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貪圖供養墮餓鬼

2010/12/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陀時代,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達多長者,所擁有的財物、奴僕及象馬牛羊,不計其數。一天,若達多長者來到只桓精舍聆聽佛陀的開示,看見佛陀相好莊嚴,全身散發不可思議的光芒,即恭敬地上前頂禮佛足,並退坐一旁聽法。聽完佛陀的開示,長者充滿法喜,決定跟隨佛陀出家。在獲得家人的同意後,若達多長者回到精舍,向佛陀請求出家,佛陀即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長者即現出家相。

出家後的若達多比丘,因為過去顯貴的身份,所以族中的親戚及百姓都爭相供養其三衣缽具及物品。得到這些豐厚供養的若達多比丘,卻心生貪念,捨不得與他人分享。若達多比丘往生後,其他僧眾來到他的房間,準備火化及處理遺物時,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只見一個形貌枯槁、面目猙獰的餓鬼,守在衣缽旁,瞪著大家,不讓任何人靠近。

原來若達多比丘因為貪愛生前所擁有的種種供養,所以死後墮入餓鬼,還緊守著他的衣缽。比丘們前去請示佛陀該如何處理?於是,佛陀帶領大眾來到若達多比丘的房間,向餓鬼開示:‘你生前出家修行,卻貪愛大眾的供養,捨不得與別人分享,以致今日墮入餓鬼道中。怎麼還不知懺悔,依然守著這些衣缽不肯離去?’佛陀接著開示貪心的種種過患,墮入餓鬼身的比丘頓時心開意解,深深慚愧自己的貪念,於是將衣缽及物品分送給眾僧。當夜,長者結束丑形餓鬼的報身,投生為飛行餓鬼,容貌端好,身出光明,並有種種瓔珞裝飾,彷彿天人一般,再度來到 祇桓精舍頂禮佛陀,感恩佛陀的教誨。佛陀慈悲為他開示佛法的道理後,飛行餓鬼歡喜地離開。

次日一早,其他的僧眾請示佛陀,昨夜只桓精舍的光明是四大天王或是二十八部鬼神,還是他方世界的大菩薩前來聽法呢?佛陀告訴這些比丘,是若達多比丘已投生為飛行餓鬼,特地持花來供養。

大眾聽完佛陀詳述若達多比丘的因緣後,皆發起捨離慳貪、厭惡生死之心,不僅有得證四果者,更有發無上菩提心,欲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者;諸比丘亦歡喜踴躍,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譔集百緣經·卷五》

省思

《佛遺教經》云:‘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出家修行的若達多比丘,已捨棄世間的情愛、名聲及財富,卻因一念貪心執取,死後仍墮入餓鬼道受苦,何況是沈溺在世間種種物慾的人?世人應當醒悟貪念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只有歡喜布施,才能為自己廣植福德資糧,開創更光明自在的未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在劫初時期,世界將要形成之時,福報將盡的光音天天人...

你只有一個胃

每年的6月24日,股神巴菲特都要吃上一頓天價午餐。此...

環境惡化的根源

第四個問題談一下淨土文化與生態平衡。為什麼我們要談...

多欲的過失

《大智度論》當中,有一個小故事,說明多欲的過失。 這...

修福要怎麼去修

首先來看修福。一個修行人要修福,怎麼去修?從哪裡下...

善求與惡求

有一段時期,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當...

女子心中的五種貪愛之事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諸位比丘...

五蓋

1.貪慾蓋: 指貪愛五欲妙境,能使眾生心性迷惑,令善...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歷險思佛悲願深

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難,爬山登陡峭石級的時候滾落了下來...

【佛學漫畫】富貴法中求

太虛大師曾說:此資生之佛教,即為釋迦托付與藥師之法...

給孩子希望

有這樣一個實驗:科學家把兩隻大白鼠放進一個裝了水的...

無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對惡口與辱罵

佛陀成道後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歲那年,佛陀在優陀...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

八句古言,開悟今人

1、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 --出處:《戰...

學《法華經》對修淨土有哪些好處

《法華經》當然最重要就是理觀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點...

人的兩大貴相和兩大富相

咸豐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天,曾國藩在日記中記下這...

善巧方便救人於水火

《功過格》裡有個公案。有一位固安縣的縣令叫梅公,你...

【推薦】彌陀經中「一心不亂」與「繫念不亂」

智者大師這樣的一個天台宗的祖師,號稱後釋迦,臨終的...

佛門高僧——圓拙老和尚

緒言 圓拙老法師的聲譽載道,已早為教內外人士所敬慕,...

聖嚴法師《對自己有交代》

問:許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斷重複,一生好像就...

聰明的烏龜

在河邊的草叢中,有一隻烏龜。一天,當它正在美滋滋地...

切莫貪圖享樂而浪費光陰

生命短促,切莫貪圖一時享樂而浪費光陰。修行因緣難起...

道證法師開示念佛的方法

我們只要很誠懇,真正安下心念阿-彌-陀-佛,念清楚他...

弘一大師: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

杭州這個地方,實堪稱為佛地,因為那邊寺廟之多,約有...

【佛教詞典】意罰為大罪

【意罰為大罪】 p1209 唯識二十論十頁云:論曰:若不許...

【佛教詞典】元康

唐代僧。初居山野,持誦觀音。貞觀(627~649)年間游...

【視頻】如何才能如理如法地獲得財富

如何才能如理如法地獲得財富

【視頻】韋馱尊天菩薩(蓮歌子)

韋馱尊天菩薩(蓮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