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善良的人為何會感到痛苦

2011/06/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我曾經向一位德行極高的師父請教:「為什麼像我這樣善良的人還會經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惡人卻活得好好的呢?」

師父很慈悲地看著我說:「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那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和這個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惡,那麼這個人的心靈是根本不會感到痛苦的。所以,根據這個道理,既然你還經常感到痛苦,說明你內心還有惡存在,還不是純粹的善人。而那些你認為是‘惡人’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惡人。一個人能快樂地活著,至少說明這個人還不是純粹的惡人。」

我不服氣地說:「我怎麼會是一個惡人呢?我一向心地很善良的!」

師父說:「內心無惡則無苦,你既然內心有痛苦,說明你的內心就有惡存在。請你將你的痛苦略說一二,我來告訴你,你內心存在著哪些惡!」

我說:「我的痛苦很多!我有時感到自己的工資收入很低,住房也不夠寬敞,經常有‘生存危機感’,因此心裡常常感到不痛快,並希望盡快能夠改變這種現狀;社會上一些根本沒有什麼文化的人,居然也能腰纏萬貫,我感到不服氣;像我這樣一個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每月就這麼一點收入,實在是太不公平了;我的家人有時不聽我的勸告,我感到不舒服……」就這樣,我向師父述說了一大堆自己的痛苦。

師父點點頭,不停地微笑,而且笑得更加慈祥,他和顏悅色地對我說:「你目前的收入足夠可以養活你自己和你的全家,你們全家也有房屋住,根本不會流落街頭,只是面積小了一點而已,你完全可以不必要為這些感到痛苦的。可是,因為你內心對金錢和住房有貪求心,所以就有苦。這種貪求心就是恶心,如果你已經將內心的這種貪求恶心去除了,你就根本不會因為這些而痛苦。」

「社會上一些根本沒有文化的人發財了,你感到不服氣,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種恶心;你認為自己有了文化,就應該有高的收入,這是傲慢心,傲慢心也是恶心;認為有文化就應當有高收入,這是愚癡心,因為有文化根本不是富裕的因,前世布施才是今世有錢的原因。愚癡心也是一種恶心!」

「你的家人不聽你的勸告,你感到不舒服,這是沒有包容心。雖然是你的家人,他們卻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為什麼非要強求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會心量狹隘,心量狹隘也是一種恶心!」

師父繼續微笑著說:「貪求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傲慢心也好,愚癡心也好,心量狹隘也好,這些都是恶心。因為你的內心存在著這些惡,所有你就有和這些惡相對應的痛苦存在。如果你能將內心的這些惡徹底去除,那麼你的那些痛苦也會煙消雲散。」

要用快樂和滿足的心態看待你的收入和住房!你應當想想你根本不會餓死和凍死,而那些富人雖然也有錢,其實也只是沒有餓死和凍死。你應當看到,人是否快樂,不取決於外在的財富,而是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態度。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用樂觀、安詳和勤勉的生活態度來代替原來的貪求心,你的心就會漸漸快樂起來。 」

「社會上沒有文化的人發了財,你應當為他們高興才對,要希望他們能夠具有更多的財富、擁有更多的安樂才對。別人得到,要像自己得到一樣開心;別人失去,要像自己失去一樣難過。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善人!而你現在的心是別人的財富和安樂超過自己就不高興,這是嫉妒心,嫉妒心是一種很惡的心,要堅決去除!要用隨喜心代替嫉妒心!」

「認為自己在某個方面超過別人,就自以為了不起,這是傲慢心。常言說‘傲慢高山,不生德水’,人一旦有了傲慢就會對自己的不足熟視無睹,因此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內心的種種惡,從而改過遷善。所以,傲慢者自己堵塞了自己的進步之門。此外,傲慢者常常會有失落感,漸漸會有自卑感。一個人只有從自己內心深處培養起虛懷若谷的胸懷,心甘情願地永遠將自己放在謙卑的位置,內心才會感到充實和安樂。」

