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善業道之除貪瞋癡三毒

寬運法師  2016/03/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十善業道之除貪瞋癡三毒

不貪慾

經云: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與無明共為起三界輪迴之根本煩惱。

貪慾者,大致分為貪取、貪愛、慳貪三種,為十惡之一,三毒之一,十大煩惱之一。不知足之貪心,於國土、人、財、物,總想佔有及控制,貪而無厭,是名為意貪業。

無想則無慾,無慾則無愛憎,無愛憎則無貪嫉,無貪嫉則一切群生不相傷害,貪者必自相害,亦誣謗於他人;世間人為錢財相諍,父與子諍,兄與弟諍,妻與夫諍,知識朋友共諍,或諸家內外共諍,彼此背後之惡說,都是由貪樂所致。世人為錢財相鬥,王者與王者鬥,道人與道人鬥,商家與商家鬥,士人與士人鬥,各人相罵或相殺害,都是貪的緣故。人為錢財而相欺,口相欺,身相欺,意亦相欺,為貪慾所奴役,甚而以貪獲病,乃至喪身。

佛陀對貪的比喻在《百喻經》卷三之「奴守門喻」中,有這樣的開示:「以前有一富人,將要出門遠行,他命令奴僕好好看守門戶,亦要好好看管系驢的繩索,不要讓驢跑掉。主人走後,鄰家請來了做戲的人演劇,唱及彈都很好聽,這守門奴忍不住出門觀看戲劇去,但想到主人臨行囑咐,要他好好看守門戶和驢子,於是他就把鎖門的門板放在驢背上,再把繩子繫於驢上,然後緊緊牽著驢看戲去了。戲畢回家,家中財物盡被賊人偷竊一空,主人回來後,十分震驚,查問財寶所在及事情真相,奴僕答曰:『主人,你只叫我看管門、驢及索,我都辦好了,這三樣東西並無損減,其他事情我一概不知了』。

主人聽後氣得七竅生煙,大聲責罵他說:『你這笨蛋,留你守門,目的是保管家中財物,你守著門,而財物盡失,那留著這門有什麼用呢?』看門而不看賊,於事何益?是故大家應當攝心,守護六根的「門」(眼、耳、鼻、舌、身、意),勿令六塵的「賊」(色、聲、香、味、觸、法)入侵,如果大家不奉佛教,貪求利養,雖然靜坐,心意卻貪著名利食色五欲,為色聲香味之所惑亂,令無明覆心,正念覺意道品功德全都失散,就如牢守著驢子和貪愛的繩索,大「門」卻開了個洞,讓「賊人」乘機溜入,把「財寶」偷走。」

賊人是魔王,貪慾是罪惡的根源,魔王時刻以貪慾引誘我們做壞事,稍一不慎,即墮其圈套。

日常生活中,「貪取」的禍害多不勝數。《論語》裡,「子張」之「見得思義」,是儒家的戒貪學說。「子張」見到有利可得時,立刻想到,是不是本份所應得的,是不是合於道義的,所謂不義之財不可貪。現今社會很多罪案,都是由貪引起,政府官員貪污舞弊,市民莫奈其何,於是有廉政公署的誕生,重現宋朝大官范仲淹「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大公無私宏觀政治理念;不法之徒針對群眾貪的心理,想出五花八門的行騙方法,如賭局、做會、假倫敦金、網上銀行騙案、乃至街頭兜賣假貨、兌換假錢及跌錢等,招致損失的人都起於貪心,證實貪字變貧的真理。

