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蕅益大師:參究念佛論

蕅益大師  2019/05/03  大字體  護眼色

蕅益大師:參究念佛論

原夫本覺妙明,真如法界,智理無能所之分,依正絕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計橫生,背覺性而九界雜陳,昧真境而三土幻現。勞我 世尊,垂慈設教,隨眾生根性,示無量法門:或顯了說,或隱覆說;或曲接偏機,漸令入道;或直設圓種,頓使開明;或從一法中,分別說為無量;或以異方便,善巧助顯一乘。

雖復教網萬殊,無非醒九界長夢,令復還元覺;了三土幻翳,令冥契寂光耳。然、了義中最了義,圓頓中極圓碩,方便中第一方便,無如淨土一門。何以言之?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見思淨、超同居,塵沙淨、超方便,無明淨、超實報。故曰:唯佛一人居淨土。尚何不了之義?眾生心念佛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一念頓入佛海。

故曰:‘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豈不至圓至頓?果德願力不可思議,因心信力亦不可思議,感應道交,文成印壞;以凡夫而階不退,未斷惑而得橫超。又復三根普被,四土橫該,五濁輕淨在同居,體空巧淨在方便,三觀圓淨在實報,究竟覺淨在寂光;尚無等者,矧或過之?是名不可思議功德,世間難信之法也!

總其大要,須具信願行三:信、則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知心外無土,土外無心;性外無佛,佛外無性。因必該果,果必徹因。願、則念念迴向,心心趨往。行、則無量法門,會歸一致。

而淨土正行,尤以念佛為首。顧念佛一行,乃有多途:小經重持名,楞嚴但憶念,觀經主於觀境,大集觀佛實相。後世智徹禪師,復開參究一路;雲棲大師極力主張淨土,亦不廢其說。但、法門雖異,同以淨土為歸。

獨參究之說,既與禪宗相濫,不無淆偽可商;嘗試論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果能諦信,斯直知歸;未了之人,不妨疑著。故‘誰’字公案,曲被時機,有大利、亦有大害。言大利者:以念佛或疲緩,令彼深追力究,助發良多;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為敲門瓦子,皆有深益。

必淨土為主,參究助之,徹與未徹,始不障往生。言大害者:既涉參究,便單恃己靈,不求佛力,但欲現世發明,不復願往。或因疑生障,謂不能生;甚則廢置萬行,棄舍經典。古人本意,原欲攝禪歸淨,於禪宗開此權機;今人錯會,多至舍淨從禪,於淨宗翻成破法。全乖淨業正因,安冀往生彼國?

問:淨土為主,參究可當念佛否?

答:參念皆屬行攝;切則參亦往生,不切則念亦不生。又、雖有切行,若信願為導,則往生;無信願為導,則不生也。

問:徹悟人還須往生否?

答:普賢願王,導歸極樂;初地至十地,皆云不離念佛。怡山發願: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百丈清規:課誦、送亡等事,無不指歸淨土。故天如云:‘若果悟道,淨土之生,萬牛莫挽。’雲棲云:‘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是知凡言不必生淨土者,皆是增上慢人;非真入菩薩位者也!

問:念佛兼參究,可為助行;參禪兼願往,非偷心歟?

答:無禪之淨土,非真淨土;無淨土之禪,非真禪。然淨土之禪,本不須參究,但一心不亂即靜,名號歷然即慮。若夫禪之淨土,必須證極淨心,非可以理奪事。從上諸祖,凡情已盡,聖解未忘,不妨隨機掃執。後世學人,雖有幹慧,染習未枯;自非發願往生,依舊隨業輪轉。永明四料簡,楚石十念不缺等;正所謂‘有禪有淨’,豈偷心耶?

問:參究念佛,與止觀法門,為同,為異?

答:理則互融,門實有異。止觀以信入,參究以疑入。止觀雖三根普被,而上根方真得明瞭;參究雖亦被三根,而上根始獲大總持。且如下根之人,或念佛,或參究,雖未達止觀深理,然理無不具;以置心一處即止,用心參念即觀。故中根之人,或借解而起念行,或塞解而發參情;雖隨機致用不同,亦皆不失止觀大義。唯上根之士,直下相應,境智一如,觀諦不二;斯時念與不念,皆得而究竟,更無可參。何以故?言前薦得,屈我宗風;句下分明,沉埋佛祖。故知參究念佛之說,是權非實,是助非正。雖不可廢,尤不可執。廢、則缺萬行中一行;執、則以一行而礙萬行也。高明學道之士,試熟計而力行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蕅益大師文章列表

一邊掙扎,一邊念佛

我每天功課不缺,禮佛,誦經,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

韋提希夫人替末法眾生請法

現在的眾生是末法的眾生,業障很重。對比自己,會發現...

一心歸命如何運用在生活中

問: 請問師父,何謂一心歸命,我們修行淨土的行者,...

不是念了幾聲佛號,就是念佛人

我們要思惟自己夠得上夠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

【推薦】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狂慧,...

百煉成鋼我往西方

宋朝時,有一位姓黃的鐵匠,大家都叫他黃打鐵。他通過...

【推薦】誰能保證臨終時不會有人來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賺了很多錢,晚年...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放棄主宰,因為一點好處都沒有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婦人,跑到河邊準備要跳河自殺。正...

平常為何要稱念阿彌陀佛名號

佛教平常給人影響最深的是僧俗弟子中很多人都在稱念南...

誦持楞嚴咒就是賺黃金

楞嚴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為咒中之王的楞嚴咒,修學誦...

找迴心靈安住的地方

天色漸漸地暗下來,夜幕降臨山際,臨近夜晚,大家各自...

佛的幾個問題

一個人被情傷,決定遠走天涯。他來到佛前訴數苦惱,痛...

念佛怎樣對治昏沉散亂

大家來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亂。《佛說阿彌陀經》上說,...

找回那份迷失的心與愛

獨在教室,掩卷遐思,倏爾一陣臘梅花的幽香飄入鼻中。...

專修淨業,一念精誠親見聖眾

清朝比丘尼清月,江蘇無錫人,居住南門慈雲庵,每天誦...

愚人與智者之區別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為比丘們開示愚...

【推薦】把快樂的果報迴向淨土

我們講到實相的義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

聖嚴法師《聞聲救難,度一切苦厄》

觀世音菩薩宛然是與娑婆有情,別具深刻因緣的菩薩。人...

向外求安,自古學人之通病

學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見。殊不知知見立知,即...

宗舜法師:佛教相信2012會到來嗎

鳳凰網: 剛才宗舜法師也解釋了在從佛教當中如何來去...

廣欽老和尚教打坐方法

打坐時先要身心清淨,然後上坐。初步練習不一定就要雙...

妙蓮老和尚《因緣果報》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 佛法講因果,其實說來,應該是...

聽佛的話,能做到的盡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時候領上比丘們去乞食,乞食不能超過七家。有...

【佛教詞典】三車

(譬喻)羊車鹿車牛車也。如此次第乃以譬聲聞乘,緣覺...

【佛教詞典】淨土

指以菩提修成之清淨處所,為佛所居之所。全稱清淨土、...

【視頻】禪修的放鬆方法

禪修的放鬆方法

【視頻】保富法(節選)

保富法(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