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號就是四十八願的濃縮版

淨界法師  2024/12/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號就是四十八願的濃縮版

因為四十八願,太廣大了。我們沒辦法,去緣四十八願。所以善導大師說︰佛號,就是四十八願的濃縮版。善導大師說︰佛號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佛號。

他解釋意思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跟「佛的四十八願」中間必須有一個橋樑,這個橋樑就是佛號。所以你沒有透過佛號,你就很難去觸動四十八願。所以我們必須怎麼樣,首先我們先了解四十八願,然後對佛號產生信心。然後再用心力,來憶念佛號。最後再啟發四十八願,產生感應道交。

我們看左邊這個表。你看,你剛開始是「心持法」。你了解四十八願以後。你每天應該有一些定課,不管是多還是少,你每天要跟佛號,兩個要建立一點關係。其實你跟他熟,「阿彌陀佛」要救拔你,你要跟他緣熟,緣要深。你跟他緣太淡薄了,是有困難。所以每天最好跟你的本尊阿彌陀佛,每天要接觸一下。不管是多是少。

所以我們每天「心持法」,你要去皈依佛號。把佛號的功德,作正確的想像。他有光明相、接引相…你把一些四十八願,比較重要的願,把它整理起來。那麼對佛號,產生美好的想像。你認為說你生命的全部,就是在這個佛號當中,每天去憶念他。那麼你憶念他的時候,他就產生一種,反應作用。

「佛」「心持法」,最後結果「法持心」。它會產生一種,反彈的加持力。那麼這個時候,你的心的黑點,就減少了。那這個時候, 你「心再持法」「法再持心」產生一種,善的循環。然後到最後能所雙亡心佛不二,我們剛剛講,念佛最高的境界,就是「能所雙亡」,心中衹有佛號。

打得念頭死,建立彌陀佛,這最高境界,把自己空掉。當然我們剛開始念佛的時候,還有一個自我。因為我在念佛,誰在念佛?我們剛開始,就是我在念佛,那很正常。但是慢慢慢慢的,你要把我們捏造出來的第七意識的思量。捏造出來的那個自我意識,慢慢消掉。到最後心中衹有佛。「至心信樂,一心皈命」,那你就成功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剛開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靜下來

我們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強調的是禪定心;剛開始念佛,...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

人生經驗的痛苦能否激發往生力量

諸位!正常人衹有念佛是不會往生的。你說,欸,我雖然...

如何在一呼一吸間念佛號

問: 請問法師:如何在一呼一吸間來念佛號呢?是一吸誦...

飢寒困苦愛易除,義無反顧往極樂

貧窮之人是由於多生多劫沒有種植善因,所以今生窮苦潦...

禪宗與淨土宗之異同

一、緒論 眾生因無明煩惱的迷惑而有六道輪迴之業報,如...

為什麼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信。得人身有多難呢...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懺雲法師談慾念

眼觀色、起心動念;耳聽歌舞倡伎。眼看舞,耳聽唱,戴...

供齋與供物,不及剎那念修無常殊勝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絕症患者,若知來日無幾,...

對治貪心的不淨觀及異體觀的修法

無始以來,眾生以顛倒分別妄執諸法為常,五欲為樂,自...

誦經念佛應注意之事宜

所謂佛法,並不離世間法,其目的無非在使心淨心。人之...

家里人愛釣魚,應怎樣對待此事

問: 請問師父,家裡愛人愛釣魚,應該怎樣對待此事?...

為什麼有人富貴堅固得來容易,有人卻要辛苦勞作

我們先講這個心。這個心,就是你這個心力。譬如說,我...

施與受,何者比較快樂?

問: 施與受何者比較快樂? 惟覺法師答: 幫助人、救...

慧律法師《做一個最沒有用的人》

記得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組團去參訪廣欽...

唐代高僧承遠大師

各位,大家吉祥。常說,天下名山僧佔多,但是我其實想...

夢參老和尚:當你在怒氣上就想一想佛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用三寶對治煩惱,或者人家...

淨土法門雖誠簡易,亦非草草

淨土法門,原為眾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

知見的釐清和建立

昨天講到有各種各樣的邪見。如果我們修行人一旦被邪見...

修止觀是對治你的習氣

我們住在這個山上,看到很多眾生的相貌,有時候把佛法...

面對今生的果報,我們只能懺悔認命

所以我們今天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衹有一件事情,懺悔...

用智慧水去灌溉這個願

我講一個《法句經》的小故事給大家參考。神通第一的目...

修行要找到正確的方法

佛教中講修行,就是不斷修正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把...

【佛教詞典】寂

又作滅。涅槃之別稱。乃指度脫生死,寂靜無為之境地。...

【佛教詞典】瑜伽修

【瑜伽修】 p1244 瑜伽二十八卷十四頁云:云何瑜伽修?...

【視頻】慈航普度-宏海法師2018天津行

慈航普度-宏海法師2018天津行

【視頻】大安法師《百不管老太念佛》

大安法師《百不管老太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