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對治煩惱時,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淨界法師  2025/02/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對治煩惱時,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首先,我們先講到它的作用。這個眼入的見的功能,它只是我們過去的一個業力,隨順個人的業力所顯現的一種假名假相假用。你看有些人福報大,他眼睛特別好,看得特別遠,特別清楚。你的福報比較差,你眼的功能看得就比較近,看得模模糊糊的。這個不是從哪裡而生,就是業力的顯現嘛。業力消失了,你見的功能也就消失了。所以,它只是一種隨順業力所現的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

你是一個「人」的業力,顯出人的見的功能;你是一隻「螞蟻」,你就現出螞蟻的一個見的功能;你是一個「天人」,你就現出一個天人見的功能。所以它只是一時的虛妄之相。前面的不自生、不他生、不因緣生,是講它「即空」。眼入虛妄是講它「即假」。最後本非因緣、非自然性,講到它的體性,它當體「即中」 。它是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它當體是一個中道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我們看這個經文,其實它有六段。當然佛陀主要是要去發明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但是你可以感覺得到,佛陀的重點在「即空」。

你為什麼攀緣?就是你認為它有實體。我們一個人為什麼願意向外攀緣?因為你認為那個是真實的東西。但是我們從佛陀的開示,知道我們看事情沒有看到事情的全部,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釋迦牟尼佛把事情分成三段:第一個,你從什麼地方來?第二個,你往哪裡而去?第三個,就是它的過程。

我們一般人看事情看到它的過程。比方說有人讚嘆我們,有一個境來刺激我,用一種美好順利的境來刺激我,我產生歡喜心。這個時候我們在這個歡喜心活動的過程當中產生執著,然後就亂動。迷惑、取著、亂動,就開始造業。有人又譭謗我,我們也是在這個譭謗的過程當中、生起瞋心當中產生迷惑、取著、亂動。

佛陀告訴我們說,你要去探討一下你這個歡喜心是從什麼地方來——「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說他譭謗我、他讚歎我才有。不對!外境是一個色法,色法不能產生內心,不可以。那麼你歡喜心結束了,它又到哪裡去呢?所以本經當中,我們要讀出佛陀的意思。

就是說,我們怎麼去觀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這個空觀怎麼觀呢?每一部經都有它的善巧。本經的觀法就是,你觀這個事情的頭尾就好了,你不要它的過程。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將往哪裡而去?所以古人說「來無所從,去無所止」。我們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每一件事情,它來的地方跟去的地方,答案只有一個——每一件事情是從「空性」而來,從「本來無一物」而來,最後還是回歸到空性。

它只是整個業力在表現出來的時候,暫時的一種假名假相假用,如此而已。其實,你把它參透了,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空性而來,也都是回歸到空性。所以它當體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它當體就是沒有離開我們的真如本性。你能夠把這個觀念參透了,你就知道,其實我們生命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因緣。不但是眼入如此,一切法都如此。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說是我們一個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為什麼就有這個聽聞的功能呢?他說有一個健康的人,這個人他無緣無故突然間做出一個很奇怪的動作,他把他兩個手掌的手指快速地塞住他兩個耳朵孔,這個耳朵裡面的空氣跟外面的空氣沒辦法交流了。塞久了以後,這個耳朵裡面就產生一種疲勞的相狀,頭部就有嗡嗡的聲音出來。就是本來沒有聲音嘛,本來也沒有一個聽的功能嘛,但是你用手去塞住耳朵,塞久了你就虛妄地出現一種嗡嗡的聲音。這個時候,能夠聽到聲音的耳根跟所聽到嗡嗡的聲音,都是菩提心性當中的一個疲勞的相狀,如此而已。

它每一段都有迷真起妄。我們解釋一下迷真起妄的意思。有兩句話要記住,就是「真本無妄,因迷故有」。就是說真心是沒有虛妄相的,為什麼有呢?一念的迷惑而有。為什麼有生死?本來沒有生死!本來沒有生死,怎麼會有生死?那一念的妄心顯現出來的。我們今天不是說已經有生死了,然後你硬生生把它消滅掉。不是這樣子,而是法本來就無生,這個觀念很重要!

比如說,你懺悔業障。你說:「誒,我有業障。」你要真的有業障,你就永遠懺不乾淨。是本來沒有業障,它只是一個假名假相假用,一個因緣的作用而已。比如說這個世界上真的可以聽得到嗡嗡的聲音,那這個聲音永遠不能消失,你生命不能改變。它本來沒有!它本來沒有,後來的因緣才有,誒,這個東西可以改變。所以這個觀念是很重要,是迷真起妄,就是「真本無妄,因迷故有」。這個在大乘佛法當中,我們返妄歸真,在對治煩惱的時候,這個是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法本不生。

《楞嚴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發菩提心的十種因緣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今言因緣,...

【推薦】訴苦與抱怨反而會徒增苦惱

我說過,我不是看破紅塵來出家的,也不是因為憤世嫉俗...

佛與提婆達多過去的因緣

過去,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弘法時,身患風疾,醫王祇...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我們在生活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和阻撓,十件事中不如...

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

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縱粗...

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釋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於菩提樹...

解除煩惱的十條格言

1.工作是一陣子,家庭是一輩子;世間再大的成功也彌補...

【推薦】臨終前還的東西越多,走的時候就越輕鬆

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我們不要把十法界的因緣果報...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極樂世界的阿羅漢

我們學習淨土教法,你必須要了解佛為娑婆世界眾生所設...

無這「四心」不能參禪

參禪人,有一坐三十年鐵志,可以辦道。 此一法無長遠心...

病人斷氣後的注意事項

病人斷氣後,神識(俗稱靈魂)尚未離去,彌留之際,仍...

持名念佛的四大要領

一、極樂彌陀皆係的的實有 極樂世界,為依報國土之名,...

五台山每天都有一萬菩薩在說法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說:東方有國,名曰震旦,其土有山,...

凡做不到的事,決不肯說

汝書說得很熱鬧好聽,急宜自抑。凡做不到的事,決不肯...

「念」字,萬萬不可加口

原文: 佛念字,萬萬不可加口。許多人皆作念,則失義之...

我在哪裡

無根禪師有一次入定三日,被人家誤為已經圓寂了,便將...

預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記

靈岩山是個專修淨土的道場。因此,除了數百個出家眾以...

【佛學漫畫】是何因緣,一家八口,相繼出家,同往淨土

是何因緣,一家八口,相繼出家,同往淨土...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理解

問: 《壇經》中說: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

如何得到阿彌陀佛無量光的護佑

阿彌陀佛的光明遍一切處,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地藏菩薩能讓你一切煩惱皆得消滅

【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瞋癡等皆猛利故,造作殺生,...

至誠供佛齋僧,種下殊勝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時,當時城中有一位長...

學佛要怎麼學

第一是嚴守戒律,讓自己外在的行為和內在的心念都清淨...

求觀音菩薩來解決我們的煩惱和疾病

南無觀音菩薩,今天觀音佛七正式起七了。這次觀音七因...

【佛教詞典】衣中畜重著輕

亦名:食中畜輕食重 戒本疏·三十捨墮法:「問:『何故...

【佛教詞典】四求不得

求,推求之義。指菩薩以四種法門推求諸法而不可得,由...

【視頻】南無觀世音菩薩(男女聲唱誦)

南無觀世音菩薩(男女聲唱誦)

【視頻】南無旃檀光佛(楮訾)

南無旃檀光佛(楮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