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夏蓮居老居士:老實念

夏蓮居老居士  2011/07/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已刪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方法

一切眾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貪、嗔、癡、等...

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問: 平時念佛都是散亂心在念,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持名念佛有三大殊勝方便

我佛所說無量行門,皆是隨機方便利益一切眾生。而求其...

安住一念心性會讓念佛的檔次提高嗎

問: 師父慈悲,關於這個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結...

一念十念可往生,為何還要三萬五萬

問: 一念、十念可決定往生,為何要一日三萬、五萬? ...

聽自己的念佛聲,還要同時返聞自性嗎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

念佛生淨土的三大資糧

念佛求生淨土,則須具足根本,最關鍵的三大往生資糧:...

信力不夠,心就容易散亂

問: 請教法師,現在念經持咒持名號,均是散亂心,心口...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 前面是講人,這裡講...

學佛應重視威儀的訓練

佛門教育十分重視思想教育與生活教育,因為唯有健全的...

這條路走得熟悉,臨命終你就容易走

在這無相當中,因為因緣的作用,就有它的差別──迷晦...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

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我們...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善人、惡人就是吉、凶...

歷代高僧大德開悟頓徹詩100首

1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境台,時時勤拂試,莫使有塵埃。...

勸人不可遽指其過,必須先美其長

凡勸人不可遽指其過,必須先美其長。蓋人喜則言易入,...

若順若逆,總虛妄不實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覷破一切世情,若順若逆,...

靜坐的利益與方法

靜坐的利益 靜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對於身心健康,確為...

以和氣迎人,以靜氣養身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消;以浩氣...

勸持五戒詩

戒殺生 同是娑婆淪落人,歷劫互結恩怨緣。 亦曾多生為...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

晝夜十萬佛號如何理解

世傳永明大師晝夜念彌陀十萬。予嘗試之,自今初日分,...

研讀經教時,需要注意什麼

原文: 看經須是週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有...

修持佛法的21種徒勞

蓮花生大士說:當修持佛法時,有二十一種徒勞: 若你不...

克服煩惱

有位年青人,他初進山時要求出家,老師父和他談過以後...

【佛教詞典】無始無明

謂無始以來即恆常存在之無明。為生死流轉之根本惑體。...

【佛教詞典】圓覺三觀

(名數)圓覺經說三種之觀法,謂為圓覺之三觀:一、奢...

【視頻】南無文殊菩薩(楮訾)

南無文殊菩薩(楮訾)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3D動畫)

佛說阿彌陀經(3D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