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藥師經四譯十二大願文對照表

2017/06/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藥師經四譯十二大願文對照表

1.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卷第十二 東晉 天竺三藏 帛尸梨蜜多羅 譯

2.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隋 天竺 三藏 達摩笈多譯

3.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4.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於佛光內寺譯

第一大願

1.第一願者。使我來世得作佛時。自身光明普照十方。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自莊嚴。令一切眾生如我無異

2.第一大願。願我來世於佛菩提得正覺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三十二丈夫大相及八十小好以為莊嚴。我身既爾。令一切眾生如我無異

3.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4.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自身光明照無邊界。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令諸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

1.第二願者。使我來世自身猶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妙色廣大功德巍巍。安住十方如日照世。幽冥眾生悉蒙開曉

2.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清淨無復瑕垢。光明曠大威德熾然。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若有眾生生世界之間。或復人中昏暗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3.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4.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清徹。光明廣大遍滿諸方。焰網莊嚴過於日月。鐵圍中間幽冥之處互得相見。或於此界暗夜遊行。斯等眾生見我光明悉蒙開曉隨作眾事

第三大願

1.第三願者。使我來世智慧廣大。如海無窮潤澤枯涸無量眾生普使蒙益。悉令飽滿無飢渴想。甘食美膳悉持施與

2.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邊無限智慧方便。令無量眾生界受用無盡。莫令一人有所少乏

3.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4.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所受用物皆得無盡

第四大願

1.第四願者。使我來世佛道成就。巍巍堂堂如星中之月。消除生死之雲令無有翳。明照世界行者見道。熱得清涼解除垢穢

2.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諸有眾生行異道者。一切安立菩提道中。行聲聞道行辟支佛道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3.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4.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游履菩提正路。若行聲聞獨覺乘者。亦令安住大乘法中

第五大願

1.第五願者。使我來世發大精進。淨持戒地令無濁穢。慎護所受令無缺犯。亦令一切戒行具足。堅持不犯至無為道

2.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於我法中修行梵行。此諸眾生無量無邊。一切皆得不缺減戒。具三聚戒。無有破戒趣惡道者

3.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4.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善防三業無有毀犯墮惡趣者。設有毀犯聞我名已。專念受持至心發露還得清淨。乃至菩提

第六大願

1.第六願者。使我來世若有眾生。諸根毀敗盲者使視。聾者能聽啞者得語。[身*婁]者能申跛者能行。如是不完具者悉令具足

2.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其身下劣諸根不具。丑陋頑愚聾盲跛躄。身攣背傴白癩癲狂。若復有餘種種身病。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諸根具足身份成滿

3.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丑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4.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諸根不具。丑陋頑痹聾盲瘖啞攣躄背僂白癩瘨狂。種種病苦之所纏逼。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皆得端嚴眾病除愈

第七大願

1.第七願者。使我來世十方世界。若有苦惱無救護者。我為此等攝大法藥。令諸疾病皆得除愈。無復苦患至得佛道

2.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諸患逼切無護無依無有住處。遠離一切資生醫藥。又無親屬貧窮可愍。此人若得聞我名號。眾患悉除無諸痛惱。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3.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病悉得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4.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窮困苦無有歸趣。眾病所逼無藥無醫。暫聞我名眾病消散。眷屬增盛資財無乏。身心安樂。乃至菩提

第八大願

1.第八願者。使我來世以善業因緣。為諸愚冥無量眾生講宣妙法。令得度脫入智慧門。普使明瞭無諸疑惑

2.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婦人百惡所逼惱故。厭離女身願捨女形。聞我名已轉女人身成丈夫相。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3.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4.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眾苦之所逼切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若聞我名至心稱念。即於現身轉成男子具丈夫相。乃至菩提

第九大願

1.第九願者。使我來世摧伏惡魔及諸外道。顯揚清淨無上道法。使入正真無諸邪僻。迴向菩提八正覺路

2.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一切眾生解脫魔網。若墮種種異見稠林。悉當安立置於正見。次第示以菩薩行門

