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聽你「自己」的佛號,心才能專注寂靜

淨界法師  2020/06/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聽你「自己」的佛號,心才能專注寂靜

一句佛號的操作包括「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我們定義你的心已經對佛號產生了專注力。從一些老法師的佛七開示當中,有兩個經驗要注意。就是你在修專注力的時候,重點在聽聽佛號的聲音。聽的時候有兩個重點:

一、你要聽你自己的聲音

好比你今天來打佛七,有三百多個人參加佛七,每一個人都創造一個佛號,哪一個佛號是我的所緣境呢?你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因為你聽別人的聲音,你的心是——心隨境轉,越聽越散亂。

所以大家要知道:別人的聲音,我們也不要排斥,它是一個助緣;但是在這個虛空當中有三百多個佛號,你只能夠以自己的聲音為所緣境,不管你自己的聲音是多麼的小聲。因為:你聽你自己的聲音,你的心才能夠慢慢地專注,而趨向於寂靜。

一旦你聽別人的聲音,你的心是向外攀緣,那越聽越散亂。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你心中的所緣境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聲相,這才是你的所緣境。這是第一個重點。聽你自己的聲音,這個是從空間上來說。

二、你要聽當下的音聲

很多人念佛會回憶前一個佛號——誒,我前一個佛號念得很好……這是打妄想,你已經忘失所緣境了。就是說:不管你前面的佛號念得好不好,過去就讓它過去,你也不要臆測,哪一句佛號得到三昧……也不要臆測未來。不要回憶過去,也不要臆測未來,怎麼辦呢?你要活在當下!

你每一句佛號,都是聽當下、當下……聽當下的音聲。就是時間上,以當下的佛號為所緣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未來還沒生起的,不要作任何推測,安住在當下的佛號。

這就是我們修「專注力」的兩個重點:聽你自己的聲音;聽當下的聲音。

進一步,我們必須把這個點狀的「專注」擴大成「片狀」的相續。印祖說,這個片狀的相續,我們可以一種循環的方式,就是以十句的佛號為一個片段。把這十句佛號分成「三、三、四」三段來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三、三、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留點福報在臨終時用

一旦無常到,方知夢里人;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 我...

暴斃身亡無善知識幫助,如何能順利往生

問: 如果自己暴斃身亡或惡報現前,且無任何善知識幫...

念經總走神,如何克制不斷升起的念頭

問: 請問師父,念經時,比如念《金剛經》總會走神,...

【推薦】阿彌陀佛的回饋遠超念佛人的付出

在這個世風日下的減劫世間,人和人之間很難說信任二字...

恆真淨土變現淨土

今天我們講的淨土的第三個概念,叫恆真淨土。也就是釋...

極樂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種功德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

煩惱如沙石,彌陀是巨航

你既然相信佛的光明,就應當依照佛的教導去做,才會有...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家庭不光是親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結合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兒女等雖是親人,亦是...

心的本質簡單到無法想像

對於心的真正本質,我實在不知道說些什麼,因為它就在...

虛雲老和尚論《西遊記》

世上流傳的《西遊記》、《目蓮傳》,都是清濁不分,是...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從根本上的覺悟,才是真正脫胎換骨

關於一念的相應,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說明: 佛在世的時...

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二龜聽法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們又挪步到這塊...

女兒的禮盒

一個母親懲罰了自己5歲的女兒,因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

廬山東林寺晝夜經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歸安養

2018年8月12日,東林寺每月一次的晝夜經行如期舉行。下...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往生篇)

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你也提起佛號,他也提起...

念阿彌陀佛能否滅除定業

原文: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將謂...

我們每天都活在慾望和病態的霧霾中

我們現在物質是發達了,科技是發達了,但是人的慾望也...

今暫做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

整個大乘佛法的止觀修學,有二個重點:第一個云何應住...

在十月懷胎中,為胎兒增福改業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視。從佛教的觀點來看,...

吝法小氣得愚癡的果報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 繼...

你快樂嗎

你快樂嗎?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凡在三界裡打滾的,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裡面打滾,所有的家人呀,親人呀,好友呀...

【佛教詞典】四識住與七識住差別

【四識住與七識住差別】 p0466 大毗婆沙論一百三十七卷...

【佛教詞典】八萬四千塵勞

(術語)八萬四千之煩惱也,塵勞為煩惱之異名,以煩惱...

【視頻】《金剛經》王菲念誦

《金剛經》王菲念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平興寺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平興寺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