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先把這兩根攝住,其他四根就不攝自攝

大安法師  2022/05/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先把這兩根攝住,其他四根就不攝自攝

六根中,最難攝的有二根,即意根與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亂想,耳根常欲聽外面的聲塵,所以先把這兩根攝住,其他四根就不攝自攝了。攝耳根的方法就是自念自聽,這就又與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聯繫在一起了。

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是反聞聞自性,從「入流亡所」下手修行——入本聞之法性之流,亡掉外面所緣的音聲之所。吾人無量劫以來耳根就喜歡聽外面的聲音,現在則是要旋轉倒聞機,反聞聞自性。

由於外面的聲音都是生滅法,誑惑自性,一定要旋轉過來聞自己的能聞之性。這個能聞之性,就是吾人不生不滅的法性,具有著圓、通、常的特點。這個聞性可以聽十方,也不間斷,即便睡眠當中亦不間斷,聞性也不會隨著業報身的消失而消失。這才是宗門講的本來面目、本地風光。

稱念佛名能調動耳根功能,反念念自性,反聞聞自性,以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的方法,來修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的功夫。念佛的音聲由心裡生起來,從口裡發出來,再用耳根把這個聲音聽進去。

念清楚,聽清楚,形成內循環,這樣才叫攝心念佛。所以,念佛的「念」字由「今」和「心」構成,意謂吾人當下的心安住在佛號上,才成就「念」字。

若僅僅是口念(念),心不在佛號上,就叫散心念佛,功夫就難以上軌道。若又不具信願,那真可謂「喊破喉嚨也枉然」(憨山大師語)。

佛號是本覺,念就是始覺,由始覺合本覺,最後達到究竟覺,才是念佛的究竟得益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在人群中修行》

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

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白話淺譯

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 明四明鄞江沙門妙什著 法...

往生淨土三資糧

淨土三資糧為:信、願、行。即是信仰、發願、修行。...

明賢法師的修行因緣

我追隨了一個大眾很少了解的群體:他們的價值觀鄙視名...

這六個符號,承載了一切諸佛的功德

佛號雖然很好念,但是很多人卻不肯念,不僅是今生有罪...

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當求所...

【推薦】看看這個苦難的人生,都覺悟念佛回歸極樂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體會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頭所...

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問: 關於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時具足信願持...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故鄉一別久經秋,切切歸心不暫留

故鄉一別久經秋,切切歸心不暫留。我念彌陀佛念我,天...

親人臨終不願往生,該如何勸導

問: 我的親人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親人並沒有求...

一念至誠,必有所感

一念而飛一光,這是善導大師他所示現的,無論是中土還...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願心

今天我們講第二講,翻到第一編淨土宗的成立。我們主要...

怎樣去調伏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學,跟我們一般世間做的學問,在過程當中有一...

徹悟大師「十信」解讀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眾生對於至極圓頓、唯佛與佛乃能...

夫妻間和諧解決之道

有位少婦由於不被丈夫寵愛,心中鬱鬱寡歡,成為一種心...

聖嚴法師《放焰口做什麼》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餓鬼。鬼道眾生分為三等: 1.在...

人死了不是燒點紙就能解決問題

鬼的定義是什麼呢?鬼類中的餓鬼比較多,鬼當中也有大...

人生如戲努力演

在與一位居士聊天時,他問佛教到底是怎麼樣的,自己忽...

蟒蛇護金

有一個視財如命的錢員外,一生胼手胝足地攢聚了許多的...

一進佛寺心生歡喜,皆是過去生有甚深善根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回玉佛寺打禪七,...

【佛學漫畫】曠世一人:傅大士

大士之意,本為菩薩,是勇士,是慈悲。傅大士以白衣之...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一個人如果整天帶著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

「帶業往生」是否應該說為「伏業往生」

問: 請法師慈悲為弟子們詮釋帶業往生的義理,是否應該...

印光大師論藥師法門

佛與眾生心體是一,而心之相用則天淵懸殊,由相用懸殊...

【佛教詞典】本標

(術語)本誓之標幟,即三昧耶形也。性靈集七曰:點塵...

【佛教詞典】轉依四義

【轉依四義】 p1408 轉依義別,略有四種。一、能轉道,...

【視頻】貪戀口欲腦長蟲

貪戀口欲腦長蟲

【視頻】宏海法師《淨土三篇》

宏海法師《淨土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