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法智慧與身心健康

寬運法師  2015/02/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法智慧與身心健康

據統計顯示,近年隨著社會節奏加快、生活及各種壓力的增大,中國精神類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趨勢,特別在城市中,每6個市民中就有一個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見的3種疾病為「心境障礙」(抑鬱症類)、「物質使用障礙」(酗酒等)、「焦慮障礙」。

究其原因何在?就是因為人心的煩惱實在是太多了,因此要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唯一方法,就是消除煩惱。那麼,何謂「煩惱」?煩惱雖無實體,但能使人身心不安,懊惱煩悶。如《大智度論》云:「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可知煩惱,是人心中的大賊,是破壞人心理健康的毒素,是令人喪失理智的麻醉劑,人在煩惱擾亂下,身心失衡,痛苦日深,百病叢生。同時由是而產生的社會罪惡,亦層出不窮。

一、「貪、瞋、癡」三毒與身心疾病的關係

以佛法來說,一切眾生種種的疾病,全都是由心的善惡而顯現的。那麼,招致惡報的恶心,到底是什麼呢?如《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中云: 「示眾有三毒。」《 大智度論》中亦說: 「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 「根本四病,貪瞋癡等分。」 此外,《摩訶止觀弘決會本》中亦有教示: 「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

佛經將人心的煩惱,分為「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兩大類。根本煩惱是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隨煩惱又分大隨、中隨、小隨。小隨煩惱,即是: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嬌等十種;中隨煩惱,指無慚及無愧二種;大隨煩惱,是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種。這不過是略舉其要而言,實則人之煩惱無量無邊,正如《俱舍論》中所說,煩惱有八萬四千之多。佛為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所以開設了八萬四千法門。

但簡括而言:不外是貪、瞋、癡三種,「貪」是貪愛五欲,「瞋」是瞋恚無忍,「癡」是愚癡無明,因貪、瞋、癡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由於此三毒人皆有之,所以心理無法得到真正的健康。

借鑒佛法智慧.促進身心健康

同時,我們要知道,其實人心的煩惱,往往是由於過多的慾望所引起的,所以佛教教我們要「少欲知足」,如《四十二章經》中說:「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畏。」這句話道出了人患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生活中的一切煩惱、挫折,莫不從「愛慾」而來,「愛慾」愈重,則煩惱愈盛,心靈受傷害的可能性就愈大。學會約束、降低自己的慾望,培養一種知足常樂的心情,則自然不易患有精神類疾病。

以上是從心理上去說的。

至於身體的健康,佛教認為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要素(簡稱「四大」)構成,其中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等屬於「地大」;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等屬於「水大」;暖氣屬於「火大」;呼吸動轉歸於「風大」。這「四大」之身膿血夾雜,寄生生物蠢蠢蠕動,七竅常流不淨,所以佛教稱之為「臭皮囊」;若四大不調,還會產生種種的疾病;加上生命無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長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對對身體的貪戀執著、過份的關照,認為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佛修道,解決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貪、瞋、癡等煩惱,以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廣度眾生。

那麼,如何才能將人心最根本的三毒煩惱袪除?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實行「六波羅蜜中」的佈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及般若波羅蜜來對冶。

(一) 以佈施對治貪心

貪,又名貪愛、貪慾,人之貪慾對己謂之「慳」,對人謂之「貪」,合名慳貪。如《成唯識論》云:「於有有具染著為性。」何謂「有」及「有具」?「有」指我執,一切眾生,皆執四大假合幻有的生命為實我。「有具」指法執,即人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質享受。由於人不知四大組合的我,是假非真,往往因為貪愛自己的生命,便聯想到自己的財富、地位、權力、名譽、家眷等等,甚至為自己生命的延續及發展,為了自己與家人的享樂與榮耀,貪多慕得,貪得無厭,得寸進尺,見利忘義,不念友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結果,由貪不得而轉為瞋恨,其他忿怒、仇視、怨恨,種種負面的心理,皆隨之而來;人世間的憂悲苦惱,亦隨之而生。由此可見,「貪」實是人間的罪魁禍首,禍害無窮,我們欲想保持心理健康,首先就要對治貪心。

佛教教我們以佈施來對治慳貪。一般來說,佈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人之所以慳自己的東西,貪他人的財物,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自私自利的我見所引起,由於看不破,所以就放不下,每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慾望,在「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心態下,廣積財富,貪得無厭;殊不知人生短暫,人命無常在呼吸間,一息不來,便是下一世,盡管生前在人生的舞台上,如何叱吒風雲,如何顯赫出色,一旦劇終人散,結果落得一場歡喜一場空,所謂「想到百年,今人皆成古人;睡到三更,一切名利皆成幻影」,那麼又何必斤斤計較,分毫必爭呢?