不但財不可貪,色、名、食、睡都不可貪。貪色的禍害,在「不邪淫」章裡已說得很多,現再補充說「捉黃腳雞」的事,騙徒利用美色引誘事主行淫,然後女子的丈夫出現,反誣捏事主誘惑良家婦女,向事主勒索金錢,否則就報警拉人,被屈者因貪色而自取其咎,有冤難訴,惟自嘆倒霉;貪名也不是好事,所謂人怕出名豬怕肥,人出名以後,原來的敦厚氣質被外來的吹捧改變為傲慢冷酷,只懂向上攀緣,對人的愛心沒有了,為追逐名利權勢,不惜笑罵由人,折損己福,相反,孤臣孽子,不為上級寵信,不為父母喜愛,常懷著危險戒懼的心行事,所憂慮的比一般人深刻,這樣的人容易成為一個通達事理的人;食不可貪,所謂厚於味者即仁道薄,仁道薄者豺狼心興,為口腹而殺生造業,觸犯仁慈;睡也不可貪,除正常的睡眠外,貪多睡易墮無明、懈怠。

《十善業道經》云:若離貪慾,得成就五種自在。

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

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奪

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

五、所獲之勝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

不瞋恚

瞋恚者,從違逆不順心引起,是對違背自己之有情,生起怨恨,使身心熱惱,不得平安之精神作用,為瞋、忿、恨、惱、嫉、害六根本煩惱,是三毒中最重,九十八使中最堅(注一),諸心病中最難治的一種精神病態。

佛言人於世間,常喜瞋恚不調和,見惡者瞋,見善者亦瞋,見愚者恚,見賢者亦恚,饑時瞋恚,飽亦瞋恚,不別善惡,但欲瞋恚。戰爭都由瞋恚貪心起,所謂春秋無義戰,窮兵黷武的野心家,令生靈塗炭,國亡家破。一部廿四史寫盡人性貪婪、瞋恚、丑惡,若不貪權勢,不會為侵佔別人權益而掀起戰雲,不為報仇雪恨,不會雷鳴金鼓,騫旗斬將。由於互相殺伐,令流轉不息,起煩惱而造業,肩負「繼往開來」的輪迴二重任務,循環不已,所以雲三毒乃毒蛇猛獸,務必清除。瞋恚更得五惡,一是為瞋火燒身,二是自我惱亂,三是臥起便不安穩,憂恚殺人而自殺,四是入太山地獄中,經歷萬千毒痛拷治,五是從太山地獄中出,生為人時,面目常惡,顏色萎黑黃熟,惡人的丑色,皆從過去宿命喜瞋恚所致。

恰如《地藏經》說:「若遇瞋恚者,說丑陋癃殘報。」瞋恚之人,說話不盡不實,行為不正大,不肯認錯,無懺無愧,心懷穢濁,傷害人命,無有尊卑,眼看到的盡感不善,把自己困在黑暗之世界中,感到天地無光。瞋恚的人,罪根增長,一切世人皆不歡喜看見他,為現世水火盜賊,惡王怨敵等發難。又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者令自己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問題不可謂不嚴重。

佛說眾生為何不得涅槃之樂?因瞋恚火故,瞋恚之火能燒盡一切功德,燒一切戒,瞋心又如雹,能壞善谷,瞋如大斧,能斫法橋,如毒蛇在室,不除去則會害人,一念瞋起,障百法明門。瞋恚除障道外,對我們處事及交朋結友,影響致深致遠,瞋恚者氣量狹窄,不能容物容人,成不了大事。

瞋恚之人,容易發怒,不能有效地控情緒,遇事未弄清楚,即生衝動,稍不如意,便暴跳如雷,令人生畏。彼人適應能力低,神經緊張,書空咄咄、胸襟淺薄、常生猜忌、恐懼、沮喪、哭泣,對人對事缺乏安全感,大家不喜與之交往,在社會上常吃眼前虧。近代語的低感情商數(低EQ)、狂躁症、情緒抑鬱及思覺失調等都市病,大都是由瞋恚引起。瞋恚者更喜嫉妒、辯論及斗諍,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佛說因貪慾心行十惡者墮於餓鬼,愚癡墮地獄,憍慢墮阿修羅,瞋恚墮畜生、受毒蛇蝮蠍、蚑蜂百足、含毒之蟲等身報。

