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把「牛」釋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現

一行禪師  2015/11/17  大字體  護眼色

問:佛教常說「放下」?什麼是「放下」?怎麼才放下?

一行禪師答:可能你們很多人沒聽過「放牛」的故事。有一天,佛陀和弟子在森林裡修習,他們在用午飯,一位農夫匆匆走過,見到佛陀便問:「請問你們有沒有見到我的牛?」佛陀問:「什麼牛?」「我所有的牛之中有六隻,早上跑掉了。我種植的三畝芝麻,今年又全給昆蟲吃掉。我失去了我所有的東西。」佛陀回答:「親愛的朋友,我沒有見到你的牛,或許你到另一邊找吧!」農夫離開後,佛陀微笑對眾比丘說:「親愛的比丘,你們是多麼幸福,你們沒有牛可以失去。」

有時候,我們擁有很多,也渴望得到更多,以為這些東西對自己很重要,以為沒有這些東西就不可能幸福。但當我們深入觀察,可能會發現它們其實是幸福的障礙。我們心中這些幸福的條件——名譽、地位、財富、學位……推著我們不斷奔跑,以為幸福只在未來。然而,事實上我們錯過了幸福的機會,因為我們無法注意到此刻已經擁有的幸福。我們忙碌地追求一個又一個目標,再沒有時間留給自己,留給家人,留給我們所愛的人。即使是早上吃早餐時,我們也拿著報紙,擋住了親人的臉。我們失去了和家人溝通的能力,造成隔膜與疏離。

在一次禪修營中,我叫參加者把自己的「牛」寫下來,然後深入觀察,看看它們是否真的重要,是否真的能為我們帶來幸福。若然不是,就要把「牛」釋放。我們常覺得這樣才會幸福,那樣才會幸福,然後執著於這些觀念。這些觀念就是我們的「牛」。如果你懂得放下,把「牛」釋放,幸福就可能出現。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

問: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因為師父少忙不過...

照見五蘊皆空

《西遊記》裡有一段情節,是大家都熟知的。 孫悟空的...

念佛是否以攝心為上

問: 若有安靜的時間總想看經書聽開示,請問師父,是...

如何對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問: 眾生習性難改,我下決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體有...

為父母立了消災牌位,能否消除業障

問: 我悄悄地在寺院給父母立了一個消災牌位,父母始...

聖嚴法師:如何做到「境隨心轉」

問: 社會環境意見紛亂,我們常常「心隨境轉」,局勢...

法清法師:佛教為什麼要叫人修忍辱

問: 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可佛家卻叫人修忍辱,為...

為什麼愛到後來都是苦

愛情的真諦是自私的,我愛自己所以才愛你,你適合我所...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同性戀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大乘造像功德經》: 彌勒!復有四緣,令諸男子,其...

為何有些畜牲人見歡喜,有些人見厭惡

問: 有些畜牲人見之會生歡喜心,有些畜牲人見之生厭...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離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漸漸離你而去。你能看見全身...

斌宗法師《色身生活與法身生活》

前言 所謂色身:乃是佛教一種述語,在一般人叫做身體...

【推薦】了生脫死的人一定要有與眾不同的氣魄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聖嚴法師《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在於自我消融,如此才能達到智能...

獵人與猴子

心中有大愛,才有明朗、溫馨的人生。大愛就像溫暖柔和...

可以同時修多個法門嗎

問: 師父,一個修行人可否同時修幾個法門?其實,很...

念阿彌陀佛能得到十方諸佛護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經介紹了很多,比如橫超...

【推薦】胎兒沒成形前墮胎,算犯殺戒嗎

面的三皈依,它不應該只屬於人天乘,它是應該共於五乘...

培養第二念的反擊力量

我們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就是創造一...

捕象記

久遠以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精舍為天人、國王、大臣及...

淨土法門的十種信念與八大要領

徹悟大師(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國淨土宗第十二...

中國十大著名寺院

白馬寺在河南洛陽市東郊,稱為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

照見五蘊自性本空

能觀的菩薩在觀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得到什麼效...

「相隨心轉」要如何轉

我們再看第二個,第二個很重要了相隨心轉。那麼相由心...

【佛教詞典】約教約部

(術語)天台就教之方面而論曰約教,就部之方面而論曰...

【佛教詞典】襲師

【襲師】 p1464 瑜伽八十三卷一頁云:言襲師者,謂軌範...

【視頻】護生卡通:可憐的鯊魚媽媽

護生卡通:可憐的鯊魚媽媽

【視頻】《持世經》聆志居士念誦

《持世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