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福報享用有兩種情況,一個叫有果無用,一個叫無果有用。什麼叫有用、無用呢,就是他能不能享受。有一些人呀,他家裡面很富有很富有,滿屋子的綾羅綢緞,這個家裡面珍寶古玩,非常豪富。
但是呢,他就是穿得很朴素,吃得很簡單,甚至很苛刻對自己,這一類的人,為什麼?他就是有這個福報,但是呢,他沒有享這個福報的福報。他明明可以,怎麼說呢,安閑的什麼也不要幹,有吃有喝,天天都是現成的,他明明可以享這個福,但是呢,他一定要自己去勞累呀受苦呀,就是找活幹。他明明可以快樂,因為什麼也不缺,一切都是稱心如意的,但是他整天愁眉苦臉,為什麼?這就是雖然有福,但是他不能受用,有這一類人哦。為什麼?過去世在佈施的時候啊,他雖然佈施了,聽別人勸,免為其難地佈施了那麼一點點,但是他沒有發這個誠懇的心,歡喜的心,心甘情願的心。那這樣的話,或者是佈施了以後,馬上就生後悔了,覺得這頂不頂事呀,相不相信呀,是不是這樣子的,是不是忽悠我呢。那這一類的,就會產生有果報,因為他既然佈施了,有這個福氣,但是他不能夠來很自在的受用,這叫「有果無用」。
那什麼叫「有用無果」呢,你看有的人呀,他實際上家底並不好,這都是我們社會上隨處可見的情況,他可能住的房子也很小,甚至家裡還,說實在的,還負債累累的,過的日子很不平順。但是他這個人呀,就常見他要麼就出入到那種豪華的場所,大雅之堂,跟一些高檔的人在一起談笑風聲。本來看到他生活水準也不高,他吃不著這個山珍海味,但是他每次都能坐在大擺宴席的那種上面坐下來,跟有實力有錢的人一起吃,為什麼?這一類人他雖然有用,有這個受用,但是呢,他不是自己的福報,為什麼?過去他自己沒有能力去佈施,但是他有一個好處,這個嘴說,不斷勸別人說,多佈施多佈施,佈施好佈施好,所以他就勸別人作福,或者是見到別人佈施的時候呢,他心生歡喜、讚歎。哎呦,這個舌頭說的天花亂墜,這一類人,就導致這一生是有用,因為他勸過了,他跟他在一個共業中,他也能享用這個福,但是不是他自己的果報,這叫「有用無果」。
你看,這個因果的差別相就出來了。你再比如說,從我們說講到,一般我們現在說福氣衡量,就是說看你有沒有錢,這些年大家都是以錢為本。可是大家要知道,有一些人叫先富後貧,有一些人呢先貧後富,因為人生是無常的,我們在這個滿業的牽引下,就是人生圓滿的果報中,有一些時候呢,差別相就出來了。
你比如說,為什麼有一些人是先富後貧呢,假如果有眾生啊,他是因為別人勸他去行的這個佈施,剛才講了,他心裡還不太發心,那在別人的勸告下呢,自己好像就順勢而為吧,但是心生追悔,就是剛剛佈施完了以後,他很快就心裡產生了懊悔心,厭煩心了。這一類的,來生的果報就是先富後貧。
所以大家,你看心地海,心地海,一切都是在我們的發心之中,你什麼樣的心,就感來生什麼樣的境,甚至連來生都等不到,這輩子就兌現。那麼有一些人呀,他聽別人勸,也是聽別人勸,稍做了一點點佈施,也是不的保,就是不能夠覺得說稱心如意,就是半推半就吧,也做了一點佈施。但是佈施之後他感覺到,誒呦,給人家一點資具嘛,很歡喜,很有意義,他覺得原來幫人確實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助人為樂。那這樣越想越歡喜,越想越歡喜,慢慢就感的什麼呀,叫先貧後富之報,先貧後富。
你再比如說吧,大家也發現了,為什麼說你看有一些命格呀,不瞞大家說,我這個有人給我算過命,說我雖然福報不大,但是這輩子基本上一些小的運數呀,都反正是現成的,就是不要去辛苦得來。誒,我自己想想,我這輩子有時候有一些小小的供養佈施,也是恭敬心還是有一點,比較純粹。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他要通過很辛苦很辛苦,他有福氣,能夠發達,但是他一定通過辛勞的付出,才有回報,這是一種人,為什麼?就是因為他過去行這個佈施啊,比如說吧,我當和尚就說當和尚的事。你看,有時候啊,有的人比如說今天齋僧,供齋,你齋僧齋三寶供齋也有差別相的,你這個齋,你是非要把出家師父要請到你們家,或者你指定的地兒,來來來走,跟我一起請師父吃飯。那他費了好大的勁,坐車呀走路呀,最後地鐵擁呀堵呀的,最後才把這頓飯吃了,來回奔走才能吃,那麼果報就是後世你能夠享大富,確實有這個功德,但是要付出勞苦才能得到,要付出勞苦。這是因地就這樣,果報也這樣。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是逸而致富,就是很安逸的就發達了,一切都是現成的,為什麼?他請師父吃飯呀,不是非要辛苦地讓他們奔來奔去的,他是恭恭敬敬地送到寺院,主動送到寺院,送到庵堂,甚至是參與,把洗菜淘米呀,幫忙在廟裡邊給它做得齊齊整整,上來以後,獻佛僧,齋三寶。那這一類人呢,將來如果說生到人道裡邊,一定是自然而然享受快樂,生到天道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天人一切的東西都是順意而來的,就是隨心所欲就來了。所以你看這個就是差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