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做人的六字訣

2011/06/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靜

少說話,多傾聽。因為愛說話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寧靜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話是,三思而後行,三思而後言。即使是網絡這個靠語言交流的平台,多言也會讓人討厭的。想說話了,就對自己說,不要對別人說,因為現在幾乎沒有人願意聽。

二、緩

有句訓誡是,訥於言而敏於行,而我認為,在某種情況和某種環境下,應該是,訥於言而緩於行。我已經嘗過「緩於行」的甜頭了。做事,你太快了,有時候,你剛做好,領導認為不需要做了。而且,你太熱心,一種微妙的心理,他又會不那麼舒服,以為里面是不是有什麼特別之處。緩,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在別人失敗的基礎上,走成功的捷徑。反正不是做生意,不需要搶市場。關鍵是太能幹的人,會成為嫉妒和防備的對像。

三、忍

面對不公,別氣憤,別宣泄。一來氣憤傷身體,二來氣憤不解決問題。「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能改變的事,有智能去區別上述兩類事。」這是成功者要具備的三個素質。既然有些事情不是個人能力所能作為的,何不冷眼旁觀呢?宣泄不滿,只會讓旁人看戲。

四、讓

大是大非,不能退讓,但小事情,盡量聽別人的意見。能按別人的意見辦的,就不堅持己見。退一步,海闊天空。而且如果是按別人的意見辦的,錯誤也就有所分擔。

五、淡

一切都看淡些。對名利,對金錢,對感情。沒有什麼是離開了就不能活了的東西。得失也是辯證的,你在這方面損失了,你的心靈會得到釋放,會有機會去嘗試別的選擇。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心靈平靜,就越能體會平凡的幸福。

六、平

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有棱角的壞處,就是讓別人咬起你來很容易下口。思想是存在於工作之外的。如果一個人,能把思想和行為統一在工作之中,那是有決定權力的領導。有句針對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網絡時髦語言:「思想有多遠,你就滾多遠。」在事業單位,你的思想僅可以存在於你有權利作決定的範圍內。盡管平凡的人,沒有什麼色彩,但往往生存的時間最長。人要活得精彩,首先是要能活下去,而不被踢出局。有朋友說「對工作,要信奉唯物主義;對生活,要信奉唯心主義。」因此,我們需要有親密的朋友,要有自己展露思想的安全空間。在那裡,我們就可以顯示我們的不平凡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一輩子急急忙忙苦追什麼

知足,就是知道滿足,不去貪得無厭。這好像很好理解,...

在家如大夢,出家猶如遇險得脫

一 在家猶如大夢 在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推薦】您是選擇令人敬愛或是引人厭惡呢

有位中年婦人來看我,訴說家中的公婆讓她很煩惱。她說...

最根本的世間善法

太虛法師講過一句話:人成即佛成。說的是:我們在人世...

濟群法師《佛教與人生》

看到定慧寺的弘法活動越做越好,聽經的居士越來越多,...

不要把歉疚理想帶到棺材去

每一個人在世間經歷數十年的寒暑歲月會有病老死亡的一...

人生世間,險難甚多,淫慾邪見是其大宗

人生世間,險難甚多,淫慾、邪見,是其大宗。汝家道頗...

我們生命的真相

我們要思惟到,我們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這種得人身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學吃虧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懺公師父常常講一個觀念,他說:我們修行人有三個重點...

淨土宗最怕就是你抗拒

如果從《彌陀要解》的標準來看,念佛人臨終的時候,他...

【推薦】本煥老和尚談修行

今天晚上,我想講一個字。講一個什麼字呢?釋迦牟尼佛...

世間的四種佈施與供佛無異

出自《佛說處處經》 佛欲度世去。諸比丘白佛言。諸在世...

《大吉祥經》中的38種吉祥事

根據《大吉祥經》的義註:古印度曾發生了關於什麼是吉...

放生要隨緣,不要預定

人畢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會被一些名利蠱惑,從而做一...

修行的目的並不是不睡覺不吃飯

眠為大暗無所見,日日欺誑奪人明,以眠覆心無所見,如...

研讀經教時,需要注意什麼

原文: 看經須是週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有...

淨土法門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嘗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體上得之。何...

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甚難甚難

原文: 接手書,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門所以,及與...

肉食重金屬超標原因何在

一對夫妻到北方某海濱城市去旅遊,吃了一隻2斤多重的螃...

當知現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

不知道空性,則不可能了解心性

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

佈施就是最好的結緣

佛教非常主張廣結善緣,但是怎樣才能廣結善緣呢?其實...

學佛的三種目的

學佛的目的總結起來有三種: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報。 健...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奉獻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學佛帶給我的改...

【佛教詞典】攝食界通別結法

亦名:淨地通別結法 子題:重屋上作淨犯吉 資持記釋雲...

【佛教詞典】現行妄語罪

【現行妄語罪】 p0954 瑜伽四十一卷七頁云:又如菩薩、...

【視頻】庭堅滌穢

庭堅滌穢

【視頻】仁清法師《神奇的咒語》

仁清法師《神奇的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