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的十種心

2017/06/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念佛的十種心

「念佛之人,雖觀如來相好,而不生愛著之心;於無念中,常念彼佛,是名起隨念心」。這是時時刻刻都能生得起念佛的念頭。要怎樣才能生得起來?念熟了就生起來了,常念就會生起來。念得不夠熟,常常會忘掉,念熟了就會生起來。初學的同學聽經是必要的,為什麼?我們對這個信的程度不夠,原因就是我們對於極樂世界了解得不夠。

對極樂世界、對我們娑婆世界、對十方世界了解得愈清楚,你的信心才是真誠、懇切。了解透徹了,我們發願求生一點疑惑都沒有,這個決定是正確的,才會認真去真幹。所以聽經的目的在哪裡?斷疑生信,第一個目標。更進一步的,破迷開悟,這是對於念佛有相當基礎的人,他清淨心、平等心已經現前,他多聽經會開悟。

過去聽得多、看得多,半信半疑,所以沒有顯著的效果。但是阿賴耶裡頭有這些種子,一旦真聽明白了,它馬上就起作用。為什麼?對於過去所聽的這些業習種子不懷疑了,不懷疑就生智慧。

這裡頭有句話說得很好,「雖觀如來相好,不生愛著之心」。如來,我們塑造的佛像,依照《造像度量經》的標準,把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造出來,世間人所稱為這是貴相、福相,沒有留戀,沒有染著的心。對於佛尚且如此,世出世間一切法你當然不生愛著之心。

「於無念中,常念彼佛」,無念是失念的時候,心裡頭沒有其它的念頭,這個時候要生起念佛的心,常常想到佛,常常不離開佛。所以念佛人手上拿一串念珠,掛一串念珠,這念珠的作用在哪裡?提醒自己念佛,是這個意思。

《念佛十種心》:

一、無損害心。念佛之人,於諸眾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損害,令得快樂,是名無損害心。

二、無逼惱心。念佛之人,身心安靜,於諸眾生,常起大悲之心,深加哀傷,令得脫苦,是名無逼惱心。

三、樂守護心。念佛之人,於佛所說正法,當須不惜身命,守護愛惜,是名樂守護心。

四、無執著心。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觀察於一切法,不生執著,是名無執著心。

五、起淨意心。念佛之人,能離世間離染之法,復於利養等事,常生知足之心,是名起淨意心。

六、無忘失心。念佛之人,求生淨土,成佛種智,於一切時,念念不捨,是名無忘失心。

七、無下劣心。念佛之人,常行平等之心,於諸眾生,尊重恭敬,不生輕慢,是名無下劣心。

八、生決定心。念佛之人,不著世間言論,於無上菩提之道,深生正信,畢竟不惑,是名生決定心。

九、無雜染心。念佛之人,修習功行,種諸善根,心常遠離一切離染煩惱,是名無雜染心。

十、起隨念心。念佛之人,雖觀如來相好,而不生愛著之心;於無念中,常念彼佛,是名起隨念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臨終是否要助念才能往生

問: 臨終是否一定需要助念才能往生? 大安法師答:...

【推薦】十心嚮往,命終必生極樂國土

又云,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

我們要堅固往生的願力

我們要堅固往生的願力,要知道在臨命終時,願力牽引令...

惡果源於內心的失衡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一方面,物質極大豐富,技術突飛...

佛教移民學

一、移民佛國回老家 佛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三界...

堅定心志,安於靜境

佛陀住世時,有位發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團裡,每位...

善導大師:臨終往生正念文

知歸子問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

先超越妄想,才有辦法放下主宰

一個有志氣的修行人,一定追求臨終的感應道交。臨終的...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爾時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訶迦絺罹難陀,聰慧多智,...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人生的失敗離不開這三個字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 李商隱《詠史》中說:歷覽前賢國與家...

全真在妄,所有真實功德就在妄想當中

蕅益大師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觀念?就是說我們...

把「空性」當成休息站

問: 請師父開示,為我指點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塵勞...

欲識佛住處,只這語聲是

打禪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這個道就悟,為什麼...

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心律法師:戴佛珠的含義

也許,有的朋友認為,現在誰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

題耆羅與那賴的故事

過去有兩位菩薩,志行清淨,心境寂然,無所欲求,光明...

這才是最大的財富

在非洲的一個偏僻山溝裡,有一個小村子,四週全是高山...

淨土法門是沒有中陰身的

這裡就提出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信眾提出的中陰身問題。...

聖嚴法師《競爭與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競爭,就是要把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東...

佛教四聖諦的內容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

無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對惡口與辱罵

佛陀成道後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歲那年,佛陀在優陀...

業的三種報應模式

經說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 現報者...

人生如夢了不可得

原文: 古人云:熱亂場中,難當冷眼。以三界無安,猶如...

居士誦地藏經有哪些規定

問: 在家居士誦《地藏經》有哪些時間和空間上的規定...

凡夫的心與佛陀的心有什麼不同

相似即佛於實相理,相似得見。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

【佛教詞典】四大名山

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此四大山都在中國,...

【佛教詞典】閼伽

梵語 argha,巴利語 aggha 之音譯。又作阿伽、遏伽、遏...

【視頻】妙境法師《健康長壽與無我的關係》

妙境法師《健康長壽與無我的關係》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男聲讀誦

《佛說阿彌陀經》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