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見忍法師:如何發心

見忍法師  2011/07/11  大字體  護眼色

如何發心這個問題,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屬「普賢行願」品,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是關係到我們能否求生淨土,學佛有沒有信心,能不能學好,能不能成就的重要課題。

釋尊49年說法,可謂「千經萬論,處處指歸」,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幫助我們解脫生死幫助我們覺悟人生;幫助我們求生淨土。弄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念佛就能真正起作用。

如何發心這一課題,對念佛人,對修行者,對信眾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記住。古人常講:修行人初心是道,非常重要,有人說:「學佛三天,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話就是針對發心發願而言的,為什麼學佛三天,佛在眼前呢?原因是我們在初學時,興趣最高,抵住了習氣毛病的干擾。故而能夠時刻感受到佛的加持,感受到龍天對我們護持,感受到諸佛菩薩的加被,天天與佛同在。

那麼,為什麼以後離佛越來越遠了呢?原因就是在念佛的過程中我們懈怠了,沒有發大願,沒有發長久之願,沒有發不退心之願。

「普賢行願」品就是要我們象普賢菩薩一樣發大願,並且所發大願在無量劫中都不退持,我們才能成就。

佛菩薩是怎樣教我們發願的呢?佛菩薩為了佛法的存在和流傳,多生累劫,做什麼呢? 「剝皮為紙,析骨為杆,刺血為墨,抄寫經卷如須彌之山」。

你們想一想,我們今天讀的這些經書,是一切菩薩用這種方式留下來的。這些經論是如來妙法,是徹底覺悟人生、解脫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一切菩薩有授意:讓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眾生都能得聞妙法。

今天,我為什麼要在這個殿堂給大家講發心發願問題呢?我就是要讓大家感受生死無常:生死其實只在呼吸之間。我的左邊是紅色的延生牌位,是表示還健在的親人的;我的右邊是黃色的牌位,是表示已往生的父母的。往生的父母,他們有的已經成佛,已經成菩薩;有的下三途,還在地獄受苦。

已經成佛成菩薩的,今天,他們會來加被我們,護持正法。還在三途,在地獄受苦的,他們也會來這裡,聞到殊勝妙法,得以超脫、超度。

《普賢行願》是華嚴經的精髓,是導歸極樂世界的重要一品。處處指歸,歸到哪裡呢?歸到阿彌陀佛。

古德把世尊49年的經文作了比較,發現了一個問題。什麼叫「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歸到哪裡?這個問題最後歸到極樂世界,歸到阿彌陀佛。

沒有一尊佛不讚嘆阿彌陀佛,沒有一位菩薩不讚嘆阿彌陀佛。

按照釋尊講的方法去做,我們精進修學,老實念佛,弘揚正法,確實有收穫。有哪些收穫呢?我告訴大家:福報天天增長,認識我的人,見過我的人都知道,十年前到現在,我的福報增加了多少?按照他老人家講的方法去做:1、福報天天增長;2、智慧天天增長; 3、辯才天天增長。

我們在解釋皈依的時候,講得很清楚,你們在這裡皈依的是三寶,不是皈依見忍法師。是見忍法師給你介紹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以後,你們對妻子、兒女、丈夫、公公、婆婆、親戚朋友、領導,一切眾生都要把他們當作父母一樣,當作佛菩薩一樣去恭敬、去看待、去尊重。

你們有沒有做到啊?我還說了一句話,如果沒有做到的話,你千萬不要說我是見忍法師的弟子。

我們為什麼要把牌位立上去才能叫佛,才能往生呢?我們現在就做菩薩,現在就做佛不好嗎?所以,《普賢行願品》教我們現在就做菩薩,現在就做佛的。用禪宗的話說「當下即佛」。

讓我們現在就做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修行中斷的原因何在

一是環境關係中斷,假使這個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

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

一天至少要有1小時獨處空閑

《廣論》云: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 這個部分...

從龍樹菩薩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在佛教的歷史上,從印度到中國,對弘揚大乘佛教貢獻最...

靜中有工夫,動中亦要有工夫

用功人,以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來身...

【推薦】星雲大師《廣結善緣的幾種方法》

過去,有的人在路上點一盞路燈跟行人結緣,有人做個茶...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正月初五,漫天飛雪颯颯而至,忽來的暖意,雪亦成了今...

看看你學佛之後是否走對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長 1. 在初地菩薩之前,慈悲心是否...

放經書的書房挨著衛生間,這樣是不是不恭敬

問: 家裡有佛像也有經書,但家裡的書房直接挨著衛生間...

同性戀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大乘造像功德經》: 彌勒!復有四緣,令諸男子,其...

斌宗法師《色身生活與法身生活》

前言 所謂色身:乃是佛教一種述語,在一般人叫做身體...

為何有些畜牲人見歡喜,有些人見厭惡

問: 有些畜牲人見之會生歡喜心,有些畜牲人見之生厭...

星雲大師《佛教的時空觀》

第一篇時間(剎那不算短 劫波不算長) 1 前言 晉朝田園...

釋迦牟尼佛名號的含義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為我國廣大...

吃蔬菜的五大誤區

大多數人都知道吃蔬菜對身體好,但又有幾個人能堅持每...

《金剛經》讓你悟理見性

《金剛經》主要是教授我們,讓我們明白佛的道理不是一...

行醫與學佛

人們在生病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醫生、醫藥,在患者眼中,...

【推薦】吃素是福,不再與眾生結惡緣

母親打來電話,頗為傷感:我們村裡的人說你好瘦,人又...

尊者阿姜曼治療弟子們身心疾病的方法

當尊者阿姜曼住在清邁的時候,生了好幾次病。如果依賴...

聖嚴法師《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在於自我消融,如此才能達到智能...

順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你現在桌面上有一個蘋果。這...

獵人與猴子

心中有大愛,才有明朗、溫馨的人生。大愛就像溫暖柔和...

【佛教詞典】魔界

(界名)又云魔道。惡魔之境界也。智度論五曰:奪慧命...

【佛教詞典】二種信心

(名數)信法華經有二種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華經為...

【視頻】夢參老和尚《嗡阿吽的秘密》

夢參老和尚《嗡阿吽的秘密》

【視頻】夢參老和尚《如何了生死》

夢參老和尚《如何了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