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需要念往生咒嗎

2022/01/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需要念往生咒嗎

問: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一定須念《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和其他經咒?還是單念南無阿彌陀佛更佳?

答:煩惱業障,凡夫眾生悉皆具有,如烏雲倏忽而來,飄然而去。於此要以平常心對待,了知煩惱自性本空,保持覺照心,煩惱自會竄跡。日常訓練理觀(空)與事修(轉念),不令煩惱心相續,懇切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心境轉換,自會雲淡風輕。三毒煩惱現前時,當吃緊持名,便能藥到病除。

何以故?名號之清淨光可對治淫慾心,歡喜光可對治瞋恚心,智慧光可對治愚癡心,不斷光可對治放逸心……一句名號,阿伽陀藥,萬病總持。專念佛名,成佛尚有餘裕,何況其他。然若於《往生咒》有緣,兼帶持咒也無妨,然總以一心持念阿彌陀佛為最佳。

問:弟子心裡很苦,親戚們都不喜歡我家的人,在一起就吵架,不論什麼事,他們都認為我們家是錯的,我們受了很多委屈。請問我們家現在該怎麼辦?

答:今世的家親眷屬,乃是由多生多劫的業緣所聚集。若善緣深厚,則彼此和睦,相互恭敬關愛,見面生歡喜心;若惡緣招感,則矛盾重重,打罵誹謗,是非不斷,見面生瞋恨心。面對違緣逆境,汝要生慚愧心,忍辱心。肯定是自己家的人往世曾得罪過親戚們,故而要心存歉意,不可冤冤相報。本著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原則,作還債想,以忍耐心、仁慈心來解冤釋結。以此為逆增上緣,修習忍辱波羅蜜,並將持戒、念佛、誦經等功德為親戚們迴向,伏願同往西方,作菩提眷屬,同成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曾玩過碟仙,心仍有餘悸該如何對治

問: 弟子初中時和同學玩過碟仙,但一直有後怕,曾因...

學戒研教為何感受不到法喜

問: 弟子平時學戒、研教時,常感覺腦袋、眼睛很累,...

至心信樂應如何理解

問: 至心信樂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我們講十八願...

一句佛號作大舟,載運往生極樂國

生值佛世難。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機會見到佛。而法是從...

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最適合我

雖然同樣是學佛,但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種種宗派,...

星雲大師《如何消除煩惱》

人生在世界上煩惱的事情很多,譬如我們身體上有老病死...

精進念佛時身體會出現病苦,該怎麼解決

問: 居士林晝夜精進念佛,我們一般參加的同修都會感...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問: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大安法師答: 我們要...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修智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前邊的...

做輪迴的主人

心的本質 所有眾生的心,所謂的心並不是一個不變的精神...

先超越妄想,才有辦法放下主宰

一個有志氣的修行人,一定追求臨終的感應道交。臨終的...

弘一大師《改習慣》

吾人因多生以來之夙習,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環境之熏染,...

成功屬於有心人

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兩個犯人的故事:這兩位犯人都是...

【推薦】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社會上還有一種說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種說...

南懷瑾老師:念佛法門

現在,貢獻大家念佛的法門,也就是習慣所稱的淨土法門...

恐懼是因為內心放不下

面對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課題,每個人都知道自己...

夫妻閨房之禮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間的相處,雖然是人倫之始,但如不能節制,以致...

求勝上心太厲害,煩惱特別重

如何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

我可以永遠不去淨土嗎

【十者此土有佛道難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滿。所作成辦...

平心靜氣閱讀思惟淨土經論

凡有闡揚淨土者,平心和氣讀之。使揚禪抑淨之心,無絲...

【推薦】肺癌晚期的父親念佛往生

我的父親,一位慈愛祥和、意志堅強、博學多才、倍受家...

競爭對手破壞我們的產品商譽怎麼辦

問: 競爭對手破壞我們的產品商譽怎麼辦? 正如法師答...

求生淨土的靈芝元照律師

靠持戒很難解決生死問題的,這個時代靠戒律很難斷見思...

心生瞋恨,我們就上當了

我們被人家欺負了,被人家辱罵了,被人家誤解了,不瞋...

【佛教詞典】寶華

(雜名)至寶之妙華也。法華經譬喻品曰:寶華承足。...

【佛教詞典】弘誓

弘大的誓願。無量壽經說:發斯弘誓,建此願已,一向專...

【視頻】《六字大明咒》喬安舞唱誦

《六字大明咒》喬安舞唱誦

【視頻】佛國華章 越來越好(普陀山佛教)

佛國華章 越來越好(普陀山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