3.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4.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復有種種邪見之徒。皆當攝受令生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乃至菩提

第十大願

1.第十願者。使我來世若有眾生。王法所加臨當刑戮。無量怖畏愁憂苦惱。若復鞭撻枷鎖其體。種種恐懼逼切其身。如是無量諸苦惱等。悉令解脫無有眾難

2.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種種王法繫縛鞭撻牢獄應死。無量災難悲憂煎迫身心受苦。此等眾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脫一切苦惱

3.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縲縛鞭撻,係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4.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拘。幽禁牢獄枷鎖鞭撻乃至極刑。復有眾多苦楚之事逼切憂惱無暫樂時。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乃至菩提

第十一大願

1.第十一願者。使我來世若有眾生飢火所惱。令得種種甘美飲食。天諸餚膳種種無數。悉以賜與令身充足

2..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飢火燒身為求食故作諸惡業。我於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3..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4..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火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若聞我名至心稱念。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隨意飽滿後以法味令住勝樂。乃至菩提

第十二大願

1.第十二願者。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眾生即得衣服。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眾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眾生。

2.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貧無衣服寒熱蚊虻日夜逼惱。我當施彼隨用亦服種種雜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寶莊嚴具花鬘塗香鼓樂眾伎。隨諸眾生所須之具皆令滿足

3.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4.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身無衣服。蚊虻寒熱之所逼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隨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寶莊嚴具伎樂香華皆令滿足。離諸苦惱。乃至菩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四十八大願——(第8願)皆得知他心念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

四十八大願——(第5願)生者皆得宿命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

修十大願王為何能往生極樂世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

四十八大願——(第4願)形色無有好丑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四十八大願——(第38願)妙服自然在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

淨土法門發願的重要性

發願有什麼重要性呢? 淨土宗講信願時再再強調發願的重...

從藥師如來的本願探討理想社會的建設

人類幾千年文明,始終在探討著建設一個理想的社會,希...

臨命終時,唯此十大願王不相捨離

普賢者,梵雲邲輸跋陀。據《悲華經》所載,阿彌陀佛往...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心念紛飛,當作何方便

或問心念紛飛,當作何方便?予曰:佛言心者,制之一處...

淨界法師:精進佛七開示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一...

養好精氣神要做到「三寡」

精虧、氣虛、神怯是疾病與衰老的先兆。唐代醫家孫思邈...

淨土法門是權法還是實法

【原文】 客曰:弟子昔日聞言,淨土法門,全屬小乘。極...

修定的資糧

修道的時候要有助道因緣,什麼是助道因緣呢? 你修道的...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夠更深層

我們在心中能夠受持常住兩個字,就能夠遠離三惡道。常...

大安法師:預知要往生,但為什麼沒走

問: 有的預知時至要往生,叫來佛友助念,但幾次都沒...

訓練心

如果我們有了錯誤的知見,那麼即使是住在一個深暗的洞...

文殊菩薩度眾的善巧

一日,阿難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親見文殊師利所成...

提起佛號,把瞋恨心降伏下來

當你碰到冤家對頭現前的時候,瞋恨心有可能會上來,巴...

《南無寶勝如來》聖號講解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

信息時代的修行違緣

在西方傳播學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學者把電視觀眾稱為沙...

初學淨土法門從哪兒入手

問: 法師,對於初學者,尤其是想修淨土的人請您給一...

慧律法師《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則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譯成中文叫做不...

眾生輪迴的習慣與體制化

也許你們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一上來就跟你們介紹木魚...

以病苦作佛事,將病房當閉關房

二〇一八年之秋,是我人生所走過的五十六個春秋中經歷...

【佛教詞典】已知根

(術語)三無漏根之一。廿二根之一。謂已知了四諦道理...

【佛教詞典】迦闍

(地名)國名。所在不明,譯曰蘆葦。見慧琳音義十八。...

【視頻】楞嚴咒(靈岩山寺快誦版)

楞嚴咒(靈岩山寺快誦版)

【視頻】淨界法師《偷吃常住食物的果報》

淨界法師《偷吃常住食物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