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只靠佛號,就能把彌陀功德轉到我的功德

淨界法師  2019/10/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為什麼只靠佛號,就能把彌陀功德轉到我的功德

此則與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個地方有人就問,說我是業障凡夫,彌陀是萬德莊嚴,為什麼我這個業障深重的心去接觸這句佛號,就可以把彌陀的功德轉成我的功德呢?我是一個人法界,阿彌陀佛是一個佛法界,我們差了四個法界,那麼為什麼我們只是靠佛號這個橋樑,就能夠把佛的功德轉到我的功德呢?這是什麼道理呢?

這個地方就說明這個不二法門,這個甚深的道理。因為在成就淨土功德的過程當中,我們是以彌陀的功德來當作一個增上緣,而以我們一念的清淨心當作一個親因緣。也就是說,修淨土法門,你根本的信心要建立在全佛即生、全他即自的這種不二的道理,所謂的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真如的思想,才能夠相信成就如是的功德莊嚴。

我們凡夫一個最大的思想錯誤就是自性執。我們認為在我這一念明瞭的心中有一個自我,這個自我是恆常住、不變異的,不能改變的,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一樣的,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也一樣。當我們心中有很堅固的自我意識的時候,我們用自我意識來思惟佛的功德,我們覺得高不可攀。

因為我是有自性的,佛也是有自性的,這怎麼感應道交呢?沒辦法感應道交的。我們講一句話,如果你不能夠深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不可能相信感應道交,你這個感應道交的道理沒辦法建立。我是有真實性的,佛也是有真實性,他跟你怎麼感應道交?沒辦法感應道交。

所以古德常說一句話:「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淨土的感應道交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平等不二的思想,就是《維摩詰經》所說的不二法門,《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

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要相信什麼叫作感應道交,你的心必須要調整一下。你看,你以現在這個妄想心,你沒辦法相信。那怎麼辦呢?你這個時候迴光返照你這一念心,有很多的善念,也有很多惡念。這種對立的生滅心,我們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把這個如夢如幻的對立的心撥開來,你會看到你內心深處那一念清淨明瞭的心性是一個如的境界。

然後你再用這樣的道理去觀察阿彌陀佛的內心狀態,哦,剛開始你看到他有六波羅蜜的布施的善根、持戒的善根,乃至於般若波羅蜜的善根,你把這個如夢如幻的功德莊嚴撥開來,你也看到阿彌陀佛的那一念心的深處是如的狀態。

所以,一如無二如,就這樣子就感應道交了。這個時候你相信「即眾生心,投大覺海」的道理,這件事情是可以建立的。

我們在思惟凡夫跟佛的時候,你不要用對立的思考。用對立的思考,你很難建立淨土的信心。你一定要把心帶回家,然後在那個平等不二的心性當中,你很自然跟佛的心性感應道交,在這個情況之下把佛號提起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藥王菩薩發願除滅眾生痛苦

像法時期,古印度有這麼一對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嗡啊吽」這三個字的功德非常大

嗡啊吽這三個字的功德非常大。如果總說,可以代表諸佛...

【推薦】看看這個苦難的人生,都覺悟念佛回歸極樂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體會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頭所...

永覺元賢禪師:示淨土社諸善友七首

一 琉璃寶地黃金相 不在西方不在東 妄想盡銷歸一佛 自...

淨土法門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觀呢

問: 請問淨土法門執著有相,那怎樣契入中觀法門、緣起...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方法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當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

怎樣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問: 怎樣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師答: 很...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飲酒的三十五種過失

飲酒會有很多的過失:飲酒有可能破壞家庭,飲酒有可能...

邪淫會帶來三種嚴重的障礙

邪淫手淫會對人帶來諸多的障礙,這些障礙都是可以感覺...

佛教勸我們不殺生的四個意義

佛教勸我們不要殺生,其意義有四種: 一、殺生害命,...

學佛的三個階段

簡單來說,佛法分為人天乘、解脫乘、菩薩乘。人天乘就...

受持八關齋戒時間短,但功德利益非常大

受八分齋戒,你可以不受五戒,但是應該還是要先受三皈...

【佛學漫畫】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誰看得出你是女眾

有一位比丘尼請教龍潭禪師:要如何修持,下一輩子才能...

慧律法師:佛教是徹底覺悟的人生觀

簡單來說:佛教就是徹底覺悟的人生觀,是徹底覺悟,而...

淨土修行為何也需要明師、看經教

【原文】 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

慳貪嫉妒自讚毀他,當墮三惡趣中受諸劇苦

跟著慳貪嫉妒而來的,是自讚毀他。在這裡的同學每天誦...

福業相當,方為夫婦

很多女人總想,工作好事業好,不如嫁得好,所以總想投...

破除執空和執有

真諦和俗諦是佛在講經說法的時候常常從兩個層面闡釋的...

三車祖師--窺基法師

● 一坐坐了幾千年 前邊提到坐禪要有忍力,不怕苦二十...

心地一明萬法明

禪是總持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們...

聖嚴法師:獨修與共修的差別

常聽說「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也就是說個人...

三種方法可以檢驗益友

《過去現在因果經》: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見有...

【佛教詞典】曇華

(1103~1163)宋代臨濟宗僧。蘄州(湖北蘄州縣)人,...

【佛教詞典】求求羅

(植物)Guggula,又作窶具攞,香名,譯曰安息香。玄應...

【視頻】智海長老《人生的價值觀》MP3

智海長老《人生的價值觀》MP3

【視頻】淨界法師《你恨他,他也會恨你》

淨界法師《你恨他,他也會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