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淨土十要

2017/09/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三講)

各位,大家上午吉祥。今天是我們進入四月份的學法期,今天是淨土十要《彌陀要解》之第二講,總的來講是《淨土十要》的第三講。要告訴一下大家,這幾次的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剛才在念到無上甚深微妙法,說盡形壽皈依法,願解如來真實義。那麼所有的這些法義呢,在我們這幾堂課裡邊,就是蕅益大師講的已經淋漓盡致了,但是我們能不能學的圓滿無漏,這就要看大家的,一個是我們的發心,大家要認真聽,要清淨地來領悟;二一個看我們的因緣,個人的善根。

上一講的開始呢,可能我們有的已經聽起來就覺得有一些澀。可是這部《彌陀要解》裡面,後面講到前面的這一大段,就是從我們今天開始,後面講到的五重玄義是特別重要的。所謂蕅益大師把這個《阿彌陀經》發揮得能夠這樣的稱性淋漓的話,主要的內容就體現在五重玄義上,所以非常重要,想學法來講,大家當作修行一樣來聽。因為什麼?就法來講的話,我們一提到,你比如說我們上一講到: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最後八個字:將釋經文,五重玄義。所以說馬上要開始講解經文之前,我們先來學習五重玄義。可是你看到了嗎,就是:將釋經文,五重玄義。就是這個話其實說的很自然,沒有怎麼隆重的說或者特別的指。

為什麼呢?一提到五重玄義呀,就是在古來大德聽法信眾,就是不管講的和聽的,這都是非常最常規地學習一部經典的一個前行,一個概括。也就是步入經文之前,很有必要地把這部經典的總綱,從各個方面,比如說這五個方面,來有一個核心的了解。所以那會兒的人一說將釋經文就知道,將釋經文之前五重玄義,就四個字,大家都心知肚明說,必須要講了,先開始學了。那我們現在的話,有時候就是一聽到這麼個詞兒,那都覺得說這是不知所云,或者說被這個玄義就給嚇退了。特別是我們在家的居士來講,覺得這是應該是法師才懂的這些名相,我們嘛就是說反正什麼也不懂,就會念佛就行了。你要不懂這個《阿彌陀經》,特別是五重玄義的內容啊,確實念佛這個事就幹不了,幹不好。所以說我們一定要這次學習《彌陀要解》呢,把這五重玄義本身,和五重玄義對於《阿彌陀經》的講解的內容要弄清楚。不要覺得說這應該是出家法師才懂的名相,那我們在家居士就不必了。甚至有時候覺得,在法師裡面來講也覺得說,如果不是常要講經說法或者講開示的話,就覺得這就是講經說法的能夠稱之為專業,會講就可以了,不是這樣子的。

為什麼說五重玄義非常必要,並沒有離開我們通常的簡單的生活中的學修狀態。你看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對於問題,經典法義的受持,為什麼動不動就來問呢?說我讀這個經行不行?我現在這個事兒念那個經好不好?或者說學完經了好幾部了,又不知道怎麼修。修的時候呢依著這個法門,也不懂得怎麼堅持,這個經典的利益是什麼,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都是因為不懂了,最後才守不住一個法門一部經典嘛。所以說從這點來講,你看當時釋迦牟尼佛每講一堂法,一次法會,那麼當場就有那麼多的人證果,那就說明他就聽這個法這個經就可以了,就修行成功了,不是說那麼多的經典都要面面俱到地去學的。特別是我們現在的話,你說有時候雖然也在提倡大幅度地閱藏,當然這非常好,功德殊勝。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的教法太衰了。但是我們要知道從修行上來講,你想,一堂法就度那麼多人,百萬人天,那就說明他就聽這麼一句,甚至一段就成了。但是我們現在為什麼呢,就是這個核心眼目最後弄得搞不清楚,弄得七拼八湊的,不知如何是好了,這不是問題就來了嗎,所以就是因為不了解。

如果我們能夠把一部經的五重玄義了解,那麼這部經的全部風貌大概就可以瞭如指掌,就可以總持不壞了,對於這部經典的見解,整個佛法的根本,你就心裡有數了。大乘佛法的核心,它的法門的這個功用,你怎麼來修,它的核心就是根本的原則在哪裡,我們都可以了解,在這五重玄義中。所以有時候真的還懷念古來大德,曾經的我們的過去世吧,一生一世流落到現在。那會兒講經說法都有這樣的方軌,可能我們現在就是緣分太淺了,所以能夠在這兒來聽,這也算是莫大的福報了。因為沒有法,離開法我們就不在修行狀態,修行的狀態就是要憶念法嘛。你法不在心中的時候,肯定就是煩惱在心中,分別在心中,或者說茫茫然的無記,天天這樣的活著,這都在耗損我們好不容易輪迴中這個機會。那現在很多時候我老是在說這個,也是說的多了也不太好,但是老是很多時候都是主題講座,哪裡有能夠說這樣熏進來這樣甚深的法義,熏的種子不夠,那麼你開發的智慧的機緣就不多。所以就形成我們現狀了,就是花邊佔為主導,但是核心的這個義理,甚至不要說我們去領悟去聽聞了,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回事,不知道說原來佛法講的是這個。

所以古德的方軌,特別是在佛教中曾經講法最為著名的,有一個宗派叫天台宗,天台宗可以說是講經說法而著稱的代表,所以通常我們把它也稱之為叫做教下。你看禪宗就是悟這個心,那麼教下呢就是從這個教上去領悟,宗門呢是從這個教外別傳裡去悟。那麼因為天台宗,組合了一套智者大師為首的修行成功的路子以後呢,他留下了一個合理而且有操作性的次第。這樣去學法很嚴謹,又非常圓融靈動。所以講法這個事,很多是以這個宗派當時呈現的多,呈現的多了,他老做這個事,慢慢不就經驗豐富了。經驗豐富了,而且他對講法的程序也慢慢地形成這麼一個套路了,就形成了五重玄義,先來在講經文之前做一個交代的風格和方式,五重玄義。你看天台宗講的大經《法華經》,包括講《楞嚴經》,都前面用這五重玄義風格。

那麼什麼是五重玄義啊?這是我們第一個了解的內容,什麼是五重的五?是哪五重?一個,解釋這部經的名稱。二一個,顯示這部經的本體,所詮的經體。什麼是體呢?就是它的終極道理,就是學這部經,這部經它當下所依附的是什麼的境界、真理,這叫顯這部經的經體。第三個,明宗。明白這部經的修行宗旨,怎麼修呢?你教我修那你得教我一步一步地走,記住條件,怎麼樣去操作,如何去堅持,這就叫宗旨。那麼我付出了這麼多,總得給點回報吧,修完了以後能產生什麼樣的必然的作用,就叫做力用,力量的力,有什麼力量,產生什麼作用。既然力量作用,那麼區別這部經是什麼情況下說的,在教法中它處於什麼位置等等這些,就叫做判教,判教就是試圖給定位的意思。

釋名,顯體,明宗,論用和判教。大家不要覺得這些名詞很教條,其實這個很有真實的生活力。我們首先來看,為什麼你想想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中,他每一部經典都有名稱啊?那當時我們學習,你邁入佛法怎麼邁入的呀,沒有善知識給你引路,沒有告訴你說你應該看哪個書,佛說的哪個經你多去讀一讀誦一誦,哪個人沒有這樣的機緣啊,不是從這麼過來的?所以這個就叫做有所見聞的時候,就叫做名,這部經典它有名字。那麼有了名以後,這個名這個文字下面一定有他所要詮釋的法呀,他想把這個聞名,由聽聞這個名而理解以後,慢慢顯出來的這個道理,讓這個法體顯現就叫顯體。那麼一部經典裡面,一定有他主要推動的核心的修行方式,從因到果怎麼成就,這就是宗旨。從因到果怎麼成就,成就了以後他不但能夠讓自己排除迷惑斷惑證真,而且還能夠利益眾生,這不是它的用處就出來了嘛。那麼這個用處出來了以後,算是在法上有這樣的一個成就了以後,那麼這個經在整個釋迦牟尼佛說的一代教法中它處於什麼地位,是在哪個層面講的,由於它的修行方法,它所到達的目標到底有多高妙,那就說明它在這個裡邊的地位是怎麼樣的。

所以打個比方吧,就是說解釋經名就好像我們說知道一個人叫張三李四,就比如說我吧,你們把這人當做一個經,要在我身上看五重玄義:那就首先釋名我叫宏海,那麼顯體知道名以後我長的什麼樣呀,高矮胖瘦你才能知道我是這個樣子的。什麼叫做明宗呢?就是你如果不明白這個宗,你得知道他是幹什麼的呀,我是一和尚,天天是要說法修行的呀,這就叫職業,你要知道他以何為職業,這就叫明宗,他以什麼為宗旨。那麼你知道這個職業以後,你還得知道他的力用,能達到怎麼樣的一個什麼呢,這個職業能收入多少,我的收入就是法喜充滿。然後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生活水準呢?貴為三寶,就是這樣,這就是力用。自從當了和尚,袈裟一披身,他就能夠到這樣的地步。那麼判教就是你的生活水準在當下處於什麼水平。這個人是叫什麼,長什麼樣,以何為職業,然後怎麼去過日子,最後他在這個整體的社會背景下他是什麼階級,就這樣。這就叫一部經的五重玄義。所以不要一聽玄義,就覺得就玄的這個我玄不進去,就這麼簡單,其實就是讓你提綱挈領地去了解一部經典。

