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淨界法師  2025/03/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以微少善根,成就廣大功德,故名方便。

說我們這一念的身心世界是有障礙的,我們的這個善根是很薄弱的,不管禪定的善根,不管智慧的善根,都很薄弱。但是沒關係,我們假借這五個方便的法門,它能夠使令你成就廣大的功德,這叫方便。

比如說,有一個珍寶,放在一個十公尺高的平台上。這個珍寶當然是一個廣大的功德,我們想要得到這個功德,但是我們的身體是微小的善根,我根本就沒有輕功,我能夠爬的範圍也很有限,它超過我能爬的範圍。那怎麼辦呢?有個方便,就是拿一個樓梯來,你拿一個十公尺的樓梯,你跨在平台上,它一階一階的樓梯不是很高嘛,對你來說是做得到嘛,你不可能一下子到十公尺高,你分幾個部分總可以吧。你就透過這個樓梯的方便,得到了這個珍寶。這個樓梯對你來說,就是得到珍寶的一個方便,它能夠使令你以微小的善根而成就廣大的功德,這叫方便。

這以下有五個法門:

夫修止觀,須具方便法門。有其五法。

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這個修止觀,我們是一個微小的善根,這個第一個方便,就是你心中有一個欲,有一個希望。什麼樣的希望呢?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我們臨命終的時候隨業往生、隨念往生,一般人內心當中這種妄想顛倒的境界,當然是隨業往生,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你一定是落入極端的昏沉或者極端的掉舉,那當然就隨順你無始的業力在六道裡面飄動,就在這裡面投胎,你自己一點都沒辦法做得了主。

這個隨念往生,你在內心當中要培養一個強大的正念的力量,在臨終的時候要把你平常那個止觀念佛,要把你那個信願持名,持名信念的那個正念力要現前,這個時候要調伏你無始的妄想,然後直接跟彌陀的本願相應,感應道交,然後彌陀現前,接你到極樂世界。

所以說,你要成就淨業,你就是心中要有這樣的希望,你真正是要離開心中的顛倒妄想,你真正的希望在你有生之年,你要在你的心中栽培一個清淨的正念的力量,使令你臨命終的時候,能夠隨著這個正念,調伏你無始劫的業力,而往生極樂世界。當然,你有這樣的希望,主要是來自於你對娑婆世界這種苦諦的觀察,你真正覺察到生死的痛苦,就像蕅益大師說的,從此立修念佛行,絕欲現身出樊籠,你下定決心,今生一定要把這個生死做一個了斷,我不要再流轉下去了,這個時候,你就會很注意你是不是把正念栽培起來了。如果說你對生死無所謂,管它念不念,反正我今生做了善業,下輩子得到可樂果報,其它以後再說了。

所以說,你一定是生死心切,你才會急著要趕快,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趕快在我這個生命結束之前,把我心中佛號的念力,把我心中對佛號信願的觀察的智慧生起來。

那麼這種情況,又叫做志向,又叫做願力,又叫做好樂等等。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

這以下引證,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佛法的功德是以這個願,希望做根本。

這個止觀修行,跟我們平常上班不一樣,平常上班,你來到這個地方,打個卡,下班時間回去,時間到了,就有薪水給你了。這個止觀是心地法門,你心中沒有想要得到止、得到觀的功德,你坐在那個地方進步很慢的,因為你心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希望,不是說你時間到了,你做定課,止觀就能夠生起,不是的;不像你上班,我上了班反正時間到了就有錢領。這種心地法門,你心中一定要生起一種好樂,有善法欲,你內心真正想要得到。

你有這樣的好樂有什麼好處呢?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有任何的障礙,你一定會想辦法把它排除,沒有辦法一定會想出辦法出來,因為你覺得這件事情太重要了。蕅益大師說,這件事情曠劫遠猷,無量劫來最大的一個事業,曠劫遠猷,所以說這是一個成就功德的方便希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不要把修行修到內心產生嚴重的反彈

第二個很重要,保護你的善根。這個地方有些時候要暫時...

藥師法門的八大方便

第一個是聞名脫離三惡趣苦。能夠聞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

《法華經》開示面對事情的三個態度

《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

怎樣才能把善根啟發起來

流轉門、還滅門。 丙二、轉化生命 丁一、總說 什麼叫...

臨終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門

有一次,我到一間道場,那間道場一向是打禪七的。咦!...

佛陀為什麼要施設種種方便法門

佛陀的說法有三個主題:第一個,先說明說法的內容;再...

願將娑婆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

光緒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師一肩雲水,行腳於東...

捨秘訣而耕空言,棄神丹而服狂藥,豈不大可哀哉

疏文:有生而悟無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屬凡夫,而因生...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什麼是「普賢行」

壬二、普賢觀耳識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

別讓難得的人生掉進「空」的陷阱

學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誤解為處於被打擊了、絕望了、避世...

你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戒律當中,每一條戒都有其制戒的緣起。例如淫戒的製定...

正如法師《佛教對飲食的看法》

經文: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

有因無緣苦果不生,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

圓瑛老法師在十習因這段文,講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

天台宗的判教為何受到歷代修學者的重視

在中國佛教一千五百年曆史當中,影響佛教最深也最受歡...

聖嚴法師《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為,佛法要我們什麼都不求,其實這是一種誤...

僧家之待客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難以一帆風順,...

佛為何繞了一大圈才說淨土法門

既然如此簡單明瞭,佛何不直接就告訴人們念佛求生就行...

四句話揭示人生精闢而深刻的哲理

這四句話,揭示的人生哲理精闢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

身體五臟患病的相貌

二者五臟生患之相:從心生患者,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

一雙筷子,斷送了江山

話說商紂剛繼王位的時候,並無荒淫之象,大家都認為他...

【推薦】優曇法師與《蓮宗寶鑒》

優曇法師是元代高僧,俗姓蔣,安徽丹陽人,家族世代奉...

念佛人可以求早點往生嗎

念佛之人,不復作生死業,然宿業未盡,何能即得往生。...

聖嚴法師《懂得因果,更積極》

很多人以為佛教的因果觀念是消極的,其實不然,學佛的...

十方諸佛都在自己剎土,宣揚讚歎阿彌陀佛名號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難,我們再來觀照淨土法門...

【佛教詞典】色邊際有二種

【色邊際有二種】 p0572   瑜伽五十三卷十七頁云:邊...

【佛教詞典】五家七宗

(名數)禪宗分派之概稱。...

【視頻】慧律法師《臨摹佛像應注意哪些問題》

慧律法師《臨摹佛像應注意哪些問題》

【視頻】慧律法師《真如與八識的比喻》

慧律法師《真如與八識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