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吉祥人生的四個道德實踐

明海法師  2020/11/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吉祥人生的四個道德實踐

講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實踐,這就落實到我們每個人自己身上了。這四個偈子,我把它作了一個概括:

第一個偈子「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講職業道德;

第二「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講家庭美德;

第三「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講社會公德;

第四「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講個人品德。

第一、職業道德

第一個是職業道德,就是要培養才智、養成才智。多聞指學問,工藝指技能,這點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表現不一樣。佛教有個詞叫「工巧明」,有的人以工巧明利生。我們在社會上要有利生的根本,因為要養家餬口。

「嚴持諸禁戒」,其實我們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都有很多規範,規範是為了保證我們工作能做得更好。釋迦牟尼佛告誡我們要想有吉祥人生就要持戒。關於五戒有很多的內容,通常我們對戒有誤解。

我非常讚同法國一行禪師用英文講佛學的時候,關於戒,用的一個詞— training(訓練),他說五戒就是五種訓練。

training這個詞用得太好了,因為戒律在我們漢傳佛教的翻譯裡有時候翻譯成「學處」。學處的意思是我們要學習、訓練的地方,所以一行禪師用英文的training來翻譯戒,非常對。

因為一講戒,它給西方人的印像是什麼?禁忌,宗教的禁忌,你不能破,破了會有人懲罰你。其實沒有人要懲罰你,佛根本不會懲罰我們。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戒是對我們的身心(身口意)提出了一套訓練方法,你可能不會一來就能做到,中間也許會有進有退,偏左或者偏右,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逐漸地矯正自己的意思。這是第一點可能會有的誤解。

第二個誤解,有人覺得戒會限制我們的自由,其實戒律是給予我們自由。什麼是自由?自由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你今天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明天你就會不想幹什麼必須幹什麼。誰願意被關在一個封閉的帶鐵絲網的院子裡不能出去?可是犯了罪的人必須在監獄裡,不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沒辦法。

而佛法裡講的自由有時候跟自在一起用,自由自在,當我們的內心沒有任何壓力,沒有心理包袱,沒有關於我們過去行為的後悔,沒有關於未來的焦慮和擔憂,沒有關於現在生活的抱怨,我們的心就是最自由、最自在的。

要保證這種自由自在,就要按戒律去生活,所以戒律是自由的保證。作為在家人,你們把五戒持好,最起碼把前面四戒持好,第五條不飲酒戒可以靈活一點,你把前面的四條戒持好,你就會擁有一個非常自由自在的人生。

「言談悅人心」,言談,談吐,我們在工作中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跟別人溝通,溝通就要言談,所以我覺得要修習生活禪,大家要修兩個法門,第一個要修行說話,第二個要修行聽別人說話。

第二、家庭美德

下面講到家庭美德。「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在家人有家庭責任,首要的責任是要「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

佛陀給在家居士在戒律中提出要求,在家人首先要把自己的收入用於保證父母和妻子的生活。我們有的信徒把自己的收入全部拿到寺院,他覺得他很虔誠,其實這有違佛陀的教導。

如果父母妻子的生活沒有照料好,你把錢全部拿去造佛像,你以為佛會高興嗎?佛並不是說你對他好他才高興,佛在佛經裡講得很清楚:你想讓我歡喜嗎?你要讓眾生歡喜!家裡的父母妻子是跟你關係最密切的眾生,你應該首先讓他們歡喜。

從業就是指我們的工作,在八正道裡叫正命。我們的職業,我們賴以謀生的手段要清淨,不能有殺生,不能有偷盜,比如販毒,不能有色情服務,不能有詐騙,那些都屬於邪命。

第三、社會公德

接下來講社會公德。「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社會公德最重要的就是布施。我們在社會上不管是工作還是參與事業都是布施。當我們有能力有條件的時候要幫助親戚和朋友,要讓我們在每一方面的行為都經得住考驗。

做人是很難的,你要對父母、妻子、領導、還有你的客戶等等都照顧周全。人生又像是一個人下很多盤棋,還不能出錯,一個地方錯了,就很麻煩,這就是我們的社會責任。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句話是馬克思說的。社會屬性確實是我們人的重要屬性。我個人把人分成三個層面,首先是自然人,然後是社會人,第三是宇宙人。作為宇宙人來說,那就是信仰問題。

關於布施的內容其實很豐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布施,不一定是財物,我們可以布施我們的知識,可以布施我們的笑臉,布施我們的心態,甚至一個安慰,一個鼓勵,這叫無畏施。

所以布施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人們往往容易狹隘地理解:布施就是拿財物。其實拿錢容易,有比拿錢更難的。

第四、個人品德

個人品德——「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我們老和尚認為個人品德是前面三德的基礎,不管是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都是由個人品德衍生出來的。

