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必向外馳求,當知自性為主

憨山大師  2020/05/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不必向外馳求,當知自性為主

吾人多在學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馳求,當知自性為主,於此著力,不能頓見自性,當驗習氣厚薄,切磋琢磨,於根本處著力。譬如磨鏡,塵垢若除,光明自現。吾人日用工夫,最簡最切,無過於此。

故曰:學道之要但治習,習盡而性自盡耳。以其自性本明,更無增益,唯在人慾障蔽,貪瞋癡愛而為種子,沈湎其中,故為所困。是知困非窮困之困,蓋為惡習所困耳。

孔子曰:不為酒困。此特被困之一端,凡厥有生,所困非一。不為諸障困,便稱大力量人。

故學道人,第一先具勇猛根骨,如一人與萬人敵,大似李廣單騎,出入虜庭。吾人果於聲色貨利物慾場中,單刀出入,足稱雄猛丈夫。以此言學,但於不困處便見自性,非是離困之外,別求學知之功也。

所以禪家言立地成佛者,乃頓見自性而已,非是別有一佛可成。佛者覺也,即自己本有光明覺性。能見此性,立地便是聖人。

到此則不見有生學困知之異,始是盡性工夫。此性一盡,則以之事君為真忠,以之事親為真孝,以之交友為真信,以之於夫婦為真和。施之於天下國家,凡有所作,一事一法,皆為不朽之功業。所謂功大名顯者無他術,由夫真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憨山大師文章列表

《藥師寶懺》所說的十六種病與十三種藥

《藥師寶懺》中列述眾生無始以來有十六種病: 1. 貪瞋...

【推薦】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應道交

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我們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必須...

要隨緣不要隨習氣

學佛人最常用的一個詞是什麼? 不是阿彌陀佛,就是隨...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十方諸佛是在果地上圓滿了菩提心,我們業力凡夫是在煩...

既然理即是佛,我們與佛又有何區別

《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

不斷憶念你的清淨本性

在整個修學當中,我們透過佛法的修學,開始內觀,開始...

這世上誰能靠得住

親人能靠得住? 兄弟姊妹之間為爭奪遺產反目成仇,打...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覓

大珠慧海向馬祖道一求佛法,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用五色豆來補五臟

民間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的諺語,意思是說如...

造惡業不得果報的兩種原因

《大乘起信論》說:修習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

極樂世界的池水莊嚴

我們看最後一段,莊嚴的第三段,池水莊嚴。 戊一、總標...

比比誰更有「道」

井陘縣信外道門的很多,我講經的時候,他們的大老師,...

我不施捨錢財,錢財就會捨我

【原文】 明湖州徐汝輝,富而好施。時杭州重建戒壇,所...

《六祖壇經》慧能詩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心的覺悟

佛陀時常教育我們要活在當下,而不是沉溺於往昔回憶,...

永明延壽大師日定108件佛事為常課

延壽大師在常住永明寺期間,常為七眾弟子授菩薩戒,日...

四種人的苦與樂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之...

龍樹菩薩與《華嚴經》

談起《華嚴經》我們還得了解龍樹菩薩的功德。龍樹菩薩...

一句惡語種,世世怨仇果

遠離粗言,粗言這口業就是粗惡的語言。我們在身、口、...

狗轉人身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好,各位有緣吉祥。 歡迎大家來到道場白...

用恆河水洗澡

羅閱祗國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兒子長大後問母親:我...

心律法師:不要自尋煩惱

週一,孩子賴著不願意上幼兒園,蕭蕭好不容易才哄著送...

淨業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問: 淨業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嗎? 大安...

飲酒而不加節制,德行會越來越差

【莫飲過量之酒。】 這個莫字,就是勸我們這些事不可以...

【佛教詞典】舜若多神

舜若多,梵名 ?ūnyatā,巴利名 Suatā,意譯為空性。...

【佛教詞典】邪行所作瑜伽壞

【邪行所作瑜伽壞】 p0673   瑜伽二十八卷七頁云:邪...

【視頻】懺公上人《寒笳集節要》

懺公上人《寒笳集節要》

【視頻】緬懷妙德老和尚

緬懷妙德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