那你想如果我們這個學通了以後,你還要問說師父這部經是什麼意思呀,講什麼的?它就是講讓你往生的呀,這部經以什麼為宗呢?信願持名為宗呀。那我學了這部經我能幹什麼呀?往生以後能得到什麼好處,生活水準是怎麼樣的?圓證三不退呀,一生補處,這就是它的力用。那麼讓一個凡夫就能夠直接往生,圓證三不退,可見這部經在這個佛陀教法中的地位有多麼棒,所以它就是圓頓之法呀,屬於菩薩藏所攝,不是聲聞藏,不是小乘是大乘,究竟之法。所以我們首先了解什麼叫五重玄義。玄義就是說這個經中的玄妙之義,提示在前,給我們發揮解釋這個經的總綱。那我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我們學五重玄義,至少你要達到這三個效果。什麼效果?第一個提綱挈領,你有這個能力。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說待會兒講到經文以後,入了經文以後,雖然一堂又一堂,幾句幾句這樣講下去,但是你不會亂。你不會說講著講著就講到就跟神遊到外邊一樣,收不回來了,都不知道講哪兒了,講到幹什麼呢?你的核心知道。我們雖然一直在講,但是我們講的名字是什麼?是什麼個樣子?將來要達到什麼效果?都在裡邊,一直講的途中,就必須體現這些。

所以你看這《阿彌陀經》還算短一點的,那有的大部頭經典的話,你沒有把五重玄義提前這樣抓緊,就是都沒有把這個綱給抓住的話,那網就撒出去就收不回來了呀。很多時候,你看現在講的時候,就談著談著就泛泛地談走了,所以第一個是提綱挈領。第二個,都是我自己總結的,就是說用詞上不可能像蕅益大師這樣的精準,就是統籌見解,統籌我們對這部經典的見解。為什麼?因為一部經典呀,每部經都有無量義,每句話都有無量義,佛說的。但是他的原則還是統一的,你看上一講的時候就說到了:橫看成嶺側成峰嘛。到底這個峰和嶺怎麼統一呢?它肯定都是廬山吧。那如果你說這個峰和嶺都不是,說峰或者說嶺都不是廬山的時候,肯定你就錯了,你不能出廬山這個概念。

所以來總的把控這部經典,不能夠亂講,有的人亂講。我們呢也不能夠亂學,你必須照著佛、菩薩和祖師的這樣去學,不能夠照著自己的說,照著自己的說那麼就完蛋了。所以你看五重玄義,一旦這個鐵板定這個見解的話,那麼以後我們再一聽就知道說,他對這部經的理解,他這樣講對不對,就知道錯在哪兒,哪裡不如法,馬上就知道,所以這就是可以統籌我們的見解。特別是從這個顯體上面,今天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顯體。第三個就是楷定根本,你比如說我們這部經典叫大乘經,那麼一切的大乘經典他的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呀。佛佛道同,法法一味嘛。比如說我們後面會講到他以什麼為體,如果你這個體不一樣的話,那就說明佛法就成了兩樣佛法,不是一樣的佛法。那就體會不出來歸元無二路了呀,所以你看印祖在盛讚淨土法門的時候都會說,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這個法界就是這裡楷定的根本,一個法界,一個實相,這個你要抓牢了。這三點就是我們學習五重玄義要達到的效果。

那麼我們今天開始,我不知道你拿的法本跟這個一樣不一樣,有的可能是拿的這個,我的在十三頁,大家翻到《彌陀要解》的「將釋經文,五重玄義。」開始。

我們先看五重玄義的第一,釋名,就是解釋這部經的名字。我們看來要解的論文,第六頁,咱們這兒發的這個法本在第六頁,找到了沒有?我們來看:第一釋名。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也。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

廣如台藏所明。就這一段我們先來講,大家來看。你看讀這一段,哎呀我就在看的時候也真的是佩服。其他的不說就說這「佛者」來講吧,你說開始我講經那會兒,就光這個「覺」,我參照界詮法師的講的,光這個「覺」我們至少也聽了八百回了吧,大概太多了。但是蕅益大師這裡就是這樣的乾脆,乾脆利落,你看沒有一點兒拖泥帶水。首先說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那佛說阿彌陀經,前面的佛是誰呢?是釋迦牟尼,由釋迦牟尼佛是為能說,後面的阿彌陀佛是為所說的人為名。這倒是有一個疑點,明明是佛為什麼說是人呢?因為佛是究竟圓滿之人嘛。佛是成佛的人嘛,人是沒成的佛嘛,人佛是一味的。另外一個,因為他示現為人呀,那佛一定是能夠示現整個正報依報,一切法界的所有法他無所不現,但是他與我們,這個法現在在哪裡流通呢?在人道流通呀,大家我們這夥人都是人呀。我們一起以人的這個生命這樣的一個狀態,來學習人中流通的這個超越之法,那他必須說示現成一個人。所以這裡才說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就這個意思。那麼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釋迦牟尼佛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這個我們不知道呀,是他老人家有一次在講《悲華經》的時候說出來的。因為什麼呢,他多次來這個娑婆世界呀,在律典裡邊也講到他說我已經來娑婆世界多少次了?八千往返,就來度化眾生,而且還是生在五濁惡世。五濁我們都講過了,總歸就是煩惱得不行了,讓你的煩惱成為你通身的一個生存狀態。

始終千萬百計地讓你不能夠學習佛法,或者沒有時間,或者沒有發心,乃至學習又理解錯誤,始終不能夠圓滿,這就是五濁惡世。統而籠之,它就是障礙,濁嘛,濁就是堵住了嘛。就跟那濁水,一攪攪混了以後,你雖然身在其中,你什麼也看不清楚,而且都歇不下來,一直在這個漩渦中。所以在《悲華經》裡面講到,說釋迦牟尼佛的這個大願,他發了五百大願當時。我們現在覺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因為他的四十八願度眾生的這個設機製太為殊勝巧妙了。那如果說悲心來講的話,釋迦牟尼佛一點兒都不差呀,甚至更甚。為什麼?因為當時,釋迦牟尼佛當時叫寶海梵志,就是一個修行人他叫寶海。那麼他心裡非常難受,為什麼呢?因為很多菩薩雖然生大悲心,但是他不願意去五濁惡世來度化眾生,他嫌這個地方太難度了,你看逼得祖師們寫《勸發菩提心文》,就是觀眾生難度,還不生退卻之心嘛。其他的都不想來了,只有釋迦牟尼佛不嫌棄,在人壽百歲的時候來。所以他老人家來說阿彌陀佛的這個經,也是因緣早已注定就是這樣子。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寶海梵志他當時是誰的大臣,叫做無諍念國王的大臣。

那麼這個無諍念又是何許人也呢?就是我們現在今天講的主角阿彌陀佛,過去世的一生。他當國王的時候呢,這個寶海梵志就很巧妙的勸這個無諍念國王,讓他發願發菩提心,發願力構建淨土。就這一宗的事兒,你看就導致因緣相續中成了《佛說阿彌陀經》。因為這淨土法門就是當時,寶海梵志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嘛,他勸阿彌陀佛的前身無諍念國王去發這個菩提心構建淨土的呀,所以緣起就是這樣的。在這裡才叫做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是這麼個因緣,大家知道一下。佛,那我們就知道你看這是講到的是以先覺覺後覺,釋迦牟尼就是能仁的意思,就是慈悲,釋迦就是慈悲的意思,牟尼就是寂寞清淨的意思,就是沒有那麼多的煩惱了,清淨了,寂寞。能仁就是慈悲,其實就是悲智的意思,那麼具足了這樣的功德,以先覺覺後覺。其實先覺是什麼?先覺就是自己先覺嘛,後覺就是令他人也覺嘛。那麼一直到無法不知無法不見,就沒有一個東西他不覺的時候,不是就覺行圓滿了嘛。所以大家想想,其實真正自覺來講,什麼叫做自覺?你想想如果我自己覺悟了的話就沒有誰了,你看我覺悟了的話就沒有什麼呀?沒有我了,自覺就是無我相。

什麼叫覺他呢?就是無人相。什麼叫做覺行圓滿呢?就是無眾生相壽者相。所以你看所有的經典就在闡述這個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然後還能夠假名我相人相去度眾生相,這就叫無法不知,無法不見。因為他沒有無所相無能相無知相無見相,所以才能無法不知無法不見。我們現在就是一攪,攪得這個分別心知見相出來了以後,回不到本源的智慧中。所以大家要對這個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不要落到教法上,我們要把它悟起來,要跟他形容的描繪的這個法要相應。怎麼樣才能跟這個無法不知無法不見相應呢?我們現在就都穩穩地坐在這裡,怎麼樣跟這個無法不知無法不見相應呢?我們今天在學習這個《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今天這是第二講了,講到此時此刻要釋名了,釋迦牟尼佛,講他的這個概念,講他的這個覺悟,講他無法不知無法不見。

那麼我們就要知道,就此時此刻,釋迦牟尼佛全部悉知悉見,就在當下,他是明明白白的,而且我們說的時候他正在已知已見。你就要跟他跟這個法跟這個狀態去相應。現在在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的法座前,他們正在議論,跟一群這個清淨海眾說:哎呀,在娑婆世界,有一個國度叫中國,有一群人在這個首都北京,這會兒還可以他們混到一起了,正在學習這部《阿彌陀經要解》。我們就同步在這裡,你要相應到這個阿彌陀佛,也是無法不知無法不見,現前見。那你想,有時候我們都不知道學了這麼多道理,這個道理就用在現前中,你能夠始終這樣的話,你還怕不成就嗎?你還怕來?你不要說下三惡道,你人天你都不來了。為什麼?因為攀上高枝了呀,你總是跟佛的無法不知無法不見去相應。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就是真的跟看電影一樣,我們現在的妄想中覺得有人,這個劇中人有劇情,在穿插轉化,什麼電影裡邊說二十年前,或者一個片頭一轉,又是五十年後,不是常有這樣的情節嘛。但是人家佛就跟看電影一樣,從始至終一場戲他看的一目瞭然,這個角色今天怎麼樣,明天怎麼樣,最終結局怎麼樣早就知道,這就叫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佛的功德,這是講釋迦牟尼佛。

