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梵天勸請佛陀說法的因緣

2010/12/31  大字體  護眼色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國,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善勝道場,圓滿無上佛果。初成道時,佛陀思惟五濁惡世眾生迷惑顛倒,難可教化,久住世間,實無益處,而欲入無餘涅槃。

當時,大梵天王知道佛陀的想法,即前往面見佛陀,恭敬禮拜、長跪合掌,勸請佛陀慈悲住世,大轉法 輪。佛陀告訴大梵天王:‘一切眾生皆為塵垢染污,貪著世間欲樂,蒙蔽了清明智慧。若住世說法,皆是徒勞無功,不如速入涅槃。’大梵天王聞佛所說,再次禮拜懇請:

‘佛陀!現今法海已滿、法幢已立,化導眾生的時節因緣已經成熟,能夠蒙佛救度的眾生亦非常多,世尊怎能選擇入滅,令眾生錯失得度因緣呢?而且,您過去無數劫以來,發無上菩提心,為眾生廣集法藥,乃至為求一偈,捨卻自身、妻兒性命,如今為何不顧念眾生而欲自入涅槃?’

於是,大梵天王一一提起過去佛陀為眾生求法之事:佛曾為妙色王,為尋求正法令諸眾生得以解脫,自捨己妻,為毗沙門王所化現之夜叉鬼所食。又曾為虔闍尼婆梨王,欲求得微妙法寶,普利人民,以自身燃燈供養。亦為毗楞竭梨王,樂好正法,於身上斲千鐵釘,忍苦求法。又或者,為曇摩鉗太子,自身投入熾火燃燒之大火坑,以做供養,誓求大法。為爵多羅仙人,四方求法,願剝皮作紙、析骨為筆、血用和墨,書寫法偈,令一切眾生皆能讀誦修行。又為尸毗王,割捨自己的血肉,餵食飢餓的老鷹。

大梵天王讚歎佛陀過去捨身求法、利益眾生的菩薩願行,勸請佛陀因法海已滿、法幢已立、法鼓已建、法炬已照,度化眾生的時機已然成熟,請佛住世、大轉法 輪。由於大梵天王的勸請,佛陀便前往波羅奈國鹿野苑中說四諦法,化導眾生。至此,佛陀、四諦法、五比丘一時俱有,佛法僧三寶終於出現於世。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一》

省思

三寶住世大明燈,禮敬供養出苦輪。得遇三寶,是眾多善緣的成就,若沒有佛陀累劫勤修、大梵天王請佛住世、僧寶承傳法脈、大善知識慈悲化眾,芸芸眾生於漫漫長夜裡,沉淪苦痛,將無可依怙、無由出離。因此,當以至誠懇切之心,禮敬三寶、供養勸請,如說修行、不疲不厭。願三寶長明之燈,照破眾生無始昏昧黑暗,永燃自心清淨覺醒之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陀最後的教誨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弘法,當時,舍利...

這個榮耀,又有什麼能再超過呢

原文: 蓮之為物,雖出淤泥,體常清淨。人能一切不著,...

世間的一百一十種苦

謂有一苦。依無差別流轉之苦。一切有情無不皆墮流轉苦...

聖嚴法師:關於輪迴投胎的問答

(一)問:人類死了,當真還有轉生的機會嗎?有什麼證...

障道的四個因緣

障道的因緣,就是我們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礙。讀書遇到障...

能知道前世並不重要

知道前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今生該怎麼做。如...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為大患之本,眾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識此生死苦因...

卻到蓮池更迴首,世間螻蟻盡紛紛

貴人雖貴未為欣,死後還他一個墳。 三謝園亭空燕子,五...

宿業難消,羅漢遭災

詩曰: 離越前因謗聖賢,賠償加罪八多千;噁心毒口招殃...

站著被燒焦的鳥

1996年3月,一則極為感人的有關動物的新聞在全美播放:...

一位老居士的瀕死體驗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義工,經常聽老居士...

誦持普門品的感應--保住了清淨道場

台中市南普陀寺,開山方丈國強法師,七十四年應祖國師...

有多少時間,盡量念多少佛

這個持名念佛呀,這個名號當中是莊嚴,這個名號是從阿...

靜心念佛見彌陀,百歲老人生西方

崔成貴老居士往生紀實 崔成貴老人,一九一六年農曆八月...

改善命運的秘訣

不少人在遇到運程阻滯、生意失敗、事業不利,或婚姻受...

人人都能親身感受的八苦

一、生苦。 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為...

省庵大師《四念處頌》略解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闡述一心二門心真如門和心...

歷代放生詩選

一、唐 白樂天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盤渦...

大佛與大罄的對話

有一間大佛寺裡面,供養了一尊很大尊的銅製佛像,在大...

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談人生

一日之計,始於清晨。 前人曾說過:能控制早晨的人,方...

聖嚴法師《禪的入門方法》

中國禪宗的修行方法,是頓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

【推薦】淨土祖師們提倡的念佛方法

十念法: 唐善導大師說十念法是念夠十句的佛號。北魏曇...

【佛教詞典】圓戒

(術語)圓頓戒也,以名天台家所傳之大乘戒。法華玄義...

【佛教詞典】豐財菩薩

豐財,梵名 Bhogavatī。即福德、尊貴之意。又作資財主...

【視頻】動畫:彌勒下生成佛記

動畫:彌勒下生成佛記

【視頻】妙華法師傳法儀式

妙華法師傳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