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看到別人修的法門,萬不可生怠慢輕視心

淨界法師  2022/11/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看到別人修的法門,萬不可生怠慢輕視心

我們要止息一切的惡法,因為我們過去生當中,有很多的煩惱習氣,不好的習氣也是有,善的習氣也是有。我們面對不好的習氣慚愧悔過。菩薩要有一種增上慚愧的心,你要思惟業果決定。就是說,我們當來的生命當中,是由業力決定的,我們要深信,當我們造作了善業,它決定招感安樂的果報,當我們造作惡業,它決定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對於未來,是種怖畏當來的三途果報。「怖畏」,菩薩對三途果報生以怖畏。

佛教說「不住」不是教你否定,而是說你要用超然的角度來觀察因緣。菩薩在觀察因緣的時候,當你在面對惡法的時候,你要思惟這個惡法肯定會帶我們到三惡道去,菩薩對這個惡法產生怖畏。

為什麼怖畏惡法呢?因為怖畏它的結果。菩薩看到因,就隨時看到果報。因為產生一種怖畏,當來的果報而產生增上慚愧,以慚愧心的緣故來止息一切身口意的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失故。因為法性本來就沒有過失,所以我斷惡的行為也是隨順真如。這是第二個思考,從一種順從真如的角度,從無住的角度來生慚愧心。

講到修善,修善分成兩段:一個是因地,一個是果地。看因地,我們應該要怎麼修善會比較圓滿呢?要廣修供養。有身口意三業的供養:第一個身業的禮拜,菩薩每天一定要禮拜諸佛。你受了菩薩戒就知道,你一天不禮拜佛,你就犯菩薩輕垢罪。

第二個讚歎諸佛菩薩的功德。第三個內心的隨喜,這個隨喜是很重要。為什麼菩薩要隨喜呢?因為我們生命有限,我們所修的法門只是無量的善法當中其中一個小小塊,所以當我們去隨喜別人善法的時候,對我們來生這是一個很好的布局。

比如說,有些人他參加佛七,他報名了,假也請好了,他打佛七的時候生病了;他要來聽經,到開課那個時間,他又障礙重重來不了。這個就是過去生對這個法沒有結好善緣,妒忌譭謗的。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總有一天我們是一定要成佛的,總有一天要成佛。也就是說,總有一天我們要具足一切的佛法的功德,所有的法門你都要去修的,沒有一個法門你可以不修的,不可能!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為來生做障礙,你遲早要碰到它的,所以一個菩薩他的眼光是比較遠的,看得比較遠,我今生的生命有限,我先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但是對很多很多的法門,一切的功德皆隨喜先結善緣,先把未來的路鋪好。看到別人修的法門,萬不可產生怠慢輕視心,這些都有可能給未來的修行帶來障礙。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隨喜讚歎別人的一切的善法。

菩薩通過身口意三業的供養,這個是修福德資糧;「勤請諸佛」請佛住世,請善知識住世來轉法輪,這個是修智慧的善根。菩薩因為這樣以一種愛敬三寶之心,他有一種真誠的心,使令大乘的善根輾轉的增長,乃能夠志求無上之道。

所以菩薩在整個前進的動力當中,除了隨順真如無住以外,他前進的動力,你還得要不斷的培養福德智慧兩種的善念,來推動你自己進步,這個是因地。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菩薩不斷的在三寶當中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隨喜功德,這個時候一方面消菩薩的業障,一方面使令善根不退,善根不退轉,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法性本來就是沒有愚癡。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開悟後才知道念佛法門是最妙的

這個持名念佛,就是執持六字洪名佛的名號,來念佛。執...

學佛中常見的八種「病態」

一、煞有介事型 張口閉口,便是頂禮某大德;對人言必稱...

說一丈不如行一寸

人有二耳、二眼、一口、雙手、雙腳,此中道理:是要人...

星雲大師《聰明的爭議》

聰明好不好?聰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可以說聰明不...

安了一個「我」,修行統統卡住了

明心見性的人,他們的心境是什麼?古來大德有幾種形容...

菩薩八法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重點指出八所以,即我們之所以...

星雲大師《命運靠自己》

一般人總想了解自己未來的命運是好是壞?因為人對於未...

如是發心名之為邪,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學者問:整天在緊張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課...

寬運法師:佛教的愛情觀

近日有網友給我留言說,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緒低落,希...

佛陀開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雜阿含卷四九一經》,是佛陀教導在家人...

地獄有八,名地獄異

地獄有八,名地獄異。 一、等活地獄,謂彼有情,雖遭種...

用功辦道這件事,應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

用功辦道這件事,不論是幾個七,天天如是、時時如是、...

大安法師:一萬佛號怎樣念法

問: 一萬佛號怎樣念法?對有工作的人及沒有工作人的...

真正的人情味

我們常用人情味這三個字,卻有許多時候把人情味的意義...

志公禪師為什麼不禁笑了起來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禪師,住在金陵,有一天他離開...

聖嚴法師《體驗》

你沒有真正去體驗自己的生命,也沒有真的想要體驗屬於...

鳥類眾生好像沒有信願念佛,為何也能往生

問: 得生與否,全在信願有無。弟子在《念佛感應錄》裡...

大勢至菩薩所修念佛三昧之內涵

我們看壬七,勢至觀根大。這個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

相同八字與不同命運

原文: 董文恪公為少司空時,雲昔在富陽村居,有村叟坐...

聖嚴法師:見人低一級

所謂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

不孝的因果報應

徹悟大師有一句話:善談心性者,必不離棄於因果;而深...

孝順心,是學佛的第一步

無始時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你想一想,我們無始...

這一生啊,就這樣下去,完了

出於叢林,入於古剎,從這個禪堂出來到那個禪堂去,一...

【佛教詞典】八輪

(名數)八正道也。世間之輪,有輻轂輞,互相資助,以...

【佛教詞典】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補特伽羅

【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補特伽羅】 p1010 瑜伽二十...

【視頻】界詮法師《肇論》

界詮法師《肇論》

【視頻】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有聲書

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