我們再來看:說者,悅所懷也。悅是什麼?就高興,直暢本懷嘛。為什麼呢?大家看: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這個解釋是非常的見解高的呀。你看,就是佛以度生為懷,這個我們好理解,為什麼說眾生要成佛的根機熟的時候,才講這個法呢?即生就成就啊,這才是佛直暢本懷出世的根本情懷,叫悅所情懷。大家想佛是幹什麼的嘛?我們作為一個修行人,從沒有學佛之前那樣的活著,到我們突然有一天善根顯發開始這樣的信仰。那麼我們知道說,我們從凡夫至菩薩,所有的生命意義,假如果沒有淨土法門,就是輪迴中去修行吧,那一生又一世,我們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呢?真的不是吃喝拉撒,也不是名聞,不是這個名利,就是成佛度眾生,就得把心攀在這個上面。那麼唯一的道人就這兩件事,那麼佛已經成佛了,第一件事情完成了,圓滿成功了。那麼就剩下第二件事情,就是以度生為懷,這又是需要我們來相應的一個法呀。你看說令一切眾生入佛知見,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生生世世,一生一世的以因緣為這個命來度化,把這個塵勞巧做佛事,他每天都是這樣子的。

你想想我們的心力都想都不敢想像,因為你們設想一下,如果你們身邊有佛菩薩示現或者住世,那麼在日常的生活因緣中,在這種我們說了不可思議的感應裡,在這個修行的精進的道路上,他一直都在成就眾生解脫。就是他所有的目光投向,和親力親為,都是為這個。你想我們呢,我們現在一天生活中,多多少少有一點修行或者有一點正念,都覺得已經很不容易了,甚至這個全部的這個力量集中起來,那麼也就修個幾座法,念個多少佛嘛。這都覺得艱難得不行,很難堅持,一不小心就達不到。可是佛他住在這個大禪定大智慧中就不斷,不斷地把眾生解脫作為他全部的工作,全部的當體的價值。所以你看這個心量這個智慧,我們能想像來嗎?就只有去相應,以信去相應,叫做以度眾生為懷。那麼眾生成佛的根機熟了,那麼他就來說法。他絕不會像我們說,有時候無聊了,修著修著累了還得跟調琴一樣,緊一會松一會。或者說修的不行了,還得在生活中再去投入一下,麻痹一下,才能歇一下,轉過頭來再做。他沒有,念念都以度眾生為懷,念念都推波助瀾的,想方設法地讓一切因緣人中,全部成就佛道,沒有一會不這樣。你說我們現在累都累得不行,想一想都累。可是他老人家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智慧和功德圓滿。任運,先覺後覺,覺行圓滿,已經任運了。所以說這樣的話,他的出現就是這個眾生的機感成熟了,特別是這麼一場重要的法會,一定是因緣成熟了才能都夠承辦。那我們想想這個因緣成熟了,我們就是要從佛感應到我,從我直通到佛,這個因緣成熟我們一聽好像說哎呀,為說難信法。

你看: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那我們就會覺得,這個《阿彌陀經》的當即者是誰?舍利弗啊,一定是舍利弗呀,目犍連呀,後面還會講到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常精進菩薩,一定是這些無量諸天大眾俱,他們的機緣成熟了,佛才講的這部經。這就是我們又心量太窄了,太單調。你看這又可以相應,在佛的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中,他在彼時講《阿彌陀經》的時候,其中不要忘了,也包括我們現在所有在坐諸位的機緣成熟了。你不要以為我們現在跟當時的法會一點都不搭嘎,它完全是是同步的。只不過在我們的因緣法中,我們這個時空隔礙中,好像一個是主會場,一個是分會場一樣。所以講這部《阿彌陀經》,他在說《阿彌陀經》的時候,說明我們聽《阿彌陀經》,學《彌陀要解》,這個成熟它也不是一般的成熟。

所以大家在這個上要非常的歡喜和自信,因為我們成佛的機熟了,就好不容易,雖然到末法時期了,它就是熟了。這不開玩笑的,不要不知趣地說,覺得開玩笑,這麼讚歎一下,不是這樣子。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就是說在這個地步下才說的難信法,令究竟解脫,為一切世間說是難信之法。難信嗎,為什麼難信呢?我打個比喻吧,你看為什麼有時候,現在我身為一個出家人,有的雖然不太懂佛理的人,但他見了這個形象都覺得哎呀,這個出家人他很自在,每天應該很好。其實他也不知道我的苦,我也在受苦。但是表象上就覺得說,哎呀,太自在了,你怎麼能活成這樣?我多麼嚮往,等我退休後也要到廟裡,怎麼怎麼樣,就又開始了。但是我給他講我為什麼出完家,最終我的目標要什麼的,他可能就心就跟不上了,他只能跟著說,你這個遁入空門,這個了了這個世俗,到天下名山僧佔多的這個紅塵之外一樣,就好像享受去了。可不知道他得苦修要成佛,說我要得什麼果呀,要了生死要成佛道。他聽這個的時候,他就沒感覺了。

為什麼?他不信有這法,為什麼不信有這法,他因地的那個狀態,他沒有相應,所以果上他也不信。所以為什麼說叫難信法,得究竟解脫呢?人家阿彌陀佛身為法藏比丘的時候是棄國捐王而出家的呀!現在的人能夠捨出嗎?你有病吧,你領導你都不當了。出家修行了以後,他又別具一格,他不修通常,別人都這麼修,他就不這麼弄,他非要弄什麼?願如來為我敷演如來淨土之行,他又快速地成,別人就想不到。弄完了以後,他又讓一樣樣地現給他看,然後又發了四十八願,太難發了!我們想想,你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我們現在可以照著說,你的心能跟得上嗎?跟不上嘛,也難發呀。難發以後人家發了,累劫勤苦,這樣最終成就了極樂世界,就因地一樣一樣難過來的,果地上的法成就的,你就接受不了。因為他因中幹的那些事你就接受不了,果地上成就的功德你當然接受不了。所以這個能接受的人,就等於說你這些心路歷程都跟阿彌陀佛多少有點體驗了,大福德智慧善根。這是很有原理的事情,不是說光說勸說,你信不信,你給我信,難信之法你快信。他信不起來呀,他沒幹過阿彌陀佛幹的這些事,至少他沒有感同身受設想過,所以因地他不能同步的相應,果地上一轉就成了極難信之法。很簡單,就這麼個道理。能聽懂嗎?所以說,為說難信法。那麼說白了,你說既然這個難信法,這個是真的,難在太簡單了太容易了。但是告訴諸位,也太歡喜了,為什麼呢?凡事因果一定是得失平衡。

你修的是難信法你能夠修,得的就是什麼?一定是大利益,究竟利益,就是究竟脫。大家知道解脫的感覺呀是隨時隨地的,不是說光這個成佛了叫究竟解脫了。那我們對解脫的領略一直就有的。你現在修學佛法的法門那麼多,大家相應的多著呢,你就在這兒坐一會,哪怕說你聽個佛曲佛音,你心裡煩悶的時候,或者說很辛苦的時候,你一聽馬上就解脫了,就覺得清涼了,這也是解脫呀。你最低口捂著出不了氣你就難受,蹭地挪開就解脫了,這也是解脫呀,都叫解脫呀。可是這裡的解脫,不是說出了三惡道,出三惡道到人天算解脫吧。離開人天,跳出三界外也算解脫吧,這都不算究竟脫。現在為什麼對淨土大家相應不起來,就沒有這個福報去追求究竟脫,只追求方便脫。所以佛法他就為什麼,你看那麼多的說,這個我沒有用呀,現實生活中我用不起來呀,不能當下解決問題。他的問題是什麼呀,壓力大他要解壓。這個住的地方房子不夠大,車子不夠好,他要花錢買,他要發財,這也叫脫呀,舒服了嘛。但是淨土是讓我們究竟脫的呀,就這個賬明明歷歷地擺在面前,多少人算不過來。很多時候我們就捨了這個究竟脫法,而又去鑽研一些暫時脫,不痛不癢給你打點麻針,暫時舒服一下,可是你這個瘤子在的話,你就生老病死免不了呀,免了生老病死,你住在這樣的一個生死涅槃的隊列中,你成不了佛,這都不是究竟脫。所以這裡才說「悅也」,這才是真正的歡喜。哎呀,最欣慰的就是把這個事情給說出來了,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你們可以往生,最後到那兒一下子就成就了,這叫故悅也,悅所懷也。

講到說: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這是介紹阿彌陀,介紹他的身份是什麼呢?是極樂世界的導師。說到導師,你說導師人家淨土的導跟我們這兒的導不一樣,你現在找釋迦牟尼佛導去吧。上次我們去了一回印度,就覺得說哎呀,就是聞了一點釋迦牟尼佛那個地方,曾經的氣息都覺得說,哎呀這就得了加持。可見當面對首讓佛來指導你怎麼修行,那個加持有多大!可是現在我們沒有啊,他已經成了涅槃相了。而這個極樂世界的這個極樂之導師,彼土之導師就不一樣了,他怎麼個導法呢?一個是說,一切眾生到了那兒,即刻就把你導成佛了,首先是這樣。二一個,在國土裡面他怎麼導呢,遍佈的都是以法為緣,以教為尊。你看這極樂世界的導師,那就是那兒的教主,但是他那兒沒有什麼,人家那兒也沒有戰爭,也沒有什麼領土,也沒有這個統治,等等這些,就是沒有這一些煩惱,就是一個法,就這樣的國土中就這麼導。

