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業修持的八大要領

2024/02/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淨業修持的八大要領

徹悟大師是淨土宗十二祖,大師早年參禪得悟,歸心淨土後,便專志開示念佛宗旨。《徹悟禪師語錄》其中有一段開示尤為精闢:「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十六字是淨土修行的一大綱宗。以十六字綱宗為核心,大師進一步演繹為淨宗修持八大要領: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

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七、以一心不亂,為淨行歸宿

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這段開示,可以作為修學念佛法門的指南。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了生脫死之心不真切,就不能得到真實利益。無量劫來,在六道中流轉,死後所積累的枯骨,堆起來高過於須彌山,阿羅漢證果後,觀察累劫在地獄中受苦,嚇得毛孔裡面流血,所以要發了生脫死的心,而且要真實懇切。生死心若真切,就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淨土宗修行方法極其簡易,就是深信、切願、持名,一句彌陀名號,猶如金剛王寶劍,威力無窮。真信切願持之,就能往生西方!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預知末世眾生,不能自力斷惑了生死。《無量壽經》中記載法藏菩薩在因地時,經過五大劫思惟,於世自在王佛前,發四十八大願,用彌陀佛號救度障重眾生,生彼淨土,十方諸如來,共同一法身。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為一切佛所護念。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持名念佛,更是往生淨土的捷徑!

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如何攝心?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當念佛時,攝耳諦聽,即是攝六根之下手處,攝心重點在六根,攝六根的下手處在攝耳根。

如何專注?就是全神貫注在一句佛號上,必須懇切至誠,心不懇切至誠,就無法專注,可用記數念佛方法,從一至十,終而復始。記數一法,息妄效果好,最能養神。

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我們在順境上起貪,在逆境上起嗔,處處執著就是癡,因貪瞋癡而起煩惱如何對治?就用專心念佛,佛念一起,煩惱自去,如提不起這句佛號,煩惱就會反客為主,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修心,就是要對治現起的貪瞋癡。

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

四重戒法,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觀經》淨業三福,特別強調要嚴持淨戒:「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嚴守這四重戒法,是修行淨土的根本!

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念佛的人,不應圖安逸,貪享受。懺悔、念佛和修種種苦行以消除業障,增長善根。

七、以一心不亂,為淨行歸宿

一心不亂,是念佛所追求的目標。一心不亂有事一心、理一心。事一心,從事相上達到一心不亂;理一心,是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事一心不亂,屬定理一心不亂,是由定發慧,證念佛三昧。

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為什麼重視種種瑞相呢?念佛一法是難信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為增長對念佛法門的信心,所以需要對種種瑞相加以記錄,編輯成書。《淨土聖賢錄》、《往生傳》等書籍,記載著二千年來大量的往生事蹟,啟人信心,影響巨大!

太虛大師談到中國由禪而淨、提倡淨土的大師們時,說:「……而成就最高,得大受用者,當首推紅螺山徹悟師。他的語錄,對禪淨一貫,卓特獨到。」我們一定要遵循這八大要領來修行,才能獲得念佛的真實利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五逆謗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普遍

問: 五逆加上謗法,不能往生。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

沒有斷除淫慾,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問:如今想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知道修什麼行,種...

念佛是消業障的最好辦法

有的眾生,殺父殺母,出佛身血,五逆十惡,做盡壞事,...

聖嚴法師《好事多磨》

俗話說:好事多磨,成就一樁世間好事,尚且要費盡心力...

學習動物們對待生命的態度

在美國新澤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學家,勸告人們...

以祖師正確的知見做後盾

蕅益大師會特別強調往生的條件: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

檢視自我,清楚專注地活在當下

午後的陽光穿透深色窗簾,投射在雲來寺的會客桌上,照...

這兩個念頭,讓你最快速增長福慧

佛法有兩個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雙修...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放生即放自心未來諸佛

淨土宗大德蕅益大師開示:殺生即殺自心未來諸佛,放生...

天下有五種不祥之事

在《孔子家語》上也有這樣一個典故。有一天,魯國的國...

念佛法語

1、念佛法門殊勝極妙。 2、信願念佛,決定往生。 3、...

整個佛法的修學,都在修正我們的思想

當我們站在佛教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的時候,我們會發覺...

聖嚴法師《話夢人生》

古代中國曾有一則做夢的故事,描述一位年輕人,在赴京...

51條做人之道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這一輩子需要知...

一切唯心乎

云何是心?曰十法界是。云何是十法界?曰地獄,鬼,畜...

印光大師:八字、命運不好的人如何求得好因緣

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問,夫妻,兒女,皆是...

一念淨信即得往生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

撿回了一個爸

一天,我陪患老年癡呆症的父親出去散步。胖嬸顛著小腳...

化導二乘行人回小向大,發意往生

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滯...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如何面對當前糾結的婚外戀

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詢問,如何面對當前糾結...

隨手環保100事

使用布袋 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

怎樣去圓滿落實菩提心

發了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之心,怎樣去圓滿,去落實...

學佛人的五種種性

在唯識學,它把我們每一個人--學佛人,分成五種種性:...

【佛教詞典】家常

日常之事,如搬材、運水、吃飯、穿衣等事。若用心體會...

【佛教詞典】於諸法智無有疑惑

【於諸法智無有疑惑】 p0750   佛地經論二卷三頁云:...

【視頻】幸福美滿的教育

幸福美滿的教育

【視頻】慧律法師《化佛宣說楞嚴神咒》

慧律法師《化佛宣說楞嚴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