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堅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

淨界法師  2017/10/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堅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

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動)

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就沒事的,五陰身心它可不會放過我們的,因為過去我們跟它打成一片,太熟悉了,你對治它,它肯定要反彈的,真妄交攻,所以才會有五十種陰魔。那怎麼辦呢?你不要亂動,不迷、不取、不動,你不要亂動它就消失掉,你一亂動你就完了。五陰的魔境要的就是你亂動,一念妄動全體殘。那怎麼不亂動呢?我們看看(下面)這個道理是怎麼說的。

客不成害: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消釋:然彼諸魔,這個魔有二方面來說,第一個是什麼?你的冤親債主。他不會放過你,過去生我們對不起他,你現在想要往生淨土,他不同意的,這是一種魔障,冤親債主;第二個:大力鬼神。魔王當然不會親自找你,他根本不把我們當一回事,他派他大力鬼神來干擾你就夠了。

這二種人看到你在那個地方念佛,要求生淨土,心情大怒,非常生氣。但是有一個地方我們要知道:他生氣是他生氣,彼塵勞內,我妙覺中。誒,他安住在一種生滅顛倒的妄想當中,我們安住在清淨的妙覺心中,咱們二個是不同的道路啊,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這地方講出一個譬喻:如風吹光,如刀斷水,第一個風跟光的譬喻。你看風吹來吹去,光明會動搖嗎?當然光明不會動搖嘛;如刀斷水,刀可以把水斷掉嗎?斷不了。所以說,真跟妄是不能夠接觸的,他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心,這二個是二碼子事。

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消殞,這又講到另外一件事情,不但是各走各的,而且還邪不勝正。怎麼說呢?佛陀說:我們修止觀的人就像熱湯一樣,魔王、冤親債主活在妄想當中,他就是種堅冰,諸位你想想看,是堅冰把熱湯消滅,還是熱湯把堅冰消滅?當然是熱湯把堅冰消滅,我是熱湯,你一靠近我,你就融化,這是邪不勝正的道理。

所以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所以這個魔王、冤親債主在那個地方很生氣,但是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他只是客人,客人就是他沒辦法主導我們,真如本性充滿了正氣,活在妄想是幽暗之氣,他怎麼能夠干擾你呢?但是他不能干擾我們,的確我們看到很多人,被魔境一干擾的時候,真的退轉了,那怎麼回事?看下一段。

迷亂由主: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原來不是冤親債主破壞我們的戒定慧,會成就破亂戒定慧,是我們的主人,迷惑顛倒了,客人才有機可乘。你自己顛倒了,你不堅持真如,你從真如當中退出來活在妄想,他才有辦法對治你。

我們在正念真如的時候,活在光明當中,黑暗不敢靠近;但是你一離開光明,黑暗就進來了。所以你不能離開三寶,離開三寶你就完了!你說:修行很辛苦啊!你不修行你更糟糕,問題在這裡,不是說修行很辛苦,你難道還有其它選擇嗎?你修行,這個光明是把你保護住,外面很多魔王,恨不得你趕快出去,你一退轉,魔王就把你抓住了——等你很久了!

所以你那個主人,你不能迷惑啊,你一迷惑,你的光明消失了,魔王就有機可乘,所以我們自己是自己傷害自己,他才有辦法。那怎麼辦呢?看下面。

悟則必勝: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所以我們在面對魔境的時候,你肯定在修學過程當中,打了妄想,沒關係,趕快把正念再提起來,安住在禪那當中,安住在真如心中,只要我們的心中,保持一念的覺悟而沒有迷惑,魔王是無奈汝何的!

前面說過,他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如;他是黑暗,你是光明,他怎麼拿你有辦法呢?

所以我們不斷的堅持真如,五陰的魔境慢慢慢慢就被光明所消失了,魔境都是屬於幽暗之氣,我們真如是屬於光明之氣,所以時間久了自然自動消失,它怎麼敢留下來去破亂你的禪定呢?

我們會被魔境所干擾,表示你沒有堅持光明。所以很多人說:為什麼有黑暗?因為你沒有堅持光明。你堅持光明,黑暗就消失掉。我們打佛七的時候也是這樣,你看有些人念佛的時候,念了三天,誒,他就上路了,他佛號念得非常好;有些人念了三天,心中還是亂七八糟。你說:我妄想很重。這不是理由,這跟妄想重不重沒有關係,每一個人來打佛七妄想都很重,哪一個人妄想不重啊?關鍵於是你有沒有堅持佛號,不是說妄想重不重,你堅持佛號,佛號是清水珠,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你堅持佛號,妄想就消失了。所以打佛七,看誰能夠上路,就是誰對佛號的堅持,誰對佛號的皈依心強,誰就上去了。這個真如本性的道理也是這樣,你要堅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掉。不過那一份的堅持是來自於勝解,你要如實的了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妄想起滅不停,正是輪迴生死根本

佛言:見性學道難,盡世修行如毛,見性如角;今之學道...

念一佛名,轉換百千萬億之塵勞雜念

疏文: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報恩經》裡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寶,要滿眾生...

放下執著本性自現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度眾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

為什麼不講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彌陀佛

問: 佛既然心作心是,為什麼不直截了當講念自佛,即...

日常生活中要怎麼用功

倓虛老和尚在講《楞嚴經》的時候,他在期中考時出了一...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感應

大乘佛法的一個觀念是這樣,諸位要知道,你要修圓頓止...

「不捨一法,不受一塵」該如何理解

問: 師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經義,「佛氏門中不捨一...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福報大的人,做事情就比較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跟福報大的人一起出...

離了妄想,你在什麼地方

初發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說你們這...

臨終開示的技巧

還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們常常會勸臨終人萬緣放下...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普天之下,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都是為了一個利字。...

錢怎麼來的,就會怎麼去

上次師父講了一句話:很多東西都有個定數啊。這就是天...

「隨緣」與「攀緣」本質上的不同

問: 隨緣與攀緣如何解釋? 大安法師答: 這兩個概念有...

慈舟法師《八大人覺經淺釋》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但是歸依了...

佛開示外道與邪師的辨別法

《佛說金剛心總持論》: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三十六種富貴之人的心相

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說:「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

會說話的兩頭瞞,不會說話的兩頭傳

信者,在佛家講就是不妄語--不說虛妄語、說話真實有...

釋迦古佛示現的啟示

釋迦牟尼佛是古佛再來,在娑婆世界這一期的示現中,他...

不為美食所欺

在王宮裡,養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鳥。這些鳥是要做什麼用...

在家庭工作中修行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屬,當以勤心照顧店舖為事。所言修...

慧律法師:在家眾要怎麼修行

什麼叫做修行?現在說在家眾三點: 第一,要守我們的...

能夠這樣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脫死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辦,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門。因為念...

家庭助念,讓姥姥那朵蓮華盛開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愛的姥爺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內,...

【佛教詞典】生死際

(術語)對於涅槃際之稱。生死涅槃之二際,無二無別也...

【佛教詞典】緣無覺

【緣無覺】 p1301 瑜伽六卷六頁云:復有難言:若過去未...

【視頻】天童使--紀念臨濟宗第四十二世修祥長老

天童使--紀念臨濟宗第四十二世修祥長老

【視頻】可怕的肉食

可怕的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