而且眾生都可以隨時隨地跟阿彌陀佛去祈問,可以答疑。這個你們可以設身處地吧?剛才過來的時候還有一個居士同修問說,哎呀,法師呀,這個路上碰見了才問,說平時我問你的話,怕打擾你或者什麼,就是總是說沒有機會說隨時隨地問,我當下就滿意地給你答,不是隨時隨地有這個因緣。可是在極樂世界,誰有問題,直接心念一動,阿彌陀佛馬上就給你回應了。或者他就不用說話,一個笑臉,一個眼神加持一下,你可能就斷疑生信了,煩惱就沒有了,就這樣,就這麼個導法,都是對首去,跟佛去對首去導。對首明白吧,就是你對著我,我對著你,而且每個人都跟佛都是這種感覺,佛可以同步跟所有的極樂世界的菩薩都可以這麼給你導,這才叫導師呀,一刻都不離開,這種加持。

那麼這都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你看: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這裡講到的就是他的功德,永階不退者也。生到極樂世界,再沒有退的機會了。從修證的果位上,位置上來講再不會退了,一入淨土就成了聖人了,預入聖流了,不做凡夫了。而且在那兒恆常地度眾生,你不會生起一念說:哎呀,太難度了,這些業障鬼,我再也不想理他了。他不會,他一定是什麼呢,你就把我討厭死,我還就要加持你;你想遠離我,我就變著戲法往你跟前湊,就這樣。所以說行不退了,不會墮到二乘的自了漢了。而且包括還念不退,任運自如地增進,就直入如來法界,就是直入佛法界了,這就叫永階不退。凡生極樂世界者,都能夠得這個不退功德。所以你看,為什麼說蕅益大師的要解要解,他就切要。

你看他說阿彌陀佛,他不給你說什麼這麼多,又說這個無量劫來苦修曾經的願,他不說這些。他第一個,阿彌陀佛是彼土之導師,這是第一個,這叫果教導,就是親自阿彌陀佛來教導,這是極樂世界。第二個,四十八願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核心呀,我們怎麼往生,他怎麼建的淨土,怎麼成功地對接,就這四十八願來作用,所以他就是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然後第三個核心是往生的保障,不退是往生最大的功德。因為我們這裡就是退嘛,而且不是一般的退,就是太退了,念念都在進退之時。所以說由此來講,他就不跟你那麼多的雜七雜八的,就直接把這三個核心點給你講出來,就這麼痛快,這就叫做要解,永階不退者也。

我們再往下看: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這個我們就已經給大家講過了,這已經把《觀無量壽經》和《無量壽經》講的時候,都講到這個無量的內涵,有量之無量,無量之無量。那麼這個梵語呢,這裡講到梵語阿彌陀,梵語是梵天的語言,像咱們現在持的咒其實都是梵語的音。當時印度的話是跟梵天的話是一樣的,因為劫初的時候,是光音天的天人下來,就是把這個語言帶下來,印度人認為自己是梵天的裔苗,苗裔,後裔,所以他就認為他說的語言是梵語。梵語叫做阿彌陀,翻譯成咱們漢語就叫做無量光無量壽。其實無量壽就是中間沒有隔了,壽命不是就是有隔嗎。無量光就是其間沒有礙,所以這樣的話,就等於說把佛的法身功德遍一切處的這個概念,用佛的這個報身化身給體現出來,這是阿彌陀佛的特點,所以這裡叫做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

那麼要之,就是簡單地這麼說一下,代表性的,如果說再要描繪一下,就是阿彌陀佛你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說其實阿彌陀佛通身的功德,極樂世界整個的法界都是無量的。什麼叫做無量,就不思議嘛,因為你不可以思,動念頭,就不可以去心給他進行一個量,可量,局限,你不可以意語,就不可以用語言去說,就是這麼一個概念。這裡講到的阿彌陀佛的,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要之,就是主要來講,簡要而知,功德智慧。功德是什麼功德?大家能想一下,佛的最基本的功德是什麼功德?就是六度,就是他們已經持戒持得挑不出來刺了,圓滿了;佈施布得什麼都能施了,你難不住了;忍辱忍得一點都你已經把他氣不了了,斗不起來了。

就是六度從一樁樁一件件已經全部沒有一件事情他不親歷親為地投入進去把它做圓滿,那麼在這個上面事事都做到了,就形成功德了,對吧。那麼為什麼要做到了,因為他知道如夢幻泡影,萬法皆空,這叫智慧。所以六度正好是持戒、忍辱、智慧、禪定、精進、佈施,那麼這是功德,智慧就是般若。從理上來講,他明白說,這個都是空性的。那麼從事上來講,他每件事既然是空的,一件都難不倒他,所以說具足了恆河沙功德的一切種智,就叫做功德智慧。神通就是指的三明六通,特別是佛菩薩這種大不思議神通。道力就是我們說佛的功德,這些不給大家細講了,因為我們以前也講過。你們要了解的話,可以去查一查,就是佛的功德有十力,四無所畏,還有十八不共法,等等這些。那麼包括依報正報莊嚴,依報就是說極樂世界的種種情形,正報就是一切往生者,天人的色身,那麼正報依報種種莊嚴無量。最根本的是什麼呢?就是能說法,正報也能說法,依報也能說法,就是那裡的眾生能夠講法,所有的世界的萬物都能說法,這才叫做依正莊嚴。說法化度,說法化度就是能化所化,也根本無量,能度所度的都是無量的。就是阿彌陀佛,剛才講了,針對一個眾生,他就能夠顯現一個身形,這是不是無量呢。那麼法界眾生如此之多,所以阿彌陀佛無量,所度眾生無量,一一無量也。

那好吧,再來點兒接地氣的吧,這聽得玄上了。什麼叫做接地氣呢?我們怎麼來理解無量,相應無量呢?你就相信阿彌陀佛到處都是,因為他是法界藏身,這就是無量的根本意義,說白了就是阿彌陀佛充滿生活。你敢這麼修不修?你想我們念念能夠覺得阿彌陀佛充滿生活,沒有離開過你呀。就我記得那會兒四川的清定上師,這是已經圓寂了的一位大德,能海上師的法子親子,清定上師。那會兒清定上師在世的時候,人家修行的功德,就是只要他一出現,他在這個場子裡面一出現,氣場就一下子不一樣,大家馬上就覺得非常的光明,能量非常足。特別慈悲,就一個人帶動這樣。清定上師就說了,說他不知道多少年了,他說一刻都沒有離開過,一天都沒有離開過觀音菩薩,就這麼修。

所以你們回去有時候,你去查一下,可以打一下,清定上師,看看那個法相,就是真的是特別慈悲,柔潤,這就是相應的功德。所以我們現在,你說了這個無量這麼多的能量,你能不能接受這個能量,怎麼接呢?到處都是阿彌陀佛。你想如果說到處都是阿彌陀佛,你能相應到這個地步的話,這個非常微妙呀,這就是後面經典裡面講到的什麼呀,一心不亂。你能夠念念能夠相應說到處都是阿彌陀佛,這個話筒也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現的,這個蘋果也是阿彌陀佛欲令道場莊嚴顯現的,這個攝像機也是阿彌陀佛,為令這個道場場外的眾生,能夠聽聞到而顯現的,那你說這是不是一心不亂呢,所以無量就是一心不亂。你要是相應,就這麼相應。這個非常微妙,一切法界唯有佛功德,佛的功德無量無邊,是諸菩薩的總集功德呀。你看我們說的四大菩薩悲智行願,對不對?那都是因為眾生分別心重,不能夠總持面面俱到這個無量的功德,所以才給你說你缺一個什麼你就入一個什麼,所以悲智行願。你相應一個什麼就給你顯現一個什麼。其實這四大菩薩哪一尊菩薩不是佛再來的嘛,佛我們吃不消,所以只好說應現成菩薩。你發大願就跟地藏王菩薩相應;你喜歡幹,你就跟普賢菩薩相應;你的心悲就跟觀音菩薩相應;那智慧就是文殊菩薩相應。那這些功德難道佛都沒有嗎?全體具足,菩薩就是佛的功德示現,就是無量,所以大家仔細地體悟這些無量。

後面講到說: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大家看,這就是說,佛說阿彌陀,這不是五個字嗎,佛說阿彌陀。那麼後面的一個字叫經,就是一切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這叫做通題,都用這個字。那麼前面,佛說阿彌陀,是這部經單說的道理和現象和法門,叫做別題,是通別合為題也。那麼教行理三,各論通別,這個要分門別類。那麼時間關係,我們休息到十點十分,回過來再繼續進行。阿彌陀佛。

好,各位,請大家坐定,我們繼續下半場。上半場我們講到說:一切金口,通名為經。這個佛說阿彌陀為別題,經為通題。大家都天天在誦經吧,這佛經也接觸得不少了吧。我現在有一個現像我就吃不消,這也是菩薩安排來,不知道是勘我的修行的吧。我就不愛聽什麼呢,趕緊來問我說:師父師父,你說我聽一位師兄說怎麼怎麼樣,然後一大堆。我說師兄是誰呀,說反正我就聽一位師兄說,他說怎麼怎麼樣。我不愛聽這個話,今天跟大家交代一下,你為什麼要聽居士的而不聽三寶的。那法師說跟師兄說,你得聽法師的呀。如果是法師,當然這前提是要有正知正見,不要說絕對了。那我們現在有問題,如果說法師,你要聽三寶出家法師說。當然就從出家法師來講,各說的法門不一樣,各側重的不一樣,有隱有顯,有正有偏。不是說知見正偏,是說他主弘這個,他就一定是正說這個,然後偏帶其他的,依的法門宣說。那麼我們聽法師說,要聽權威的,這個權威不是世俗的權威,是大家共許的,有德行,有教,說為什麼叫沙門呢,說道沙門?他至少在教法上,能夠全部了解最好了,如果不能夠至少有部分地了解。

