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每天念佛多少與行願有無

大安法師  2012/04/06  大字體  護眼色

問:淨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聲?法師曾開示說至少每天三萬聲,按一天的念佛速度,三萬聲需六小時。但蕅益大師開示:得生與否全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在持名的淺深。弟子理解「持名之淺深」是指信願的淺深,不是指持名的多少。應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蕅益大師這個話是非常正確的。能不能往生就看有不有信願。為什麼呢?由於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大願早已成就,如果以我們的信願一感通到,彌陀的願力就在我們身上體現,我們就能往生。這裡不在念佛的功夫。但是念佛的功夫,在信願感通之後仍然有作用。你想增上往生的品位,你念佛的功夫念得深,你品位就會高。你念得淺,品位就會低。這裡面主要是指持名的功夫,但這個持名的功夫裡面當然也包括信願的深淺。為什麼?我們常常說執持這個名號要有一個心態,是要以信願來莊嚴的。這個信願就等於發菩提心,以菩提心去念佛,這個佛號感通佛願力的力量就更大。就好像面對浩瀚的大海,你要舀海水,你拿的是一個很大的容器,一舀就能舀很多水一樣。這是廣大之心。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建立信願之後,還是要談功夫。這裡不能偏廢,信、願、行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而且三者會形成良性互動。

由此,我們凡夫眾生實實在在用功夫,還是要用笨拙的方式——計數為好。蕅益大師自己就是提倡計數的,他在一個開示說:我們計數,每天或三萬,或五萬,或七萬,或十萬。古人他修行真的是為生死心切,是動真格的,不是來作秀的。三萬是蕅益大師提倡的底線,本人鑒於現代忙碌的社會——大家工作很繁忙,我都不敢提三萬底線。最後提了個一萬的底線,至少念一萬。但對於出家眾和退休的人,可能我會提的多一點:三萬。如果沒有什麼事,多多益善,多念為好。三萬聲只要六小時,試問,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六小時只佔到了四分之一,如果你真是生死心切的話,你說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在作輪迴之業,四分之一的時間作點出離之道都不能保證的話,你怎麼能夠證明你是深信切願呢?所以大家還是要從計數念佛下手。你有沒有信願,我們沒有辦法去評判,因為信願是一個很形而上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你能夠一天念上三萬、五萬、七萬,盡形壽你都能堅持,這就證明了你有信願。如果你沒有信願,你不可能念這麼多,也不可能不間斷的去念。所以理上的東西要靠事相上的東西來表達,理事要雙備,理事要圓融。所以還是希望大家在計數念佛上不要放棄。

不要又去講大話了,我就常常聽到一些居士,包括出家眾講大話,「哎呀,我念佛,不念自念,念而無念」。你能達到這個水平嗎?祖師都在給我們表示每天掐珠,「不談玄,不說妙,數珠一串真風調」。宗賾禪師建立蓮池勝會也是讓大家劃十字,念了一萬劃一橫,念一萬劃一豎。都得要計數。而且最好有一個功課冊,我們東林寺做了一個小冊子叫《東林蓮社功課冊》,這就是前往西方極樂世界護照。你把那一冊念完,就是一億四千四百萬聲佛號。那你拿著這一本——而且不止一本,你說你多麼放心,我念了若干億的佛號。「十聲、一聲都能往生,我念了多少億」,你多麼安心、穩貼地前往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品位就會增上。你念上十億比只念十萬的人那品位肯定要增上,沒有問題。希望大家在這裡用功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資歷

有人認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會夠用,或是認...

念到一心不亂,還會遇到惡因緣現行嗎

問: 法師曾提到說,我們今生可能是八識田中眾多的種子...

離開地獄的唯一生路

這個淨土法門的特點就往生這一點,是全靠佛力。這是淨...

為了念佛求生而示現在世間上的祖師們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

星雲大師《如何施捨財富》

有些人以為金錢第一,有了錢什麼都行得通,甚至說:有...

「大勢至菩薩」名號的含義

大勢至這個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聯繫在一起的,大勢至...

念佛好還是參禪好,在於個人是否相應

有人說: 念佛比參禪較為穩當。其實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亂

問: 念佛不能專心,不能夠做到一心不亂,怎麼辦? 大...

對治懶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懶惰放逸是人與生俱來的煩惱。誰都想偷懶,冬天早上賴...

為何越念佛,煩惱脾氣越大

問: 弟子有一些疑惑,為何弟子越是拚命念佛,煩惱越...

一切懺法,念佛最勝

我們造作的無量無邊的惡業要懺除,靠其他的懺法,效果...

淨界法師:念佛法要

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學習的重點是念佛法要。我們希望...

投生到四天王天的因緣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淫...

袁宏道以神力攝引弟弟神遊淨土

明朝的袁宏道,字中郎,號石頭居士,是湖北公安人。他...

聖嚴法師:日新又新

曾有人問我說:「習禪已經十多年,總覺得沒有什麼進步...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知足一法是佛法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開示,常常點示。一...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煩惱也沒用

我們今天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內心要面對很多的境緣,你...

修行人要遠離六種顛倒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 縱發善...

慈法法師:拜藥師佛能令見者歡喜

近代有這樣的例子,這個法師的名字不太好講,因為不太...

真正的自己

一所寺院的監院師父,參加法眼禪師的法會,法眼禪師問...

修行必須破法執障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礙在法執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脫。...

【佛教詞典】覺分

(術語)梵語菩提分,新譯覺分。順於覺之支分有三十七...

【佛教詞典】供養諷經

又稱施齋諷經。乃為追薦亡者所行之誦經儀式。即於授戒...

【視頻】印光大師十念法佛號(見心法師1000聲中速版)

印光大師十念法佛號(見心法師1000聲中速版)

【視頻】2018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安頓身心

2018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安頓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