昔日有一沙門,行到草間時,聽到虛空有人呼喚他,沙門甚覺奇怪,四出找尋聲音來源,惟不可得,再有聲言:「你莫驚慌,過去我是阿耆達王,因為墮到蛇身,所以求你為我說經,令脫此罪身。」沙門說:「阿耆達王建塔造寺,供養功德嶺巍巍,當生天上,為何會墮落畜道呢?」蛇答:「我因臨終時,侍人為我持拂驅蠅,久之因疲倦的原因,拿著的扇子墮到我的面上,那時我心生瞋恨,隨即命終,因此一念,遂受蟒身。

因生前多作福力,所以知道因果,今特求沙門,為我說歸戒,即可脫蟒身,生於天上。」時道人隨即為說經,蟒蛇一心樂於聽法,不食七日,就此死去生到天上,數月後持花散佛,眾人看見,甚為奇怪,蛇在虛空報說:「我是阿耆達王,蒙道人給我說法,令生天上,今特來奉花報佛恩耳。」由此大家知道,臨命之人,侍衛病者傍側的人,不可不護病者之心。(《眾經譔雜譬喻》)

安息國王正後有一位太子,以孝行稱名,克意好學,對於外國典籍及七曜五行醫方異術,乃至鳥獸之聲,無不綜達。國王死後,傳位給太子,太子深感無常苦空,辦妥喪事之後,便把國家讓給叔父,出家修道。到處雲遊,遍訪其他國家,到中國後,不久即通達華語,宣譯眾多經典,改胡為漢,先後所出經論有三十九部。尊者有一位同學名法行,出家比他早,精進修行,但對施主施食不均勻的時候,每多怨懟,尊者屢次勸諫,法行都不肯改,過了二十多年,尊者向法行告辭,聲稱往廣州償宿世之命債,臨別之時,對法行言:「你精勤修行不在吾後,而且明經施教,廣為人說法,但可惜性情多瞋恚,恐怕命終會受惡形。倘我能得道,必當度你。」

尊者到廣州後,適遇廣州寇賊大亂,路上逢一少年,見到尊者,即拔刀在手,忿怒大罵:「真得汝矣」,尊者面無懼色,笑說:「我前生欠你命債,今特來還你。」說罷引頸受刃,賊人亦真的殺死他,圍觀的人莫不稱奇。尊者之神識,仍然生在安息國,為王太子,即今時之安世高。安師長大後,亦游化中國宣經,是時乃靈帝末年,安師往江南弘法,對人說經過廬山時,要去度化昔日的同學。行至亭湖廟時,同行有三十餘隻船,帶備很多牲口同往祈福,人皆說此廟神祇非常靈威。是日廟神顯靈,囑咐廟祝到船中,禮請安師入廟中談話,安師入得廟中,神對他說:「過去曾與你一齊出家學道,今為廟神,因前生佈施故,得到今時信徒豐厚的供養,這裡週回千里都是我的管治範圍,因前生瞋恚,所以墮此神報身,今日壽緣將盡,而形丑長大,若然在此地命絕,恐怕會將江湖穢污,我當往山西澤中捨命,但身滅後恐更墮地獄,我有絹千匹及其他雜寶,請你代我立寺營塔,使我能生善處。」

安師請這位神靈現形相見,神從床後出頭,原來是一條大蟒蛇,安師對蟒蛇說法後,蛇悲淚如雨,然後隱沒。安師取絹物後辭別而去,舟侶颺帆,蟒蛇登山送別,師亦以廟宇之物建造東寺,為蟒蛇修福。安師去後,蟒神果然當天便命盡,傍晚時候,有一少年,上船長跪安師前受咒願,然後不見。安師告訴眾人,適才之少年乃廟神,已經離惡道。從此以後,廟神不復靈應了。後人在山西澤中,見一死蟒,頭與尾共有數里長,潯陽郡蛇村之名,由此而得來。

安世高尊者與法行法師的公案,在佛門廣泛流傳,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法行法師明經施教,是一位精進的修行人,只因計較供養不均而生起瞋恚心,歿後即墮畜道,尤幸過去修行,知道懺悔及求超,藉安師之力及捨財造寺之福德,方離惡道。我們凡夫的貪恚慾念,此落彼起,前仆後繼,何止於一,若不猛省回頭,冥冥前途,誠為可怕!

