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如何消除煩惱》

星雲法師  2010/06/15  大字體  護眼色

人生在世界上煩惱的事情很多,譬如我們身體上有老病死的煩惱,心理上有貪瞋癡的煩惱,我們的煩惱真有如大海的深廣、樹林的茂密,起惑造業,流轉生死,皆由煩惱所致。

無窮無盡的煩惱,細思之,不外由於一個「我」字所造成。由於我執、我愛、我見等等所引起的邪知邪見,讓我們產生數不盡的煩惱。所以,我們要學道,首先就要學習如何克服這些煩惱。一切煩惱的主要根源就是貪瞋癡,所謂「擒賊先擒王」,要破除煩惱,就得先講求如何把貪瞋癡這三毒去掉。

王陽明曾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山裡的土匪海盜容易捉,我們心上的貪瞋癡三種大病卻不容易去除。在佛經裡有兩句話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因為我們生活上有種習氣,利人的事往往不肯做,但是如用「戒」的力量,就會想到寧可犧牲自己的嗜好,不去侵犯別人,因此,可見戒就可以對治貪病。又譬如我們內心種種需求,對現實生活的猜忌怨懣,就要用「定」的功夫,使我們心境保持不偏不倚,純正靈明,才能遠離煩惱纏縛。再說到癡,就要用「智」來對治,佛教的智並不是世俗的知識,因為知識並不全是善的。內心的般若智不能開顯,做事不合佛法,一切只依感情與自私的世俗常識而行動,這叫做癡。佛教的智是由聞思修而來的,是一種觀照實相的中道方法,依著這方法,才可以滅除貪瞋癡等無明大病。

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日光公園,看到雕樑上端刻有三隻猴子,神態栩栩如生。一隻猴子掩著眼睛,一隻猴子捺著耳朵,一隻猴子捂著嘴;我忽然領悟到這三隻猴子,象徵著某些道理,什麼道理?

人類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總是不斷的向外去攀緣,對於外在的世界虛妄分別,因此產生了許多煩惱。如果我們能夠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讓此心隨境而轉,則不當看的不看,不當聽的不聽,不當說的不說。這就等於孔子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可以驅除我們內心被貪瞋癡所覆蓋的煩惱結使。如此一來,行為就不至於出差錯,煩惱也自然會逐漸減少。

我的外祖母,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從十七歲起就持齋念佛,我出家就是受他的影響。她為人非常慈祥,有三個兒子,可是我這三位舅父所生下的兒女,在我的記憶中大約都是三、四歲就死了。但是,我的外祖母,從來不為這些事情難過。難道說她沒有感情嗎?不疼愛孫子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她學佛,知道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有業就有報,誰也奈何不得。孫子的生,只是因緣和合投胎到此家來;他的死,是業報的現前,還了他的感情債而已。人的壽命本來就長短不一,孩子就是現在不離開我們,將來仍然要離開的。如果孫子們有善因,自有他的福報,又何必為他煩惱悲傷呢?所以學佛的人,對於生與死的看法,就與一般人士不同,憂傷啼哭,對於死者也沒有什麼好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這樣共修是否不符合淨念相繼

問: 共修念佛分男眾念,四音後停下來後接下來女眾念...

佛法修學的目的---破妄顯真

唯識學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課程,它跟...

如何化解婆媳關係

問: 弟子對長輩一向尊敬孝順,但對於婆婆就是生不起這...

末法時代女眾比男眾的成就多嗎

問: 現在有人說,末法時代在家成就女眾比男眾成就的...

【推薦】能專念六字大經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淨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推薦】透過佛法的熏習,加強我們的能量

今天是我們中國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說我們即將面臨一...

道人與正常人之間如何做個平衡

問: 道人感覺像是有一個出離的部分;我們還是要成為一...

命運只是因果報應的日程表而已

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受果報,時時處處又不斷在種因、在結...

婚外情最好的解決辦法

現代社會開放,男女平時有很多交往、接觸的機會,因此...

寧捨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寧捨身命,不謗正法;寧捨身命,不謗聖賢。寧捨身命,...

星雲大師:了不起與沒什麼了不起

佛光山為紀念開山三十週年,決定製作一部有關佛光山的...

消除煩惱的方法

我們的身心裡有多少煩惱,你曾經算過嗎?籠統來說,有...

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涼方為道,退...

造塔禮拜脫猴身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羅漢,名叫作須曼。有一...

【推薦】除了錢以外,什麼都沒有

在風光旖旎的美國海濱城市,生活著一位富裕的華裔女士...

女子心中的五種貪愛之事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諸位比丘...

沒有了肉體,下地獄為何還會痛苦

問: 人死了,肉體沒有了,下地獄怎麼還會有痛苦呢?...

聖嚴法師《開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

天堂淨土

挑水雲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禪師,曾在好幾個叢林禪院住...

一句佛號圓融四法界

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覿體全真,交羅無礙。徹悟大師 一...

寬運法師《放生之意義與功德》

(一)為何要放生?放生的目的與意義何在? 佛教提倡...

有所執著,必有所束縛

朋友帶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據說他收藏的都是頂級...

【佛教詞典】無異熟

梵語 avipāka。無異熟果之意。為「有異熟」之對稱。指...

【佛教詞典】十二惡律儀

又稱十二種惡戒。惡律儀者,謂所不應作之律儀。即:(一...

【視頻】大安法師《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大安法師《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視頻】護生卡通:歷劫重生憶觀音

護生卡通:歷劫重生憶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