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練,這種才是真功夫

慧律法師  2024/07/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練,這種才是真功夫

過去有一個人他很會駛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專家,他見人就講:來,來,坐我這艘船一定平安。結果有一次他載很多人到大海,駛著駛著遇到颱風,遇到颱風時,這樣駛也不對,那樣駛也不對,船吹得翻來覆去。因為他都在理論上用功而已,在書上寫船應如何行駛,但是他沒有面對風浪的經驗,俗話說風平浪靜訓練不出良好的水手,雖然他知道應如何駛,沒有用,經驗不足,經驗不足就是境界磨練不夠,境界磨練不夠定力就不夠,定力不夠就慌慌張張,結果,整艘船翻船。

這個故事就是警告我們:修行是點滴的功夫,不是我今天聽經聞法,我知道道理臨命終就有把握,不可能!我們今天聽經聞法,還要接觸境界去磨練我們,我們二十四小時要感恩逆境,感恩讓我們痛苦的人,感恩讓我們有忍辱機會的人,感恩一切。我們今天在辦事情當中,在度眾生當中,或者在人情世事當中,在痛苦中接受磨練、忍耐。

慢慢地成熟,成熟的代價就是痛苦,成就的代價就是誹謗,這是一定的道理,出名的代價就是誹謗,一定的,這是不可避免的,你想要成熟,你的代價就是痛苦,我們今天只知道要悟,悟到本性,你悟到本性還不行,你要能夠把本性持續下去,這才是真的功夫,把本性持續下去,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練,替大眾服務,服務的時候勞而無怨,不會埋怨,人家對你怎樣,你都不會埋怨,這種才是真功夫。

如果說我今天悟到,悟到只是功夫而已,好比你要鑄一把劍,開悟就是一把劍已經鑄成了,一把劍已經鑄成了,是怎樣呢?已經有雛型,但是還要繼續打、磨練,那把劍要磨練,磨練才會有智慧,每天研究理論沒有用,遇到事情就倉皇失措,那不行。碰到任何事情要像老僧入定一樣,氣定神閑,什麼事都沒有,那才是真正的磨練足夠。

我們若磨練不夠,遇到事情就慌慌張張,不知在緊張什麼,雖然他有本性的功夫,但是這時用不上。所以說得念總持,所聞不要忘,要常常提起正念,然後在一切境界磨練正念。沒有經過訓練,長養聖胎的本性,就像什麼?就像泥土沒有燒過一樣,只能是胚胎,但是沒有經過窯洞的燒,沒有經過火的燒,胚遇到水會爛掉,就像有航海的知識,但沒有航海的經驗一樣,方向很清楚,要如何駛,如何駛都知道,但是遇到緊急狀況,怎麼處理他不會,我們知道無生的道理,知道要修行,但是你遇到臨命終時,怎麼辦?遇到臨命終就是颱風,你要怎麼辦?

所以,平常我們就要在惡劣的環境修行,要在僧團裡面修行,大眾僧才有機會讓你磨練,你跑去深山林中,你沒有機會磨練,誰給你忤逆,誰要給你忤逆,誰要給你痛苦,誰要找你麻煩,只有團體才有辦法。蓮花要開在污泥當中,表示逆境愈大、污染愈重,菩提心愈強,所開出來的花就愈香。我們的修行若一切都是順境,修行力不夠,不夠力。

我們的修行一定是必須擁有錯誤、痛苦、磨練,才真正是我們的,所以沒有經過痛苦的洗禮,所有的成長都是幼稚,要記得這句話。所以悟到本性,常常提起正念,還是一回事,你要有磨練的機會,替大眾服務、吃苦,經得起磨練,不然,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我認為開悟不困難,悟到平等、必竟空性不困難,但是要如何運用妙有,你要怎麼樣運用本性的妙有,你必須在事相當中用功,你在事相當中無法運用妙有,有跟無都等於沒有用,形同無效。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自喪...

參禪的入門方便

很多學佛的人,想通過參禪的方法衝破凡聖關,了脫生死...

達照法師:修行中的丈夫氣魄

在場大部分都是女眾,女眾的心態、心量很難放大。人家...

念佛一法對在家人最為親切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家人...

【推薦】品茶

一位屢遭失意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普陀山普濟寺,慕名...

修行人的三大精進

正精進 處事不僅要精進,更要正精進,若只是精進而方向...

想讓自己不斷成長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

一個人要想進步,就是要學習佛的三藏十二部講的戒定慧...

怨的相貌是什麼呢

我們從一念的清淨本性,怎麼就會有這麼多的因緣果報出...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靈這面鏡子

問: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靈這面鏡子? 慧律法師答: 我...

怎樣才算出家因緣成熟

問: 怎樣才算出家因緣成熟? 慧律法師答: 出家還是...

開悟的人,就擁有人生宇宙的一切

一個開悟的聖人他就擁有人生宇宙的一切,為什麼?他活...

慧律法師《佛教與輪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

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之間的境界

初地菩薩住於歡喜 初地菩薩有七個徵象:(一)能堪忍受,...

寶誌禪師《大乘讚》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雖在目前難睹。 若欲悟道真體,莫...

學戒研教為何感受不到法喜

問: 弟子平時學戒、研教時,常感覺腦袋、眼睛很累,...

本煥老和尚:多修多得

為什麼我今天要來這裡?因為廟裡的執事多少有些變化,...

何謂「轉輪聖王」

好,各位,阿彌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這裡想跟大家談...

念念為眾生,事事皆佛法

佛就是覺悟的意思,佛者,覺也。當你心裡念念想著眾生...

越用功為何煩惱越重

【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極樂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嗎

問: 佛經中有描述,極樂世界的地面有落花,諸上善人踩...

感恩,何必只限於節日

11月24日,是美國的感恩節。在所有的西方節日中,我最...

至心信樂應如何理解

問: 至心信樂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我們講十八願...

洗腳的水盆

羅睺羅尊者在年幼時,即追隨佛陀出家修行。初初修行,...

為什麼會有魔和鬼神來干擾呢

舉要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

【佛教詞典】佛師

又作造佛師、造佛工、佛工。指造佛像之工匠。有木佛師...

【佛教詞典】真明

(術語)真實之明慧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行者雖修觀...

【視頻】淨宗故事:瀟灑的東門乞丐

淨宗故事:瀟灑的東門乞丐

【視頻】志公和尚:十四科頌

志公和尚:十四科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