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逃避並不能解決痛苦

阿姜查  2021/12/01  大字體  護眼色

逃避並不能解決痛苦

防護並非意指不看、不聽、不聞、不嘗、不觸或不想任何事。若行者不了解這點,一旦見聞到什麼,就退縮逃避,以為只要這麼做,那件事最後就會喪失控制的力量,然後他們就能超越它。但往往事與願違,他們根本無法超越任何事。若他們逃避而未了知實相,相同的事不久仍會生起,一樣得再面對。

例如那些永不滿足的行者,在寺院、森林或山中受持頭陀支,他們到處行腳,東看看,西瞧瞧,認為如此就能獲得滿足。他們努力爬上山頂:「啊!就是這裡,現在我沒問題了。」感到幾天的平靜後,就對它厭煩了。「哦,好吧!下山到海邊去。」「啊!這裡既舒適又涼快,在這裡修行一定很好。」

不久後,他又對海邊感到厭倦。對森林、山頂、海邊厭倦,對一切厭倦,這並非正見,也不是厭離 的正確意義,而僅僅是感到乏味,是一種邪見。

當他們回到寺院,「現在,我該怎麼做?每個地方都去過了,卻一無所獲」。因此他們棄缽、卸袍,還俗去了。為何要還俗?因為他們不了解修行,不曉得還有什麼事可做。他們去南方、北方、海邊、山頂、森林,仍不了解任何事,因此結束一切,他們便死了。事情的演變就是如此,因為他們一直逃避事物,智慧便無從生起。

從心裡跳脫,不是逃避面對事情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假設有個比丘,下定決心不逃避事物,要勇敢面對它們。他照顧自己,並了解自己和他人,持續努力地解決各種問題。假設他是位住持,經常得不斷面對需要注意的事物;人們一直來詢問,因此必須時常保持覺醒。在可以打瞌睡之前,他們就會再用另一個問題喚醒你。這讓你能思維、了解所面對的事物,你變得能以各種善巧方式處理自己與別人的問題。

這技巧從接觸、面對、處理與不逃避事情中生起。我們不是以身體逃避,而是使用智慧,從心裡跳脫,靠當下的智慧而了解,不逃避任何事。

這是智慧的源頭,每個人都必須工作,必須和其他事物聯繫。例如,住在大寺院中都必須幫忙處理事情,從某個角度看,你可能會說那些都是煩惱。和許多比丘、比丘尼、沙彌住在一起,在家眾來來去去,可能會生出許多煩惱,但為了增長智慧、斷除愚癡,我們必須如此生活。我們要選擇哪一條路,是為了消除愚癡,還是為了增加它而生活?

苦所在之處即不苦生起之處

我們必須深入思維。每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境時,我們都應該鎮定與審慎。當苦生起時,是誰在受苦?為何苦會生起?寺院的住持必須管理眾多弟子,這可能會造成痛苦。若我們害怕痛苦而不想面對,要如何與它戰鬥呢?若不知痛苦生起,我們要如何解決它呢?

跳脫痛苦意味著知道離苦的方法,它的意思絕非從每個痛苦生起的地方逃跑,這樣做只會把痛苦帶在身上。

若想了知苦,就必須深入觀察目前的情況。佛陀教導我們,問題從哪裡生起,就必須在那裡解決。痛苦所在之處,正是不苦生起的地方;一個息滅,另一個就生起,你應該在那裡解決自己的問題。因害怕而逃避痛苦的人是最愚癡的人,他們只會無止境地增加愚癡。

苦,是除此之外無他的第一聖諦,不是嗎?你怎麼會把它看成壞事呢?苦諦、生起苦之集諦、苦止息之滅諦、滅苦之道諦,若逃避這些事物,就不是根據真實法而修行。

佛陀教導我們要以智慧跳脫。你踏到荊棘或碎片,腳底被紮傷,走路有時會痛,有時則不會。當踩到石頭或樹枝,真的很痛時,便檢查腳底,但未找到任何東西,你不理它繼續走路,然後又踩到某樣東西,再次感到疼痛。這種情況反覆發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苦樂都隨緣

生活在世間,苦多樂少,我們常常要面對痛苦,生命中的...

佛源老和尚在南華寺養病的故事

1962年下半年,我因肺癆病到韶關防疫站去治療,騎自行...

從來就沒有障礙,只是我們想不開罷了

當我們被人誤解而受到壓抑的時候,不要總是希望通過申...

從厭離心啟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我們天天談,那怎麼下手去發呢?善導大師給我...

身罹絕症,聽念佛號,微笑往生

身罹絕症,痛苦呻吟。聽隨身聽,安詳往生。 台中沙鹿有...

煩惱來源於放不下

欲動,則心動;心動,自然煩惱叢生。得與失、榮與辱、...

【推薦】你是快樂的時間多,還是痛苦的時間多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懸崖,足...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平常為何要稱念阿彌陀佛名號

佛教平常給人影響最深的是僧俗弟子中很多人都在稱念南...

發起菩提心的兩個因緣

菩提心有本質上的差別跟作用上的差別,在本質上的差別...

找迴心靈安住的地方

天色漸漸地暗下來,夜幕降臨山際,臨近夜晚,大家各自...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

智諭法師:開智慧

清淨心是智慧種,一般人誤會,認為多讀誦可以生智慧,...

什麼是四禪八定

佛教的四禪八定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即初禪...

最管用的觀念就是輪迴和因果

現在如果到中國,你作一個問卷調查,相信有輪迴的、有...

《如來隨機利生淺近論》白話譯

【原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

不要隨便發願,你的願力就是引導力

佛法的修學我們慢慢進入到主題,四個道次第,這個次第...

佛教的十法界觀

法界,是世界的別稱;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稱呼,法界...

修行就是先苦後甘

大藏經裡面有段故事:在一個深山裡面,有七個人志同道...

學《金剛經》有何用途

●金剛經教人修福修慧消業,是一部各方面都顧到的完善...

劉公真菩薩人

【原文】 劉公諱寬①,其治郡也,有過者以蒲鞭示辱。夫...

修心要從八方面進行努力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樂、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靈決...

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

九華山有尊肉身菩薩大興和尚,生前很瘋癲,常常給人治...

【推薦】行善夾帶名利心,便是三途種子

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講到我們有很多很...

【佛教詞典】愛染明王法

以愛染明王為本尊之密教修法。略稱愛染王法或愛染法。...

【佛教詞典】阿毗達磨釋名

【阿毗達磨釋名】 p0779   大毗婆沙論一卷十一頁云:...

【視頻】保富法(節選)

保富法(節選)

【視頻】宏海法師《佛說吉祥經》MP3

宏海法師《佛說吉祥經》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