何況世間財物,實為水、火、盜賊、國王、不孝子等五家所有,隨時皆可被取、被奪、被偷,甚至水、火無情,往往億萬財富,毀於一旦。更何況,財、色、名、食、睡,實是「地獄五條根」,當死神降臨之時,才真正明白「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此時才恍惚感悟勤苦積蓄,貪求財富,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可惜悔之已晚。所以佛教教我們要想得開,看得破,放得下,停止慾望的貪求,如此自能安貧樂道,樂善好施,有錢施錢,有力施力,或施知識,或施無畏,種種善行,無疲無厭;同時更以佈施的功德,以抵消慳貪惡業,使內心充滿慈悲喜捨,這樣的話,心理自然能獲得健康。

(二)以忍辱對治瞋心

瞋,又名瞋恚、瞋恨,以憎惡為性,不安與惡行所依為業;能令人身心熱惱不安,故又名瞋火,是人心三毒中最惡毒的心理毛病。如《唯識論》言:「瞋必令身熱惱,起諸惡業。」《遺教經》中亦說:「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世人往往因貪而不得必瞋,瞋恨的結果,每令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大則發動干戈,兩國交戰,乃至世界大戰;小則破壞杜會秩序,製造人間糾紛,給人類帶來無邊的災難與禍患。所以《華嚴經》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言:「一念起瞋,殃墮無間。」可知瞋心之禍患無窮,必須積極對治。

佛教教我們以忍辱法門,對治瞋心;然而所有「忍」字心上一把刀,當人忍受逆境時,猶如刀刃剌心,其苦難當,若非有相當之修養,實在是無法忍受。所以要對治瞋心,必先對人情世間,看得淡,放得下,然後才能以忍辱對治瞋恨心。故《六波羅蜜經》中教人:「了瞋恚心,諸苦所因,知行安忍,萬行根本。若人惡罵,當觀此聲,猶如谷響;若被打時,當知此身,猶如鏡像:若遭譭謗,當觀此身,猶如虛空,不應加報;若遇讚譽,當觀自身性,無我慢不高舉;若得稱讚嘆,當觀心性,本來空寂,不生欣慰;若被譏嫌,當觀本心,性離怖畏,不生憂感;若遇苦時,當觀法性,本無逼忍,不見苦相:若愛樂時,當觀實性,常住不變,無苦樂相。」

此段經文,說明了佛教的忍辱法門,不但是對治人瞋心的妙藥,亦是控制人情緒喜怒哀樂的樞扭。學佛人固然要忍,普通人也要忍,如《佛遺教經》中說:「忍辱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教人觀順逆之境,如幻不實,逆境固然要忍,順境亦應該忍,不為物喜,不為己悲,如此的話,人我是非得失又何足計較?如果人與人之間的瞋恨心都消除了,那麼社會上的種種糾紛與鬥爭,自然就會減少乃至於消失。

我們都知道,佛教有一位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他對所有人都是滿心的歡喜與包容:「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大肚包容,忍世間難忍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只要我們能學習彌勒菩薩的寬心、大量與包容,自然就可以對治內心瞋恨重病,促進心理健康,精神愉悅、開朗。

(三)以智慧對治愚癡

癡,又名愚癡、無明。《唯識論》云:「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人由於內心迷惑無知,不明事理真相,因名無明,又名無知。人因無知,以幻為有,以假作真,加上貪心的追求,瞋心的衝動,使自己在不自覺的愚癡無知心態中,作出殺、盜、淫、妄等種種惡劣行為,形成惡業的種子,以致招來無量生死的苦果,所以愚癡,實是生死根本。

講到「認假作真」,佛經中有一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對年青夫婦,非常富有,非常恩愛,整天飲酒作樂,家中所儲備的美酒,皆以大缸盛載。有一天、佣人不在,丈夫命妻子去取酒,當她輕輕揭開缸蓋,正想取酒時,竟然大嚇一跳,繼而醋性大發,跑到丈夫跟前大罵:「你這個假情假義的人,竟然敢瞞著我,藏著一個年輕貌美的賤女人,如今被我撞見了,枉我對您癡心一片!你怎麼對得起我呢?」

