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了知苦空無常理,生安養欣樂心

如瑞法師  2016/03/16  大字體  護眼色

了知苦空無常理,生安養欣樂心

「是經附文,臨終方訣,最為切要。修淨業者,所宜詳覽。若兼誦經,獲益彌廣。了知苦、空、無常、無我,方詣安養樂國。風鼓樂器,水注花間,所演法音,同斯微妙。其利六。」 <佛說無常經>

敘文說:本經最後所附的「臨終方訣」,對於大家來說,是最為切要的。尤其是修淨土的行人,應該仔細閱讀。當然,如果能同時兼誦此經,所獲的利益將更加廣泛。因為了知了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理,就能生起往生西方安養國的欣樂心。極樂國土的情景,正如彌陀經中所說的……,風鼓樂器,水注花間,所演法音,如此微妙。這是讀誦的第六種利益。

如果將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概括起來,無非就是三法印: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

一、無常印:指世間生死及一切法,皆是無常。眾生不明白,於無常法中執為常想,是故佛說無常,破其執常之顛倒。

二、無我印:即世間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而有,虛假不實,本無有我。眾生不了,於一切法強立主宰,執之為我。是故佛說無我,破其著我之顛倒。

三、涅槃印: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指一切眾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是故佛說涅槃之法,令其出離生死之苦,而得寂滅之樂,是名涅槃印。這是常說的小乘的三法印。如果依大乘把「一實相印」加入三法印之中,而成「四法印」,就是:諸法無常、諸法無我、諸法實相、涅槃寂滅。在敘文裡,也可以說弘一律師依四法印,將最後一印,說成往生安養,更契合我們的根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俱絺羅尊者問生死

學佛,就是要學得可以清楚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當修無常想,斷盡一切貪愛執著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對諸比丘開...

世事紛紛如閃電,輪迴滾滾似雲飛

世事紛紛如閃電,輪迴滾滾似雲飛;今日不知明日事,哪...

身有生死,法性不滅

3月12日,日本發生了舉世震驚的9.0級大地震,地震、海...

凡夫應常繫心觀二十事

佛陀要我們這樣的凡夫常當繫心觀身,觀二十事,它們是...

淨界法師:修淨土的人不要想著你造的善業

這個顛倒的有情眾生,對於「攝藏此識」,這個第八識的...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以禍為福

原文: 然苦樂禍福,本無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

有一家銀行每天往你賬戶存入¥86400

想像有一家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帳戶裡存入¥86,400。...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找到自己的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種東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心律法師:誰都逃不開死亡

佛說:死亡的律法是無人能倖免的,包括我。而這個世間...

膽結石的食療法

膽裡面有結石,現在好多人都有這種毛病,也有好多種,...

觀音菩薩度眾生的事蹟,講都講不盡

我們念觀音菩薩的名號,就一定要想觀音菩薩為什麼稱作...

【推薦】三界這一關跳出去,後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為什麼說要往生淨土呢? 前面我們只講到念佛能夠破除障...

去除蔬菜農藥的六個絕招

絕招1、去皮: 蔬菜表面有蠟質,很容易吸附農藥。因此...

空與有

影響中國佛教最深遠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緣起論...

廬山東林寺晝夜經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歸安養

2018年8月12日,東林寺每月一次的晝夜經行如期舉行。下...

如何看待「無奸不成商」

問: 對於無奸不成商這句話,法師有什麼看法與見解呢...

出家感悟: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糾結於是該成家立業,還是出...

最嚴重的顛倒就是「常見」

我們的五根、六塵種種的色法,其實是一念的心所相續變...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

我們常說的五行為五元運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

學做忍辱負重的出家人

從行者身份而成為沙彌,有落髮剃度的儀式,但落髮並不...

沒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當我們眼裡看到這個是垃圾人、那個是垃圾人時,我們應...

盡物佈施,得福增多

佈施破慳吝,乃六度菩薩行之首。佈施有種種利益,諸大...

【佛教詞典】迦遮末尼

(雜名)Kācama?i,又云迦柘末尼。玉名。玄應音義二十...

【佛教詞典】鞞摩肅經

巴利名 Vekhanasa-sutta。全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39...

【視頻】居士佛門儀軌

居士佛門儀軌

【視頻】虛雲老和尚論《禪淨四料簡》

虛雲老和尚論《禪淨四料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