜貪美色美味,當修如是觀法

如經中說,修定的人要離欲及惡法。離欲即指離開五欲。...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類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類: 第一個,是三寶物。 三寶物...

什麼叫作佛號安住呢

整個生命的改變來自於修習止觀,這個止叫五停心,四念...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在此世間,每一個眾生都在追求著安樂,為什麼會不期而...

當別人冤枉我們,要解釋嗎

問: 當別人冤枉我們,或者對我們不了解,我們要解釋...

圓瑛法師《勸修念佛法門》

念佛發起因緣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為穩當第三...

學會換位思考

別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鏡子。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

窮也兼濟天下的烏鴉

在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亞冰原上,一頭野牛因為沒有抵抗住...

誦經時要注意這10個問題

1、讀佛經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

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

念誦行持《普賢行願品》的功德利益與殊勝果報

首先是校量聞經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

讓自己更寬容

這個世上並沒有壞人,只有不小心反錯的糊塗人。等他們...

為何五蘊的身心世界,本質卻是真如本性呢

菩薩遇到因緣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先觀...

念佛含攝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從這裡來看,很多淨業行人要注意了,我們自己做沒做到...

看你的內心世界,就看到你來生

古人常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什麼叫開悟呢?從...

【佛教詞典】八大人覺

(名數)有八法。菩薩,聲聞,緣覺之大力量人所覺悟,...

【佛教詞典】相

【相】 p0833   瑜伽十三卷三頁云:何等為相?謂二種...

【視頻】大安法師《如何消除對極樂世界的陌生感》

大安法師《如何消除對極樂世界的陌生感》

【視頻】大悲咒(潮語佛樂)

大悲咒(潮語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