丈夫面對著平時溫柔體貼,而今突然變得兇惡潑辣的妻子,感到非常的嗟異,唯有好言相勸,查問原委;妻子說:「你還想抵賴,不信自己去打開酒缸蓋看看!」當年青富翁打開酒缸一望,不覺勃然大怒,跑回房中,大聲喝罵:「你這不知羞恥的賤人,竟然背著我收藏年青漢子在家中,還敢含血噴人!」

正當這一對恩愛夫妻,爭吵不休,勢同水火,互相指責,互不相讓之時。剛巧平常受其供養的婆羅門教徒進來了,看見夫妻正在互相責罵,問知因由,走去看個究竟,這時缸中出現一個婆羅門教徒,此人以為富翁另結新交,供養別人,於是悻悻然就離開了。最後,來了一位比丘,查知他們夫婦爭吵的原因,走到酒缸一看,裡面又出現一個比丘的影子──原來是假相在作祟!

於是叫夫妻倆隨他走入廚房,由他主持公道,解決問題。當大家來到缸邊,比丘即說:「世上愚癡的人,不知一切幻有,認假作真,平地起風波,煩惱無盡;由於你倆,誤將缸中影子作為真實,以致互相誤會,互相指責,現在一切爭吵皆可以平息了。」說完,取石擊缸,滴酒不存,一切幻影,亦隨之消失。這時年青的夫婦,方才明白到被自己的影子作弄,認假作真,以致無風起浪,引發爭端,徒生煩惱,實在是不值得啊!

這故事實在是一個很好的譬喻,眾生由於無明煩惱的障蔽,不知真心,妄執真心影子的假我,以為真實,遂起貪瞋之心,造殺、盜、淫、妄等惡業,由業感果,因果循環,生死不已,苦惱無量。佛法的般若智慧,不但了悟諸法緣起性空,就連此不生不滅的諸法空性,亦不執著,令人徹底消滅無明,斷絕煩惱。最後體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而證同佛道,達到「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境界。如此的話,何止心理健康,而且一切行為,無不合理,無不合道。

二、「借假修真」──學佛應具有健康的體魄

另一方面,佛教認為「人身難得」,應倍加珍惜。若病痛纏身,即無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的事業,死後還可能墮入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學佛人要憑藉這個四大假合的身體,好好地去修行,所謂「借假修真」,學佛之人就應該具有健康的體魄。

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如下幾大方面:

一、外感風寒、內傷濕熱等引起的四大不調。

二、負面情緒引起的生理紊亂,如瞋恨、憂愁等。故《法句經》云:「惡生於心,還自壞形,如鐵生垢,反食其身。」

三、由貪、瞋、癡等煩惱導致的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如飲食不節、過度疲勞、貪淫無度、酗酒等。同經又說:「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除三得道。」

四、由過去和現在所造殺生、姦淫、欺詐等惡業而感召的惡疾。

五、坐禪本可有益身心,但若調節不當,也易走火入魔,得諸「禪病」。針對上述致病因素,佛教形成了一整套醫療保健的思想和方法。

佛教醫病的重點是治心病。因為病從身生,身由業起,業唯心造,可知心為病本。所以治病當治本,若能通過聞法、誦經、持戒、坐禪等方法自淨其心,則疾病難侵,和樂安祥。

佛教不僅重視自我的保健,還特別鼓勵關心他人的疾苦。如佛教提倡的四種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中即包括醫藥供養;《梵網經》說,佈施病人所得的福德最大,居於八種福德之首。律典記載,釋迦牟尼佛曾瞻視久病之比丘,親自為他們洗浴除穢,浣濯其衣,清

掃住處,並扶臥床上,為其說法。以後即制戒,令諸弟子見一切疾病之人,皆當瞻視供養,如佛無異。

雖然治療身病非佛教之所長,但佛教《大藏經》中仍不乏《佛說佛醫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能淨一切眼病陀羅尼經》、《佛說療痔病法》、《佛說咒時氣病經》、《咒齒經》、《咒目經》、《咒小兒經》、《醫療八支心要略論》、《醫經》、《配方百論》、《大藏治病藥》、《釋門本草》等談醫療保健的專經專論;大乘佛教本著慈悲濟世的思想,更強調「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其中即有專究醫藥學的醫方明;《菩薩地持經》說有九種大乘禪,其中即有以治病為目的的「治病禪」,密宗八大悉地中亦有「治病悉地」;在藏傳寺院中還設有專門的藏醫學院,推動、發展了獨特的藏醫學;在漢傳佛教歷史上,僧人長壽者甚多,不少高僧還諳熟醫道,懸壺濟世,為世所稱道;至於少林禪僧習武強身更是家喻戶曉。