這樣的話,依著佛經來跟你說,也不能他自己說,所以說叫依這個大德法師來定這個知見。那麼在大德法師裡面,要依祖師來定。就是說在歷史長河中歷久彌新,越久而越光輝的,有修證的祖師來定這個知見。那麼祖師與祖師之間,告訴諸位,也是有矛盾的,你不要說。那虛雲老和尚就是弘禪的,印光法師就是弘淨土的,那如果你是修淨土的,你就要依著專修的祖師來說。因為法法本來是通的,但是祖師們他也各有側重。你比如說虛雲老和尚講開示的時候他就說,說勸你這個兄弟家怎麼怎麼樣,然後好好用功,把疑情提起來,忘我地去參,這個意思把生死徹底地要承擔怎麼怎麼樣。說如果你不能這樣用功的話,那還倒不如說老實念佛去的好。那如果聽這個話來講,就好像說參禪沒辦法了,才還不如你再念幾聲佛吧,還總比不念強,好像就給人這個概念。但是為什麼,他是主弘禪法的。那印祖就說了,說念佛人不可涉入參究一路,為什麼?因為他是主弘淨土的,所以說祖師跟祖師一定要依著專修的祖師來說。那麼祖師的開示跟菩薩造的論,你比如說像我們龍樹菩薩《大智度論》,這是解釋《般若經》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這是龍樹菩薩,提婆菩薩做的這個對於般若的這個中觀見地的著作。那麼這些大論出來了,菩薩造的論,對一般的祖師來講,就得聽菩薩造的論,這是又一重。菩薩造的論典跟經典有違背,就誰的都不能聽,菩薩的也要拋開,全只管聽佛經的。那麼你如果能夠認識到這個的話,這才是依法不依人嘛。天天說依法不依人,光說這個人說的他不可信,我就要看經典,真正的依法不依人是這麼依的。

那麼後面講到:教行理三,各論通別。這是從什麼呢?就是說從教法上,從行法行門上,行持上,從這個根本的道理上,那麼各論通別。就是就通別而言,其實這是一個判法,就是一個層次縱橫的一個劃分,讓我們更加地能夠釐清頭緒,在這個縱橫之間能夠知道如何統一怎樣差別。這個我們聽一下,了解一下就知道了。你比如說,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從教法上而言,剛才說一切佛說的都叫做經,都是佛說的教法,這就叫做教通,從通的層面來說這個教。那麼《佛說阿彌陀經》,這個經裡面所講的是什麼呢?只講信願持名之教,跟其他經裡面講的教法不一樣,這就叫做教別。那麼從行門上來講,就其他的經典就不要說了,光說淨土三經都不一樣,為什麼呢?《觀無量壽經》裡面講到的讓觀想念,觀像念。《阿彌陀經》裡面講的是,只讓執持名號,這就叫做行別,在行門上是有區別的。

但是所有的這些淨土行門都是為了同歸極樂,所有佛弟子的修行都是為了最後導歸極樂,這就叫做行通。從通的角度來講,行門上這是通的,從別的角度來講,唯有這部經典講持名妙行,這就叫行別行通。那麼從道理上而言,通常的道理,就是這個理上從通的角度來講,一切的國土能夠離開唯心所現嗎,這是根本呀。任何一個國土,任何一個經典闡述的都是一切法唯心所現的,染淨也是唯心所現的,西方也是唯心的,東方也是唯心的,這就叫理通。但是由於唯心所現,那麼你修的話,有的你就修到凡聖同居土了,像我們現在,有的你就修到方便有餘土了,有的修在實報莊嚴土了,佛成了以後,修在常寂光土了。這國土不一樣,就叫做理別,道理上來講有差別。特別是我們這個國土呢,你生到凡聖同居土,你就上不了方便有餘土。

生到實報莊嚴土是菩薩,你就得不到這個佛的常寂光境界。但是在極樂世界,只要你生到凡聖同居土,就橫具了後面三種淨土的功德了,雖然沒有到那兒,那兒的待遇直接就統籌到你這兒來了,這叫做理別,教理上。教理上,行持上,和這個道理上,行持上和教法上都是有通有別。那麼你再這樣橫豎一對照就知道說,噢,這個經典的特點在哪裡,講持名。這部經典的理上來講,讓我們生到凡聖同居淨土。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淨土,而且橫具了上三土的功德。那麼再這樣一講,你就說,哎呀,從通從別,橫豎一貫,你知道這部經典的特點在哪裡了,這就是釋名這段話,給大家交代清楚了。廣如台藏所明,就是如果你要深度地了解,那就要從天台宗經典和論著裡面去學習了,廣如台藏所明,就不講了。

第二個,我要告訴大家,五重玄義是這部經的核心,那麼第二個辨體是五重玄義乃至一切佛法的核心,所以大家一定要把這個聽,至少你要聽懂了,要結個緣,否則太可惜了。我們來看,這個我們就盡量講慢點,希望大家能夠依次來,不但是聽聞,能夠領悟。第二辨體,就是這部經的理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明白了吧。第一句直白地就告訴你,一切的大乘經典,其實也就是真正的佛法,圓滿的佛法,都是以真如實相為它的根本體。也就是說,這麼多的字這麼多部的經,都是所詮的境界就是真如實相。要讓你把你推到這個終極的境界,讓你明白這是根本,佛法的根本。一旦你知道什麼叫做真如實相的時候,或者你悟入到真如實相,那麼那個時候就不是說佛法的根本了,世間法也成了佛法了,這個真如實相就是一切法的根本,不在佛法和世間法上論,就是這麼個東西。

那麼這部經典所詮的境界,當然也無例外地就是以真如實相為它的本來面目,不生不滅的境界為它的法體,為它的經體。佛法的根本就是大乘佛法,那麼大乘佛法所詮的根本就是實相,所以我們要明見,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但是問題是什麼呀?這個實相是很難理解的,什麼是真如實相呀?這倒是脫口就來了,能不能住到上面?不能。因為我們要得到,或者怎麼講呢,觸摸吧,就是我們當下就要捨去,脫落心意識的思維,不能用這個名詞概念的分別妄心。可是我們的尷尬就是說不能沒有名詞概念,沒有名詞概念我們會入不了,入到進去了以後,我們還必須捨名詞概念。其實我們最重要的就要聽對這個操作的方法,因為諸法實相的這個理它一直是這樣子的。以前說到佛出世不出世,它也是這樣子的,你講不講它也是這樣子的,你修不修它還是這樣子的,沒有變過,也沒法變,它就是這個本來面目。那為什麼我們現在弄了這麼多的千差萬別的事物,這個世界呈現出這麼多的法呢,這麼不同的你我他的眾生呢,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把這個名詞概念乃至認同共許,共許到已經完全不懷疑。

你看為什麼我們現在見不到實相呢?因為我們把虛相當作實了,所以就以為實相是虛的。這麼多人不信佛法,他就信不了這個嘛。《金剛經》裡面說,能以一念生淨信者,都不是一佛兩佛無量佛培的善根。那麼我們一直把名詞概念這樣認同共許,就成就了諸法而不見實相。你只要把所有相上的這些分別概念,只要你捨,往下放,往平了擺,記住啊不是把它扔了,是在這個當體的相上,你能夠把這個擺平,而不是屏蔽,只要擺平諸法,實相就現前。沒有一樣兒東西不是實相的,實相就顯現,這是心性上的東西。所以大家要知道,千賢萬聖就為了這個真理,九死一生就為了悟,就為了修這個真理。和世尊是一樣的,當時世尊在菩提樹下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這個實相之法。但是這個實相沒有離開過,大家知道是如如不動的,不是讓你死在這兒如如不動。我這麼說如如不動,大家馬上就連呼吸都不敢了。所以現在好好兒要悟一下,現前當下確實它沒有離開過,它沒有離開娑婆,當然也沒有離開極樂,極樂也在這個之中,娑婆也在其之內,就是這個實相。我們發願從娑婆往生到極樂世界,還是這個。

所以說這部經雖然講這個法,它詮的解釋的歸導的,還是真如實相之理。所以你能這麼一了解的話,當然我們現在在了解而已,大家先不要好高騖遠,我們先來了解理解。那麼就豈止這一法呀,任何法界之法都是實相的法啊。你就包括我們墮到地獄,也是在實相裡面,做畜生也是實相呀,到餓鬼也是實相呀。到了地獄被油炸,油鍋炸,上刀樹,劍樹,下火海。做了畜生被一刀兒一刀兒地宰,被這個一斧子一斧子地剁。到了餓鬼以後,天天吃不著,到處去找吃的,痛苦得要命。所有的這些都是諸法實相,因為諸法實相是不能離開任何一相的,當體就是這個內容這個境界。所以一切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為正體,以實相為根本,讓眾生為了證得這個實相,離開我們的心相、意識相、分別相,來顯的這個本來真理。那我們要入這個諸法實相,你看後面的開示就極其的到位精彩啊。為什麼精彩呢?就是說雖然文字相是一種幻相,可是它的這個引導呀,就能讓我們直接入這個實相。所以下面我們來看啊,大家要認真聽啊。

首先我們來看: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你們的版本裡面,後面有沒有註解?有的版本裡面這一句話後面。「吾人」就是說的我們,「現前」就是我們當下,一念心性,什麼叫心性呢?很多時候我們就聽了好多,都不知道什麼叫心性,就是你活著呀!你活著怎麼活著,你真以為是活在這個身體上嗎?真以為你今天活在這個法堂中嗎?真以為你就在這個居士林,正在生活在北京,來回天天穿梭等等這些,真以為是這樣兒的嗎?這才叫我們的心和性嗎?不是的,就是我們現前的一個知覺靈動之性。我們活著其實活這一念心性,所有剛才講的我呀,這些東西呀等等,這個色身,都是這一念心性中所顯的。所以你看成時法師在批這一句話的時候,後面加了一句話,我給大家念一下,說「學者須如此生研痛拶」,就是說你在這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上,你要去悟,不要跟著文字走,「不可徒落在語言作道理領過」。

