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土這個法門最直捷、圓頓

淨界法師  2015/11/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土這個法門最直捷、圓頓

佛陀施設教法,我們可以分成「實法」跟「權法」,好比我們今天要過河,河的彼岸是我們的目標,但是我們要到達彼岸一定要假借坐船的方便,雖然這個船本身不是彼岸,但是它能夠引導我們趨向彼岸。所以,在整個修學佛法當中,選擇一個契理、契機的方便法門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你沒有方便法門,你就不可能趨向於真實!這個地方是說「方便有多門」。

我們在選擇之前,應該要很理智地來抉擇,哪一種方便法門對我們是特別的適當。第二段就把這些方便法門作一個全面性的比較。

第二段「別顯淨宗」分成二科,先說明淨土的橫超殊勝:

別顯淨宗─淨土橫超勝─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在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教法當中,他開設了無量的方便,假設我們今天要選擇一個方便法門,它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個,必須至直捷。就是我們已經對於三界的生死產生畏懼,不想一次又一次地流轉,承受這些老病死的痛苦,我們希望「拚個今生永做閑漢」,所以我們今生要離開三界,必須是一種最快、最直捷了當的成佛法門。

第二個,必須至圓頓。我們不但希望修行的時間短,也希望它的功德特別圓滿,是一佛乘可以直接趨向佛道的,而不只是人天果報或是二乘的涅槃,是一個成佛的修行法門。

我們今天對方便法門有兩種要求,必須是直捷了當,今生能成就;而且所成就的功德,是圓滿的佛道。如果要滿足這兩個條件,就是以念佛的方便而求生淨土,這個法門是滿足直捷、圓頓這兩個條件。

在方便法門當中,智者大師匯歸成兩種所觀境:

第一個,就是選擇「聖道門」。這個聖道門的所觀境,是一種「我空、法空」的真理,所以智者大師說這叫作「無相行」,就是你的內心以「空性」為歸依處。行住坐臥,恆觀無性——不管是吃飯、睡覺……,內心安住在畢竟空的體性當中。但是這樣的方便會有三個問題:

一、就是你內心這種「有所得」的明瞭的心,要趨向於空性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有煩惱,煩惱跟空性是互相排斥的,所以你要趨向空性,煩惱不同意,煩惱會障礙你。你的情緒──貪慾的煩惱、瞋恚的煩惱,有所得的這些嫉妒、高慢心,它會障礙你趨向空性。

二、罪業也會障礙你,我們無始劫來所造的這些殺盜淫妄罪業,它跟空性的體性也是相排斥的。當這些罪業現前的時候,你也是作不了主的。

三、我們這個果報體,色身有老病死的問題,身體的衰老病痛,乃至於死亡,也會障礙我們趨向於空性。

所以,假設我們今天以自力的法門,完全靠自力趨向於空性,有煩惱障、業障、報障三種障礙,「譬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只要稍微地疏忽,就很快退到原點。

如果我們選擇的所觀境是「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以阿彌陀佛的功德為所觀境來當作我們修習止觀的所緣境,因為有佛力的加被,我們仰仗阿彌陀佛的攝受而求生淨土,在淨土的殊勝環境當中再來修學空性,這樣子的修學,蕅益大師說「譬如順風之舟,疾到岸矣」,就是這個船是順風的船,很快就能趨向於空性,趨向於涅槃。

所以,剛開始修學佛法,你要很冷靜地選擇,你到底是以「空性」為所觀境,或者是以阿彌陀佛廣大的功德為所觀境。而這兩個不同的所觀境,在你的成佛之道當中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相貌。這是我們必須要加以抉擇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沒有功夫的人,在緣上要注意

我們現在有的人,你不要認為你家裡的條件有多好,又有...

十二因緣法

作為修行人應當知道十二因緣法緣起法的真理。我們生命...

念佛法門只是老太婆修的嗎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生問題,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善巧導淨土,妙驗西方路

沈中旭。字啟白,江蘇吳縣人,年少時個性豪放不拘小節...

信願持名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一個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裡面,有願力在...

八個修行中「錯上加錯」的問題

人犯錯很正常,因為聖人給了我們理由,那就是:我們不...

怎樣選擇四十八願中與自己相應的願

問: 經過師父的分析、解釋四十八願,弟子對彌陀的功德...

在家居士可以常替亡者助念嗎

問: 在家居士,可以經常替亡者助念嗎? 大安法師答:...

【大藏經】【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淨土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願。 不疑之謂信,苟有疑...

靠自己的觀照力消滅掉

講一位公案。有一位上師,他在外出的途中,救起了一隻...

妄想就像工畫師,畫你來生的相貌

我們上一堂課強調了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為什麼我們會...

正釋四念處

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

印光大師在報國寺閉關的故事

面對佛教衰微、人倫敗壞,天災人禍頻繁,人民水深火熱...

善待每一位眾生,不論貧富與貴賤

從前有一家專賣高級點心的鋪子。有一天,鋪子裡來了一...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第一,人身難得,要求究竟的解脫。...

印光大師: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淨土還難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當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禪門公案:誰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廣德周禪師,承繼青原行思法系,是...

理想的美容方法

禪與美容,人們大都認為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說起...

對別人產生反感厭惡,是我們過去的惡業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折射。佛教中說,依報隨...

印光大師:為在家弟子略說三皈五戒十善義

(本文摘自《印光大師文鈔》卷四) 悲哉眾生!從無始...

真正的慈悲是沒有分別心的

從前,一個名字叫長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個小村落中,長...

赤裸裸地來到這世間,亦兩手空空的離開

《四十二章經》中,佛說: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

不退心

過去有一個人,雖然沒有人開示他,但因為受世事的折磨...

經常念佛的十大好處

(一)未進入佛門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經常口念...

【佛教詞典】淨印法門經

凡十八卷。宋代惟淨譯。又作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教詞典】血脈

指師徒之法門相承,而以人體之血脈相連比喻之,表示不...

【視頻】淨界法師《覓心了不可得》

淨界法師《覓心了不可得》

【視頻】什麼是開光

什麼是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