由此可見佛教對健康和醫療保健的重視。所以,如果我們希望獲得健康,首先就應該知道,人的身心皆有病,切莫諱疾忌醫。同時更重要的,必須要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自然就可以獲得健康,而且長壽。

結語

佛教認為,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物質的享受與滿足,而在於獲取真實智慧,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消除自我的無明偏執,打破對自我的執著,從而斷絕貪、瞋、癡等煩惱,使身心重獲清淨。同時,唯有不斷的自我淨化、充實與提高,才能停止煩惱的污染,才能得到心靈真正的安寧與安定。這是一種由「世間」到「出世間」價值觀上的轉換與超越;是一種深刻的智慧,佛教稱之為「般若」;透過般若的觀照,能夠使人心靈充實、安樂、自在,自然就不容易壓抑、累積,造成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心理健康,自然就會身體健康。

由此可見,佛教作為中國古老優秀文化傳統之一,在現今這樣的一個容易使人陷入「心靈危機」的信息時代中,確實足以提供諸多心靈療治的資源。所謂以「儒」治世,以「佛」療心,借鑒佛教智慧,參悟人生之真正意義與價值,相信定可以幫助現代人突破、消除內心的衝突與矛盾,化解現實中種種的煩惱與障礙,令人們的生活得更為喜悅、幸福與美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寬運法師文章列表

秋冬給力蔬果盤點

一、甜蜜柑橘 柑橘性溫、味甘,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

17種有毒有害的日常生活品

英國倫敦國王大學環境科學系斯蒂芬史密斯教授列舉了1...

簡單判斷腎功能的好壞

補腎的廣告滿天飛,補腎的大菜一個比一個受歡迎。然而...

三伏天到了,我們該如何養生

從小暑到立秋,人稱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

四大不調在身體上的表現

一者四大增損病相: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沉重,身體枯瘠...

肝炎病的食療法

中國人有幾億人有肝炎。肝炎有七種類型甲型、乙型、丙...

貪瞋癡是一切惡果的罪魁禍首

佛教認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貪瞋癡是人...

毒瘤惡瘡該如何處理

龍鬼流行諸毒腫,痛瘡膿血痛叵堪,至心稱誦大悲咒,三...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花林窟,與大比丘眾千...

吃素和吃齋有什麼不同呢

問: 師父,吃素和吃齋有什麼不同呢? 慧廣法師答:...

素食打造不長癌的鹼性體質

善養生者和,無寢食,後醫藥。清黃凱鈞《友漁齋醫話一...

高僧掠影--懺雲法師

懺雲法師(19152009)在台灣佛教界享有盛譽。法師法名成...

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

我認識一位化妝師。她是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聞名...

夢到底從哪裡來呢

在說夢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眾生都具有的八種識:眼識...

【推薦】要有能接受批評的雅量

在職場上,難免遇到因為行事風格不同、立場有異,而有...

最短的路,未必就最快

有一天,一個小職員正在趕著去上班,這天他的公司有一...

聖賢處事,惟寬惟厚

弘一律師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經講過一篇《改過實驗談》,...

帶著「需要」去看望

醫院病房,住著兩位相同的絕症患者,不同的是一個來自...

修行中種種的不順障礙,跟我們的福報是有關係的

我們都在學習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時候,都是唯恐...

高僧佛圖澄尊者

佛圖澄,天竺人。少年時就開始學道,尤其精通玄術。永...

清明節佛弟子怎樣做才對已故親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

發願為先——願立則道業可成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三資糧:信、願、行。信的內容:信...

斌宗法師《傳授在家菩薩戒開示》

前言 這次貴社社長德欽法師,暨李炳南老居士等,發心...

你自己做的,現在你自己受,沒有冤枉的事

佛說苦諦真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

佛教經典的三藏十二部分類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據三藏的內容分成十二類。 第一個...

【佛教詞典】讀誦正行

(術語)五種正行之第一。一心專念讀誦淨土三部經也。...

【佛教詞典】寶洲

(一)比喻佛果之大妙地。新華嚴經卷三十五(大一○·一...

【視頻】長者子慈童女

長者子慈童女

【視頻】夢參老和尚《黃金毒蛇,佛善巧度眾的故事》

夢參老和尚《黃金毒蛇,佛善巧度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