因為你道理多了,又多了知見了,知道吧。我們道理一多就是增煩惱,而不是見心性呀。因為它這個實相它是沒有知見的呀,沒有這個妄知妄見,它是真知見。所以祖師們講法,說悟道呀要依著什麼呀?要依心法悟,不要依著教法悟。不要一味地依著教法悟,教法只是讓我們入這個心性的描繪和引導,但是你不放開教法,心法是顯不出來的。所以你想,我們平常生活中的這個外法太多了,心向外求嘛。總以為生命是無限的存在展開,這個時空交錯中,我們過的這樣兒的生活,每天的生活遭遇都變化多端。實際上我們的存在感,這個現前的作用,只有當下的一念,我的感覺。而且這個感覺都還是被我們枉費地在錯用,當然不管你是真用,正確的或者錯誤的,真也罷妄也罷,有也罷無也罷,對也罷錯也罷,反正它都是現前一念心性,沒有離開的,就是這個現前一念心性。但是我們要明白這一念實相的心性。首先要什麼呀?要熄滅在上面長久以來增生出來的虛相,這是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工作,要熄滅這個虛相。

所以蕅益大師下面就開始講了,大家看: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說得對不對?那你待會兒這個一散了場你就說,哎呀大家往外走,慢點兒啊,這不是就有了外了嗎?有了外了,你就覺得我在這兒坐了兩場了,我在裡邊兒坐了兩場,這不就有了內了嗎?說這個門呀窗戶呀就在內外的中間呀。為什麼說不在內外中間呢?學過《楞嚴經》的還記得七處征心吧,說這個心念,說到處找,找不著呀。你其他的就不要說了,首先我們就說中間在哪兒?就沒有個中間呀,中間都沒有,哪兒有個內,哪兒有個外呀。我們現在覺得這個法堂是內,外面的院子是外。可是對居士林來講,外面的大馬路來講的話,居士林叫內呀。

外面大馬路來講的話,我們這個叫西城區是嗎?西城區內,不在東城區才在外呀,哪兒有一個內外呀,不在內外中間,這是從空間上來講。從時間上來講,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可是問題是明明我們總是覺得今天就是現在呀,明天才是未來。其實不是的,這個現在是把握不住的,念念剎那剎那地流動,哪有現在呀。但是反過來我告訴諸位啊,你不要再走偏,一切時間都是現在。所以吾人現前一念心性,既不能夠立,也不能夠破,它就是這樣的當下。但是我們現在在幻相中,所以要以破為主,所以才說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為什麼?因為現在不可能呀,馬上就成為過去了,現在能抓得住嗎?再說你得你能夠說有過去嗎?過去是怎麼來的呀?過去是因為有現在和未來相待來的嘛。那相待的話,這講點兒理論吧。如果要成立過去,那是依照相待未來才有過去。那麼如果說過去在過去時中,你要成立過去,那麼一定要讓未來去到過去,去成立過去。因為過去是相對未來成立的,但是未來如果到了過去,為了給這個過去配對嘛,才能成立過去的時候,那未來就沒有了呀。

未來去哪兒了?到過去去了呀,未來到了過去了,就沒有未來了。沒有未來怎麼成立過去,過去是未來成立的。所以大家要知道,這種虛幻法經不起推敲,一推它就破裂。實相法從來都沒有變,所以說從時間上: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那麼從視覺上,非青黃赤白。我們現在的顏色怎麼來的呢?顏色怎麼來的?哎喲,這個是紅的,這個是白的,這個是黃的。為什麼?對比呀。有對比,然後由心向外攀緣投影,這個五顏六色就出來了。再加上光的作用,顏色怎麼來的?你白天才知道五顏六色,晚上都黑乎乎的一片哪兒去找啊,色盲怎麼不知道顏色呀。所以大家要知道,這都是因緣所生。心的投射進入到這個幻區了,現前一念心性,第一念境界的這個真相實相,它沒有這個分別呀。

我們看到蘋果的時候,看到蘋果的第一念是沒有蘋果是紅的的,因為我們心太粗了,就以為它是一體的。其實當我們看見這個蘋果的時候,你產生起蘋果的概念的時候,已經到了第二念了。何況你見到它是紅的,這就到了虛相了,不見實相了。所以萬事萬法都是這個理。下面再看: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那長短方圓在色法也屬於色法,物質性的。但是它叫做什麼呢?叫做形相。這個色法有色相,有這個表色還有形色。形色就是指的什麼呀?長的呀,短的呀,方的呀,圓的呀。這種概念呀,都是我們堆積了多少而出來的妄想。你看包括後面講到的什麼呀?非香,非味,非觸,非法。就是一切的能所對待,攀緣心所顯現的這些法,都不在實相,都不是實相的本來面目。所以說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外中間,不在時空角度,不在這個攀緣向外,也不在六根六塵中。這是從破的方面,但是你不要以為說離開這個法而可。

你看後面就說: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為什麼呢?這個實相呀,如果我們從本空意義上來講,這是再講點兒道理。就是現前的一念心性它本自是空寂的,本自是空寂的它就不能夠在任何東西中體現嘛,對不對。所以就說非內外中間,非長非短呀。但是另外一個,這個實相是常住的。從常住的角度來講,它是無始無終,本然常住的,不生不滅的。那你給它說它在內,對嗎?它到處都是它怎麼說能在內呢?說在外也不能呀,它到處都是怎麼能說在外呢?你說在內在外在中間,就因為它只在這兒而不再那兒了,可是這個東西它在一切東西中,它不能夠離開,那怎麼能說在內外中間呢?能聽明白吧?所以不管從本空的角度來講,本來是空和常住不變的角度來講,它都不在內外中間,就這麼個道理。可是就這麼個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外中間,但是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這說明什麼呢?這個狀態呀你不能用有無的分別,用有和無來代表我們的一切對待分別。雖然你到處找這個實相,不可能用分別的妄想來界定,但是呢在它根本的表達中,所以才不能夠用有和無來說。

覓之了不可得是什麼意思呢?大家想想我們尋常的狀態,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態?就是在一切法上我們去一個追求的狀態。我們的常態是一直在追逐,一直在求索的狀態,大家知道嗎。你看我們活在今天就想明天,這個剛才我不是說:大家休息一刻鐘,待會兒十點十分再來講。就是不斷地追求往前攀嘛,所以在這個追求的狀態中,它是不能夠體現,體現不出來的。但是問題是什麼呢?一切法的當體你也不能說它沒有,一切法就是實相,這個真如到處都是,你不管追與不追,求與不求,它就在這其中,所以說你不能說它沒。雖然不能夠追求,覓之了不可得,但是你不能夠說它沒有,這是其一點。可是面對一切法的呈現中,你也不能說它是這樣的。為什麼?因為任何一樣兒都不是它本來的樣兒,所以叫做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我特別怕你們聽不懂。我也又在虛幻在虛相中打轉,又不在實相中。

但是這裡我要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具造百界千如」,因為這個名詞太專業了,所以我們這個了解,什麼叫做百界千如?其實就是一個境界而已,我更具體地告訴大家,就是我們的生活。聽起來好像這個名詞很遠,理解起來它就是描繪的整個法界尋常的生活狀態。就體現的也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所具的真如實相,諸法實相的功德。這個功德是什麼呢?哪兒哪兒都沒有,哪兒哪兒都是。哪兒哪兒都沒有的情況下,覓之了不可得。哪兒哪兒都是的情況下,叫做具造百界千如。

什麼叫百界千如?百界,首先從數字上來講是一百個,一百個法界。那這一百個法界是怎麼來的呢?我們都知道從地獄到佛,中間經歷的一共有十法界,這個都知道吧,就不用我講了,六凡四聖。那我告訴諸位,在地獄裡面的眾生,他就有時候兒不起一念的佛性嗎?哪怕不起,他也是有佛性的呀。在餓鬼道的眾生他就從來不修一念善法嗎?那說明他也有人天的性質。就佛來講他也總想著九法界回來去度眾生,他也有十法界的概念。所以說每一法界都具足另外的九法界,那麼每一法界具足另外的九法界,就是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每一界都具足,又具足十法界,明白吧?這就叫十十得百,叫做百界,這是從法界來講。

那麼法界裡面的現象來講,所有的這些事物呀,它都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你看十如是,這是天台宗形容世界形成的一個概念。什麼叫做十如是?就是有十種如是之法,也就是說這種現象,從十個條理來我們釐清一下: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這十如是。如是我聞知道嗎?如是我聞,如是我聞講的是什麼道理?就是如是,就是說:就是這樣子的,就是這樣兒,本來就是這樣兒,你不要在上面再動和搖擺了,就叫如是。那現在我們在這個上面兒搖擺呀。你看如是相,就是世間的萬物各有各的相貌不會亂。如是性,它的特性它的物理性,它是冷的還是熱的,是善的還是惡的,也是這樣子的。

