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戒殺——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
世間一切,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了。即使小如螻蟻,遇水尚且奮力掙扎;人們往往寧受刑罰,也要全命而歸。但人類卻經常忘記自己受到杖打刀割的疼痛苦楚,為滿足一時貪慾而宰殺畜生,乃至殘害同類。黃山谷偈言:「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姓,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何如?」將殺生的過惡闡釋得極為徹底。《法句經》中的「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更以平實易懂的方式,讓大家明瞭殺生的殘忍。
消極的戒殺——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
《大智度論》中對於戒除殺生有著具體說明:「……若實是眾生,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生身業,有作色,是名殺生罪。其餘系閉、鞭打等,是助殺法。復次,殺他得殺罪,非自殺身。心知眾生而殺是名殺罪,不如夜中見人,謂為杌樹而殺者,故殺生得殺罪,非不故也。快心殺生得殺罪,非狂癡。命根斷,是殺罪,非作瘡。身業是殺罪,非但口教敕。口教是殺罪,非但心生兩惡。如是等,名殺罪相,不作是罪,名為戒。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若身不動,口不言而有信,而獨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是名不殺生戒。」
積極的戒殺——能常安群生,不加諸楚毒
殺生,廣而言之,不僅止於刀杖加害。日常生活中,惡言厲色也能傷人於無形。所以,積極的戒殺還要進一步覆護眾生,安養有情,例如給人歡喜、給人信心,乃至於為親友排難解紛,勸以和敬之道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培養慈悲胸懷,用正確的觀念待人處世。
戒殺的功德——現世不逢害,後世常安隱
戒殺不但可以培養慈悲心,減少世間暴戾,更能帶給我們吉祥幸福的人生。在許多經典中都提及戒殺的功德,為使大家有所了解,茲歸納如下,並與殺生罪業相對照:
一、殺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惡事;戒殺者,心懷慈愍,喜悅長駐。
二、殺生者,眾生憎惡,眼見不喜;戒殺者,一切眾生,皆樂依附。
三、殺生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戒殺者,得無所畏,安樂無怖。
四、殺生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戒殺者,命欲終時,不憂不悔。
五、殺生者,身壞命終,墮三塗中,若出為人,短命多病;戒殺者,常生人天,受勝妙樂,乃至成佛,住壽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