「前世布施才是今世富裕的真正原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凡夫不識因果,將‘種瓜’認為是‘得豆’的因,將‘種豆’認作是‘得瓜’的因,這是愚昧的表現。一個人只有勤學佛法的智慧,真正懂得萬事萬物的因因果果,才能內心明亮,知道如何取捨自己的思想、行為和語言,唯其如此,才能從光明走向光明,從安樂走向安樂。」

「虛空能夠包容一切,所以廣大無邊、融通自在;大地能夠承載一切,所以生機勃勃、氣象萬千!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隨隨便便就對別人的行為、言語看不慣,即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要生起強求心,要隨緣自在!永遠用善良的心幫助別人,卻不要貪圖或強求什麼。如果一個人的心胸能夠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這個人怎麼會有痛苦呢?」

師父說完這些話,繼續用慈悲而柔和的眼光看著我。我久久無言,兩行熱淚從我的眼中流出。我原來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善良的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惡人!因為我內心有種種惡,所以我才有種種苦。如果我的內心無惡,我怎麼會有苦呢?

感謝師父,要不是師父的教導,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內心的惡!願我生生世世都能夠不離善法,速疾斷除一切內心的惡!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修淨土,臨終時天界現前該怎麼辦

問: 如果佛弟子在修淨土法門的時候,也積集了善業,...

幫助墮胎的醫生有什麼解決之道

問: 幫助墮胎的婦產科醫生臨命終會有障礙嗎?有什麼...

以正面的心去回應痛苦

現在很多人會需要面對很多的痛苦。而大多數人在面對痛...

聖嚴法師《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

虛雲老和尚自述三年朝山及失足墮江的經歷

安徽馬鞍山小九華寺,離寺不遠處乃採石磯,當時虛雲老...

眾生墮三惡道中,佛菩薩為何不來救拔

問曰:若有十方無量諸佛及諸菩薩,今此眾生多墮三惡道...

【推薦】痛苦是從執著而來的

我們看《百法明門論》這個貪煩惱,什麼叫貪呢? 以染著...

極樂眾生如何做到同時去多處佛那裡供養

問: 法師講過,極樂世界一人去供養佛,可以同時到多處...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一個賣水產老闆的懺悔

慚愧罪人徐翠芹今天當眾懺悔。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罪...

初學坐禪調五事

經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師《小止觀》一書中...

出家並不只是簡單的到寺廟當和尚

出家,是指離開親人、家庭、事業這樣的世俗世界,到寺...

夏日六大養生食物

1.萵苣通氣 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

佛說邪淫有十種罪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

生死無常,念佛之人自然得庇佑

前天中午,姐姐打來電話,我聽她的聲音有些異樣,以為...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

盤山寶積禪師的悟道因緣

幽州盤山寶積禪師是唐代高僧。與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緣不...

掌握自己的命運要先深信因果

什麼叫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是佛教...

供養佛陀十字繡頭像是否不恭敬,應該如何處理

問: 信女早年未學佛前喜佛,敬佛,並在集市上見一佛陀...

勇悍精進無懈怠的常精進菩薩

常精進菩薩,又名常應時菩薩,以修行精進波羅蜜為最勝...

受持戒律的功德

世俗所說:受戒容易持戒難!確是有理,但亦在我們的善...

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

【我聞遍知海。真實德無邊。度脫諸有情。心歡喜敬禮。...

胎兒不健全可以墮胎嗎

問: 末學有一個親戚在懷孕七個月後,發現胎兒發育不...

不管定善散善,只要迴向都能平等往生

在《觀無量壽經》裡面,有十六種觀法。十六種前十三種...

了解放逸的源頭

現在人總想休息、放鬆,為什麼呢?因為太累了,這其實...

【佛教詞典】僧?

姚秦僧。又稱僧略。泥陽(陝西西安)人,俗姓傅。生卒...

【佛教詞典】赴應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將元代佛寺所分之禪、講、律三...

【視頻】念誦大悲咒的注意事項(宣化上人)

念誦大悲咒的注意事項(宣化上人)

【視頻】業果不失,一切眾生皆可度(夢參老和尚)

業果不失,一切眾生皆可度(夢參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