如是體,各有不同的體質,你比如說冰棍兒的,冰激凌的體是什麼呀?是水嘛,這就是如是體。如是力,它會產生能量呀,有影響力呀,產生力量呀。比如說水的力,能量是什麼?水的能量是什麼?就是解渴呀。它的體是濕性的,但是它的能量可以解渴呀。水能夠解渴這是自然而然的,你不要在上面再去理解說水能夠解渴,水能解渴就是這樣子的,這就叫實相。你再去推比說,為什麼水能夠解渴呢?因為水是氫二氧嘛,因為人這個時候人體的裡邊百分之多少是水,沒有了就缺水了就會口渴,這就叫虛相了不叫實相了。你看一切法都是實相的表現,也都能夠給你造成虛相,就看你在上面兒見真還是見妄。那如是作,就是造作的意思。善惡業是凡夫,造這個戒定慧就是羅漢,修六度就是菩薩,任何作就決定了你的法界性質。那麼如是因,就是因為這個事情有主因。如是果,有因必然有果。果與因之間還有什麼呀?還得有助緣。什麼叫做助緣呢?比如說我們生到這個世界,有善業有惡業,交錯著我們做了人對吧。但是我們的緣就是父母不生我們,我們做不了人。

所以善惡業是因,父母為緣。如是報,就是你受報呀。因緣果報怎麼來的呢?總體來講,種子就是因,陽光雨露就是緣,因為有因再有緣,結果你怎麼樣?五穀豐收了就是果,豐收了以後你吃不到你就算沒有這個報,只有果而沒有報。吃到了以後享受了這個五穀了,你算受報了。什麼叫做報呢?就是事業成功了是果,你享受事業成功帶來的福叫做報。果和報還不一樣的,那麼不管它因和緣也罷,果也報也罷,相也罷,性也罷,體也罷,力也罷,都是本來就是這樣子的,你不要在上面再去希望怎樣,或者也許怎樣,它就這樣,如如不動,叫做本末究竟。千差萬別,理體上都是平等的,這就叫十如是。當然這個教理一聽你就覺得這個很繁雜對吧?你就相信我說,生活中的一切,其實就是十如是。那麼既然是十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子的。

百界千如!在一百個世界裡面造的這個十如是。十如是在每一個法上都有十如是對吧?那麼在一百個界裡面,百乘以十等於千嘛!後面還講到說,還有什麼五蘊世間,國土世間,眾生世間,性相諸法,一念中乘以三千,百界千如,再乘以三個國土,就叫三千法嘛,一切三千法都在我們現前一念中具足。所以他這裡表的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覓之了不可得,你不要去追求,但是它不是沒有。雖然造了百界千如這麼樣活生生血淋淋的生活中,你不要以為它是真的,就叫做而不可言其有,能明白嗎?就是雖然不可言其無,但是也不可言其有,不要在有無上面去見分曉。眾裡尋他不得,但是也不能沒有。雖然日用常用生活中就是,你也不要在上面增加知見說是,說是的時候,已經就多餘了,因為它本來就是。這就叫做什麼呀?現前一念心性,真如相。能聽得懂吧?打個比喻吧!你比如說真如實相就跟這個濕性一樣,濕的這個本性對吧,那麼濕性可以體現出來的,比如說水,是濕的吧?水上面有風一刮,會產生波浪。波浪和水是同一個濕性,對不對?就等於我們說本有的真如實相。但是你能用波,或者是水形容這個濕性嗎?因為濕性本來就是波,就是水呀,但是你說波是濕性,或者說水是濕性的時候就錯了。

我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理解,為什麼呢?你看因為全波都是水呀,波都是水,所以你能說波是沒有嗎?水有波就有,可是全水成為波,你能說真的有嗎?因為它都是水,波是假的呀!我估計你們又糊了,能聽明白嗎?我告訴你怎麼個不可言其無,不可言其有法呢?為什麼說現前一念心性,大家觀我吧,看著我啊!我叫宏海,你今天一早上對我產生了多少的這種分別呀?我叫宏海,我是和尚,我穿著圓領方袍,搭著這個祖衣袈裟,在這兒一個字一個字,一句一句地在講法,你就源源不斷念念無間地在什麼呀?在這個虛相上走,那我現在就告訴你,就這個宏海,真的有嗎?沒有,我坐在這兒你說沒有!但是,你從今天早上,我坐在這兒,我的樣子,我披的衣服,我講的法中哪一個你能找到宏海?能找到嗎?就我這個樣子真的是宏海嗎?大家要悟呀,不要在教法上悟,在心法上悟。什麼是宏海?就這胳膊腿呢?還是眼睛還是鼻子呢?還是穿的衣服,還是搭的袈裟?還是口裡滔滔不絕地講的法?覓之了不可得,沒有宏海呀,真的沒有呀!這不是假的呀,我們就是因為見不到諸法實相,在虛相上當了真了,所以實相上就當了虛了。我這麼一說,大家說,哎呦這怪!是這樣麼?不敢信!真如實相就是這樣的,沒有宏海,只有這個,就這個。你們悟一下。但是如果說,你說他沒有嗎?明明坐在這兒,只是宏海是沒有的,宏海是個假相,你不要在宏和海上去覓宏海。但是雖然歷歷在目,胳膊是胳膊,頭是頭,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你不可能言其有。他真的沒有,宏海是個假象,我看你們也是如此,應當如是觀。這就叫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我們再往下看,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你看講得多妙啊!這是個什麼概念呢?說既然是實相,那麼你就要離開緣慮分別,什麼叫做緣慮分別?緣就是攀緣呀,也就是我們的一念心在上面動,知道嗎?慮就是思慮,一念心一動,馬上就開始我和你的對待,二元對待就出來了。一旦開始對待的時候,就有分了,再細化,格格分隔嘛!就叫做分。別呢,你一條一條地分,它就有了差別相,所以緣慮分別。要離開這些妄想,離一切的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那大家為什麼把語言文字說出來呢?因為語言文字是我們最常用的,挑起我們緣慮分別的道具,這知道吧?所以要離開這一切的錯覺之相,所以說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的相。

但是反過來,如果你離開對語言文字的分別,不起緣慮分別的時候,這個語言文字當體不是實相嗎?當體就是實相呀。所以又講到說,非離此別有自性。不管是全波成水一樣,或者是全水成波一樣,波和水都是以濕為自性的,所以說水上的波也是以濕為性的。文字,語言文字也是以什麼呀?以真如實相為其本性的,不是離開真如實相而別有一個語言文字之性,也不是離開這個潮濕的濕性而別有水波之性,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確實很難理解,聽不懂也就罷了,但是我給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為什麼印祖讓我們讀經的時候不要去思維,說消業最快。因為消業最快就跟懺悔一樣的,無生懺最快了,對吧?當你讀經的時候,還記得印祖怎麼講嗎?說不要想這一個字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內容,只管一個字一個字地,歷歷分明地去讀去。只要住在這個境界中,就是什麼呀,下根的人能夠消業障,上根的人就能開智慧。因為下根的人有罪業嘛!那就等於無生懺一樣的,知道嗎?那麼上根的人的話,就念念增進,開般若空性與智慧。那我們用在這裡你就知道說,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就是讓你在讀的時候,不要想著這一句什麼內容,那一句什麼意思,明白嗎?但是還不能不讀,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去,你只要在這個字上面不要有知,你只管去認,而不要去知。因為字當體就跟話筒也罷,花一樣,果一樣,當體都是實相,但是我們把這個字認了以後知出來的時候就說,哎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說阿彌陀經》,就已經遠了。所以你看印祖說的法,就跟這個法是同步法嘛。但是還不能讓你說不去讀,為什麼?你只管一字一句地去讀的時候,那麼就等於說,在這個相上見到性,而不是在這個相上見了妄,是見到真的,而不是見了妄。這就是印祖的讀經,其實就暗合道妙,就讓你當即就住在這個實相之中。

所以後面又總結為一句:要之,就是簡要之,就是總的來說,你記住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就可以了。離開宏海這個相,但是呢不能夠離開這個法,就是這個樣子。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最後一句最為核心,就是說了這麼多呀,說白了都是廢話。佛說他講法那麼多年,誰說他說法就是謗法,我說了這麼一早上,都是廢話,都是為了牽強地從名詞概念上,實相兩個字上,讓你從字上悟入到法上。哎呀,所以大家在這坐一下,你說這個萬法中真的有什麼東西嗎?昨天,你看這就是善知識,昨天我出去了一下,我們一個同修道友,一個法師就給我發來一個微信,我一看,他正在也在講法途。他給我說,哎呀,我坐在車裡,悟了一下:看著車外的人流,大家都在芸芸眾生,也沒有遠,也沒有近,也沒有善,也沒有惡,也沒有知,也沒有不知,坐在這兒就是這樣子的,這就叫中道實相,沒有有,也沒有無。你看我們一旦悟一會兒實相,大家都怕了虛了。因為這個實相一直在,但是我們背得太久了,受不了。所以說,就是這麼一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在現前的法上你不要去分別,去分別,而不是讓你去這個現前之法,萬事萬物本來就是這樣,你不要在這上面再去動,再去搖擺。

這裡我們開始要講一個,因為為什麼把實相有時候叫做中道,叫做佛性呢,見實相就見佛性了。我們現在平常都是,要麼一會兒說見空,一會兒說執著有,一會兒又偏向空。這都不是中道,所以修行為什麼修到法身大士才開始見到中道,就是見這個實相,他在上面不動。大家知道我們是控制不住動的,怎麼個控制不住?你看我們怎麼知道當體即是實相,我們現在如果讓他這樣靜坐一下,好像不動了,其實是一種物質性的死不動,大家知道吧。為什麼《楞嚴經》裡面講到,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包括識,也就是我們的思維,心念,也是真如實相,如來藏妙真如性的。現在我們有時候修行人怕到一種什麼呢?就是好像起心動念就不對了,大家要知道,不對的層面是什麼呢?是你啟動了,而不是沒有心和念了,沒有心和念就成了死的了呀。所以一定要在這個上面,這是我們今天要拔個高,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對於這個實相呀,總以為一定是說,物質性的,或者說這個操作層面的。但是一旦涉及到精神層面的時候,我們就以為不遷。

就是說主要落到精神層面,好像就是在動了,而不是不動。大家試著分明一下,就是你現在起心動念,就我們認知的,這是佛像,這是蘋果。你說我們真的就是說,要把佛像和蘋果完全模糊了才叫做實相嗎?是佛像我們也認得這是佛像,蘋果我們也知道它還是蘋果,但是就這樣僅此而已,佛像,蘋果,連佛像蘋果這四個字都已經是多了,就是他、它。不是不知道,是知道的,但是不要在上面再起心和動這個念了。一旦起心了,說哎呀這是佛像,這是蘋果的時候,就落到不在中道了,就增上。你也不要去掉當體的佛像,我明明歷歷,分分明明地認識這是佛像,這個心念是在的呀,不是不在的,所以說,真如實相是活的,不是死的呀!為什麼祖師們說,這是活潑潑靈動動的這個東西呢,我們現在一般以為說,色法上能夠好像了解一點不動,但是在心法上,我們就不能不動了。所以在這個上面來講,這個中道太難悟了。連觸摸,我們有時候都嘗都嘗不到。你想想,如果真是什麼都不動,那不就死了嗎?是死的呀,是塊兒然的呀,是僵化的呀。那麼為什麼他是靈覺,靈知靈覺的呢?