儒家就講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心誠意修身在前,治國平天下在後。如果個人品德沒有養成,要治國平天下,你只會給天下帶來亂相,帶來麻煩。

「邪行須禁止」,這個邪行就是邪淫,男女關係不正常。「克己不飲酒」,因為喝了酒以後理智容易受傷,犯別的錯誤。如果實在做不到,我給你的建議就是不要喝酒。你們千萬不要認為自己不喝酒朋友會減少,實際上你對自己有要求了,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多,而且特別是那些好朋友、有德行的朋友會多。

「美德堅不移」,為什麼佛陀要告誡我們「堅不移」呢?就是因為當我們堅持某一個德行、某一種行持的時候,最大的挑戰是來自身邊的人。你不抽煙,他說抽一支嘗嘗啊,不抽就不抽!

你們在這一點上要培養定力,說不定有天他會給你其它的東西抽呢!很多吸毒的人就是因為有人勸:你嘗一下,就一次,你體驗一次。就一次就把你一生給毀掉了,所以要「堅不移」!

四德講完了。我們的人生道德實踐是核心,道德實踐最重要是在心性上實踐,一定要落實到你的心性上,心性的認知能力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

明朝有一位哲學家叫王陽明,他認為所有的人都有一種心理能力叫「良知」,又叫良心,良心的效能叫良知。

大家不要被這些詞迷惑,良知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本具的佛性在道德善惡方面辨別的能力,這種能力其實跟後天的教育沒關係,你本來就有。有時候雖然沒有被發現,但有些事情你做了覺得彆扭,心裡不安,那就是良知的作用。

當我們完全認識到這種良知,順乎於它去生活,那就是一個精進的生活,對你來說毫無勉強。那麼是什麼東西覆蓋了我們的良心良知呢?這就要格物,把私心、私慾格掉,把它看透、觀察透,最後良知良能顯發。

當良知良能顯發的時候,你面對各種各樣的外境自然地有一種反應,這種反應就像是本能一樣,而你這個本能反應都是合乎善惡的。到了這個時候,是不是就到了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了呢?所以道德實踐最終我們要以信仰生活來昇華它、提升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明海法師文章列表

從青澀走向成熟的十條人生鐵律

一、務實 對工作及事業不要好高婺遠,眼高手低,大事...

人生應行的五種道德

佛教是一種道德的實踐的宗教,它雖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積極人生莫後悔

佛教經常讓我們講身心無憂,身無憂,心無憂。那我們就...

若從烈焰中覓得清涼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熱亂場中,難當冷眼。以三界無安,猶如...

宣化上人:早起晚睡為誰忙

夙興夜寐為誰忙?眾生難度頗堪傷,迷諸塵勞性顛倒,耳...

【推薦】做人的四項原則

怎麼做人呢?做人有四項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賺錢很重要...

人生七苦

第一苦:生 作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著。生乃是所有...

釋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

1、佛陀與父親淨飯王 《菩薩睒子經》云:人有父母,不...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寬嚴法師:六度與生死輪迴

有人說,現在的世界是修羅世界。修羅的特性是什麼?就...

這樣念佛才能得到真實利益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以入道,念阿彌陀佛當然可以往生...

印祖為何反對女眾出家

問: 弟子在《印光法師文鈔》中讀到說:至若女人有信心...

茹素八年,收穫的遠不止健康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間我和先生已經茹素八年了,這...

天然排毒的六種水果

不少女性朋友們都喜歡吃水果,因為水果中含豐富的維生...

修藥師法門是否比彌陀法門好

問: 有人說彌陀法門是送死的法門,如果修藥師法門,...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在信心上要怎麼下功夫

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不僅一般的凡夫難信,就是二...

不開口的真相

過去有一個年輕人,陪著新婚的妻子回鄉下娘家探親。時...

從點狀的佛號,提升到片狀的佛號

在淨土宗,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我們生命當中會出現...

這就是了脫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於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

螞蟻哲學

多年來我一直給年輕人傳授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觀念:...

「信」字,德之端也

信,德之端也。 人言為信,這是一個會意字,即只要是人...

墮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內六道眾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內(欲...

你真的信佛嗎

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了起來,在中國這個有著古老傳...

五根為善聚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日,佛陀告訴比...

聖嚴法師《大悲咒與大悲懺的修行入門》

經懺,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

【佛教詞典】八慢

八種的憍慢,即如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

【佛教詞典】三兩

(本生)釋迦如來自說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三兩,賣...

【視頻】惠空法師《參話頭的四個功夫次第》

惠空法師《參話頭的四個功夫次第》

【視頻】界詮法師《僧格的養成》

界詮法師《僧格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