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拾起是幸,放下是福

2011/08/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曰:非已之物對你並非吉兆。

禪者有言:「行在路上,活在道中」。

在紅塵之外,靜觀雲卷雲舒;在生活之中,笑看花開花落。

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

放下壓力,活得輕鬆;放下煩惱,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懶惰,活得充實;放下消極,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猶豫,活得瀟灑;放下狹隘,活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

該放下時就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你的快樂和幸福。

樹木,把枯黃的落葉放下,長出一個美麗的春天。

蒼穹,把灰色的雲翳放下,才有一個燦爛的晴空。

心靈,把沉重的鬱結放下,就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你執著什麼,就對治什麼

咱們經常講無我。無我它有兩種,一種是人無我,一種是...

安住在無所得的心

我們再往下看什麼是生滅的相狀,什麼是不生滅的本體。...

淨土文化對建設「幸福感」有什麼積極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禪文化》采編一行參訪了淨土祖庭廬山...

放下心中的弓刀

過去,在舍衛國有一戶貧窮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慳吝,性...

真能念佛,即是現前修行六度萬行

漢傳大乘法門裡面所講的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

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觀性元真: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

平常顛顛倒倒,臨終很難有正念

諸位!你要知道,你臨終要能夠不隨境轉,你 平常就要訓...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往事不堪迴首,這句話你要永遠記住

我們看這個內觀的思想。諸位!如果大家佛號都念得差不...

大乘的空觀與小乘的空觀有什麼不同

這個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空觀。幾乎所有的調伏煩...

業障的來源與對治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罪在哪裡?或者叫:業障在哪裡?...

【推薦】大行無邊際的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語音多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或邲輸跋陀,亦譯...

【推薦】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我們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觀作一個總結。偈頌一是偏重在...

曼德拉的寬容和感恩

南非的曼德拉,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皈依後的磨難

最近好幾個居士都問我同樣的一個問題:皈依之前,生意...

誦經拜懺治好了糖尿病

可怕的1型糖尿病及併發症 2010年12月底,我被查出得了...

行香子懷淨土詞

幾經劫難,暫得人身,因循自誤又半生。荒唐過日,前路...

智慧和勇氣戰勝污點

讀初中時,美術老師請來市里的一位老畫家,在課堂上為...

【推薦】婚姻的五面鏡子

原則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內求 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

大安法師:念佛就是醒夢

大家來東林寺,如果從法的精神來看,東林寺傳達了一個...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佛遺教經》中講: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關於...

神通究竟何價

有二位師兄弟結伴同行,到各個名山去參學,希望得到名...

如何對治淨業修習中的進進退退

問: 淨業修習總是進進退退,這其中有何因緣因果,如...

【佛教詞典】念珠

(物名)即數珠也,又以捻數珠而雲。唐書李輔國不茹葷...

【佛教詞典】諸菩薩意樂界

【諸菩薩意樂界】 p1354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頁云:問:諸...

【視頻】慧律法師《大乘起信論》

慧律法師《大乘起信論》

【視頻】夢參老和尚《華嚴經-十忍品》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十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