《論語》夫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殷商時,孤竹君的兩位兒子,讓位而逃,對於過去曾經對不起他們的人,並不懷恨在心,大幅調低與別人之間的仇怨,得賢者之名,是儒家戒瞋的典範。

不愚癡

愚癡者,不是指愚劣蠢鈍、絕無所知的人,而是指邪見、顛倒見者,是故愚癡又名邪見業。盡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七曜五行,醫方異術,樣樣精通,過目不忘,世智辯聰,樣樣過人,但不信三世因果,不信六道輪迴,信人死神滅,認為世間無可招結果之原因,亦無由原因而生之結果,故惡不足恐,善亦不足好,此種無有後世等撥無因果斷滅謬見,是名愚癡,是邪見中之最邪者。

以定命論或宿命論為因果關係之終極,認一切世間物理現象的色法和精神現象的心法為定數,是故一切事皆聽天由命,不思進取,守株待兔,如初期之袁了凡先生,聽了熟習《邵子皇極數正傳》的孔先生為他推算終身休咎,知道妄想無益,故心如止水,澄寂無念,便為數所拘,不明白不定業是可以轉的道理,亦名愚癡。

信世間由神主宰控制,於是殺生祭祀鬼神,求趨吉避禍,或求生天上,不行正法,亦名愚癡。佛在《長阿含經》卷十六中說:「即使奉事日月水火神,得到眷顧而生梵天,最後都不得究竟的好處。」世尊亦說有智慧的人,不會相信外道說上帝能主宰及創造萬物,否則修善何益?苦行自餓自殺亦不能逃離苦惱,只會製造苦因。又以占卜算命,推盤定鬥,祈禳祭神來推算命運,亦是愚癡的行為,如時節星宿,命理八字能支配一生命運的話,那麼世上同年同宿出生的人,或孿生的兄弟姊妹,他們的命運遭遇及樣貌應該是一樣的,為什麼會產生不同性別、性格、貴賤呢?為什麼孿生的人,會一人受苦,一人受樂呢?為什麼同時同宿的執政者,會一人失國,另一人則可以保衛疆土不失呢?同年同宿的天人及阿修羅,為什麼有些做阿修羅,有些卻生梵天,戰鬥時出現不同的勝負呢?其實命運好不好絕對與天干地支,命理八字無關,眾生之禍福實緣於業力,修正見受於安樂,修邪見則受大苦惱。

愚癡又即無明,是精神情態,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認識,不肯捨離五欲享受,常被六根所纏,生無明煩惱,亦名愚癡,無明煩惱幽微不易察知,隨逐眾生,眠伏於第八阿賴耶識之中。

能生煩惱的煩惱本,其實是我們平常說的「佛性」,也就是成佛的根本,「法性」就是成就一切事物的根本,這根本就是我們的覺性,沒有這本性,一切作用不能生起。比喻水是菩提,煩惱就像水裡的波浪,無水不成波浪,有水遇風才起波浪,去掉波浪,水也沒有了。瞋恚其實是我們的菩提本性在起妄用,所以菩提本性是煩惱的根本。

諸經論云:「煩惱即菩提」即是道諦,不是說我們整天在煩惱就會得到菩提,而是指生起煩惱的根本就是佛性,能把煩惱息下來,本有的菩提本性就恢復了。罪福也沒有自性,受罪享福都是由我們的妄心造成,做善事,造福,受福報;做惡事,造罪,受罪報。自作自受,不是由誰來主使的,所以罪福性空,唯由心造。太上感應篇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福相伏,是自然而然的因果律,不可尋覓,也無法尋覓,我們只須隨緣任運,不住不著地做善事,但毋須刻意做好事求福報,以免墮執著於相上,影響大道的成就。