就是他起心動念,一任他起心,一任他動念,包括煩惱也是這樣的,只要你在煩惱上面不煩,就是實相。能明白嗎?慢慢地去悟吧!這就是佛法,大家知道這就是佛法,一切的世間學問、事業、理想、追求,都不曾知道原來這才是真正的真理。所以大家說,為什麼叫佛法,憑什麼判做外道呢?所有的外道,就是因為不入這一道,大乘經都以實相為正體。宇宙萬法的真理,就是這個真如實相,而且我們說的時候,就這個本體的形容已經是多餘了,強名實相,就是這樣子。所以你離開這個道,就叫外道。不修這個法,就非佛法,就這麼著。所以大家看,修行明白道理有多重要,你道理不明,修行不到位,你道理明到位,你的觀照就到位了,觀照到位了你的行就到位了,行到位了你的證就到位了,就是這樣子。

那麼後面我們再做一個導歸。既然我們已經明瞭了,現前一念心體,這個真如實相心體,這個往上會,往其中修。但是說實在的,你看我們說的理解都這麼難,你說你修得住上去那容不容易嗎?就是有數的,有板有眼的,胸有成竹地往這兒走,可以。可是往這兒走特別難啊,臨時體驗一下,都是一種相似的體驗,都恐怕做不到,何況在這個狀態中呢。甚至還有過程中有可能走偏呢,或者自以為是呢?這就是難難難。但是既然我們道理上明白了,你看在這個萬法中我們去觀照這個實相對吧?萬法皆是實相,在上面去觀照。那我們也可以同一個原理,我們可以以一法來代萬法,因為萬法一法,法法都是一法呀!那麼以一法來代萬法,借這個一法來入這個萬法之實相,而且還不是間接的,是當體就入,怎麼辦?念佛,執持名號。就這個六字洪名,因為大家知道法界圓融,法界圓融,就是這一念心體,剛才講的吾人現前一念心體,所有的萬法都是我人的現前一念心。那麼我們這個現前一念心去念佛,假如果我的現前一念心,你看我也不講法了,我也不看你們了,我什麼都不管了,南無阿彌陀佛,就剛才這一念。

去念佛的時候大家想,就剛才,一剎那的那一念,這都是方便說,只是在指陳,我們的念佛心是不是全體當下就包羅了整個法界。正在念佛的時候,全體心性就安在實相上,不起不動不搖不擺。大家不要以為不是,就是這樣的。南無阿彌陀佛就把一切的,什麼佛像也罷,花也罷,蘋果也罷,麥克風也罷,我不去跟你們這些上面計較,我只用我現前一念心,我全部傾注在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上,這六字洪名上,那麼這六字洪名就我的心性來講,就代表了整個法體,全體實相,那麼我只要在這個實相上不動就可以了,就是安住實相嘛。所以說當我們念著南無阿彌佗佛,南無阿彌佗佛,還在上面想這個想那個,一會兒進一會兒出,我這是散心呢還是攝心念呀?就等於說在上面又動了,根本不在念佛,是在念妄想了,在覓之得去了。你要是只管念佛的時候,你不信試試,念佛的時候是沒有我在念,和佛為我念的。等你我說的時候就出來,你在上面你只管念佛,不是沒有念,因為我在念。就等於說,前面講到的: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為什麼呢?因為我有念,我在念佛呀,可是呢,具造百界千如,這個百界千如就用我們的六字洪名給代了,明白嗎?就如是六字洪名,如是阿彌陀佛,但是你不可言其有。為什麼?因為我正在念佛的時候,還有什麼念啊?大家想過,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沒有我念,沒有佛念,什麼念都沒有,但是又正在念。既在念,所以不是沒念。

因為念佛,所以也沒有其他的念,這個就叫實相之念。古德講到的:世人但念阿彌陀,便是無上深妙禪。就是說的這個東西。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你看為什麼?如果依著這個,我們再來回味一下。就是依著這個實相法的話,大家聽過說,古人說修行不是怎麼修行,最簡單的怎麼樣啊?饑來吃飯困來眠對不對?這其實講的也是究竟法。我們一般都以為說,這就是讓你老老實實把作息時間調整好,該吃飯的時候不要誤點,這是粗淺的理解,也是方便解。究竟解是什麼呢?就是你在吃喝拉撒的時候,你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這叫做照。但是你就該拉就拉,該吃在吃,不要想著你在拉,你在吃,繼續拉,繼續吃。不要想,不分別,放下一切的分別,這就叫饑來吃飯困來眠,就是中道實相,就是無上甚深法,就是真如實相法,所以這就究竟法,你不要以為這個就這麼一句話,就講了今天早上所有的法了,這就叫中道實相。

你餓了你就吃飯,困了你就睡,就這樣。但是你想想,我們饑來不吃呀,不趕點兒。吃的時候,我們吃飯的時候,你以為你真在吃飯嗎,我們在想這個是什麼,來點酸的,那弄點,淡了再放點鹽,這個醋有營養,這個米飯軟不軟,一口一口地吃著,嚼下去嚥下去,我再下一口吃什麼呢?都在想這些,從來沒有在真的吃飯,所以為什麼說整日吃飯,不見一粒米進呢。我們天天說,不但米還有菜,還有飲料,還有甜品呀。證到實相的人的時候,就是該吃飯就時候,就光在吃飯,而不去想吃飯,就是這樣,就很簡單,這就叫佛法。所以既然如此,我們就在正在不管幹什麼,我都在念佛的時候,就已經入到真如實相了。

這部經,這個法就是以真如實相為正體。你一入到真如實相為正體,就沒有一法不是真如,沒有一法不是實相,沒有一法不是以這個為體。希望這些法,在你某一剎那中,能夠相應到一念。這就是因為今天我們聽聞的,熏習的功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極樂世界的四種國土

(一)凡聖同居土: 娑婆世界雖屬穢土,亦有佛菩薩二乘...

淨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五願】 生者皆得宿命願: 【設...

十種往生法門

一者觀身正念,常懷歡喜,以飲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

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問: 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

李炳南居士:憶佛念佛

在佛學中,本沒有什麼宗派,因為末法時期,眾生根器薄...

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念佛念法念侶僧伽

圓瑛大師是中國近代非常卓越的一位宗教領袖,值得我們...

臨命終時,唯此十大願王不相捨離

普賢者,梵雲邲輸跋陀。據《悲華經》所載,阿彌陀佛往...

蔑視佛國往生,可謂欺天誑人

原文: 若一味說無相話以為高,則資性稍利者,看得兩本...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道業未成,白白吃了常住這麼多東西

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講的因果,大乘經講的都是因果。...

純素最常見的誤區

我一直都是實事求是的人。談及純素,我也總是如實說來...

譏呵僧眾過失,說僧團是非,將自失善利

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

不是佛號有問題,而是你的心有問題

淨土宗的修學是本尊相應的法門,就是說,我們臨命終是...

梵網經菩薩戒和其他菩薩戒有何區別

問: 梵網經菩薩戒和其他菩薩戒有何區別? 大安法師答...

素食火鍋的做法

現代人重視養生與健康,一般火鍋的高葷高熱量,雖然美...

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上中專時,我們班主任老師長得很丑:一半臉兒白一半臉...

這一句佛號是方便,也是究竟

這個息滅貪瞋癡,它很重要的,諸位要有一個很正確的觀...

分析導致我們失敗的原因

所有的事,無論是佛法還是世間方面的,失敗原因: 首先...

宗舜法師:出家為什麼要剃髮

宗舜法師: 這個剃髮的風俗在古代印度對於重犯,就是...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間做馬駒

把眼睛收起來!眼睛像老鼠一樣骨碌骨碌轉地,只管跑到...

如何處理修行中生起的種種妄想

同參道友們來問話,不要客氣,直道些好。本來諸方叢林...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尋回專注力呢

問: 現在常見的工作環境是,電腦螢幕同時開了好幾個...

持戒與作善,功德果報天壤之別

戒法跟善法的差別。這是論它的性質,要是討論它所成就...

沒有修持的人能燒出舍利子嗎

問: 一個完全沒有修持的人死後,能燒出舍利子嗎? 大...

功德迴向的原理和意義是什麼

問: 功德迴向的原理和意義是什麼?各種不同的功德偈...

【佛教詞典】聲聞乘

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五乘之一。指能成就聲聞果之四...

【佛教詞典】愚癡離欲

何等愚癡離欲?謂諸愚夫於涅槃界生厭背性。...

【視頻】顯明法師《摩訶止觀述記》MP3

顯明法師《摩訶止觀述記》MP3

【視頻】大安法師《莊稼打農藥的問題》

大安法師《莊稼打農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