蜚聲禪門的五百年野狐精公案,是破執著於相的例子。

百丈和尚每次講經時,都有一老人在座聽法。有一次,和尚講經完畢後,老人不退座,並對和尚說:「我非人類,乃一野狐,在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有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嗎?』我答:『不落因果』,後來一想,佛說因果不空,我說不落因果,不是錯了嗎?在疑惑的當下,死後落了狐狸身,修行五百年,因有善根,所以能化人身。我現在有一個問題要請教禪師,到底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嗎?」百丈禪師想了一想,答說:「不昧因果」,老人聽了之後,就豁然省悟,得到了解脫。然後向和尚頂禮說:「我現在已脫野狐身了,明天山後岩下,有一死野狸,請你按亡僧之禮荼毗。」百丈和尚答應了他的請求。其實不昧因果與不落因果相去甚微,倘心空無住,一切法破,即能來去自由,卻因執著,即落狐身,死後還要執著以亡僧之禮荼毗,固執實未捨除。

老人因著於相而墮惡道,故說執著亦是愚癡。特別年長之人,更易於執著己見。孔夫子有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戒之在得的意思是說步入老年後,人也變得固執,堅持己見,執著「務得」,應當戒除此隨年齡而建立之缺點。

當人逢絕境之時也未必全無益處,除了可能逼出背水一戰的潛能外,最重要的是逼出捨棄執著。危急之中,會忽然明白什麼才是根本,平時沒想過要放棄的東西原來竟是負累,路愈是難行,便愈要捨棄種種執著,不難發現,不通的絕境竟然又見一村在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寬運法師文章列表

慾望使人失敗,無私令人成就

無論前方是懸崖還是坎坷,水都毫無猶疑地勇往向前,形...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諸病之源也

饑饉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嘗聞醫之治病也...

多欲為苦--警惕慾望的禍患

多欲為苦,意思是說: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對慾望貪求無...

你的貪瞋癡多久能平復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煩很氣,你看看這個氣多...

端心正念,這是最要緊的

當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十善業道之不殺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業中,佛陀把殺業放在第一位,...

裡邊有這五鬼,外邊的鬼也就來了

這叫五鬼鬧宅,你裡邊有這五鬼,外邊的鬼也就來了,所...

【推薦】佛法智慧與身心健康

據統計顯示,近年隨著社會節奏加快、生活及各種壓力的...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近代知識分子和淨土信仰

中國的佛教史上,知識分子與佛學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議...

修行人是境遇愈壞愈好

出家要在大叢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個人。人多才...

禮拜《梁皇寶懺》的意義與功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寶懺》的緣起,這個懺本是南朝...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會得了,一切處都是道,會不了的,就被時光境界轉,這...

聖嚴法師《念觀音,學觀音,做觀音》

2006年11月9日,這一天正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聖...

駝驃比丘的善惡果報

佛陀時代,有一位力大無窮的駝驃比丘,隨佛出家後,精...

吾道一以貫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業的時候,第一個他沒有我空、法空的...

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不管學不學佛,一個人想做到隨時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難的...

地藏菩薩的威神力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的威神力、神通力、智慧力都是不可思議。特別...

印光大師嘉言錄--勸信願真切

甲、示真信切願 ● 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

【佛學漫畫】是什麼讓輕視念佛的律宗祖師改修淨業

大師又講到自己發懺悔心、改往修來的想法。他思維:以...

禪宗與牛的因緣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貴的動物,具足威儀與德行。《勝...

能夠這樣堅持,往生就能預知時至

何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純熟的時候,你嘴上在吃飯,...

大安法師:無上道心怎麼發

善導大師在《四帖疏》裡面,對這段經文,給我們開示了...

為什麼出家人很少生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數據...

心淨則國土淨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

【佛教詞典】涅槃經義疏

凡十五卷。隋代曇延(516~588)撰。唐代道宣(596~6...

【佛教詞典】首楞嚴三昧五名

(名數)涅槃經二十七曰: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

【視頻】正月初一上供早課(福鼎平興寺)

正月初一上供早課(福鼎平興寺)

【視頻】寬運法師《如何才能得到富貴》

寬運法師《如何才能得到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