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臨終之時,阿彌陀佛搶先把我們帶走

淨界法師  2016/02/18  大字體  護眼色

臨終之時,阿彌陀佛搶先把我們帶走

復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狂慧,懡 無功,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倘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永明祖師所謂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此誠可寒心者也。

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者裡豈容強作主宰。僥倖顢頇。

----《阿彌陀經要解》菁華選讀

我見是利,故說此言,這個利是說明淨土宗最重要的功德利益。淨土宗的利益他不在於說平時我們念佛消災、免難、增福報,這個都是他的一個附屬的花報。淨土宗真實的果地功德,是臨命終的時候,仰仗彌陀攝受,能夠心不顛倒,往生淨土,是從臨終這塊說的。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在三界流轉當中,娑婆世界的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我們修淨土宗的人呢和修禪宗的人呀,其實沒什麼太大區別,但是臨命終時,就不一樣了。因為臨命終時,假設你不仰仗佛力,無論頑修狂慧,懡 無功,是說這種人呀,頑修的,有行無解的,或者有解無行的,總之這個人是含糊籠統,盲修瞎練的,根本用功沒有上路的,根本搞不清楚狀況的,這種人就不談了,即便你解門深入、悟門深遠,即便你平常行門功課做得很深,只要你煩惱習氣有一分一毫未斷,未免隨業力強的這一塊而產生牽引而墮落。這就是永明大師所說的,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這真的是使人寒心者也。

初果尚且昧於出胎,菩薩尚且有隔陰之謎,臨命終時哪是我們能夠強做主宰,含糊籠統的能夠把它矇騙過去的呢?

臨命終時,它有一個問題,我們平時大概只要處理煩惱的問題就夠了,臨命終的問題就比較複雜,因為它牽扯到一個業力的問題,臨命終時算總賬,因為阿賴耶識我們平時感覺不出它的存在,它雖然偶爾丟一些煩惱給你,丟一些外境給你,但是你感覺不出它存在,但是我們看唯識學上說,阿賴耶識在臨終時,那不一樣了,去後來先做主公。它那強大的吸鐵,現出中陰身的時候,它形成強大的業力吸你,那時你就知道第八識的可怕了,除非你斷煩惱。那淨土宗為什麼不怕第八識呢?淨土宗它講調伏煩惱,我只要不隨妄轉,我只要讓阿彌陀佛進來,阿彌陀佛就有辦法把我帶走,那是用佛力抗拒業力。

但是你沒有修他力法門的人呢,你完全憑你自己的本事,我們臨終的人可以做到調伏煩惱,可以,但是你要做到斷除業力,幾乎不可能,除非你是聖人。你調伏煩惱,那你頂多往生善處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到臨終的時候,當阿賴耶識現前的時候,誰都跑不掉。你研究唯識你就會奇怪發現,阿賴耶識平常它隱藏著,所以你只看到第六意識和前五識在活動。但臨終時,他就作用了。他是一個大魔王,現出一個中陰身,然後用中陰身吸引你過去,十人九蹉路,十個人有九個人跑不掉,跑掉那個人是阿羅漢。阿羅漢他無生嘛。

那我們怎麼跑掉的呢?我們是把身心放空,讓阿彌陀佛進來,讓彌陀帶我們出去。所以我們念佛人,臨命終時沒有經過死亡,沒有經過中陰身,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把我們帶走了。我們是在阿賴耶識業力現前之前,阿彌陀佛搶先一步把我們帶走。那時阿賴耶識還沒有現前,如果阿賴耶識現前就完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為止口業,止語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臨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

境緣無好丑,提起佛號正念

一日之計在於晨,叢林的早課是古佛青燈生活的特寫。 得...

淨土居士楷模--劉遺民

劉遺民是東晉時期,廬山東林寺白蓮社十八高賢之一。他...

蓮池海會相與期,去去莫遲疑

一、反對下的學佛更有福報 曾經有學長告訴我,他學佛的...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該如何理解

問: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安住在無所得的心

我們再往下看什麼是生滅的相狀,什麼是不生滅的本體。...

由於不聽聞此法,有一億菩薩退轉菩提

【原文】 阿逸多①!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廣大佛法異...

大安法師:心情浮躁時如何通過念佛求得安寧

問: 我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心非常浮躁,怎麼都靜不下...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戒律不是束縛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則之上。好比農夫有自由決定現在...

清定上師《心經開示錄》

觀自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我們想要超越三界的塵勞,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

敬老養老是福氣

《論語》有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初讀此句,...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天,法慧大師和兩位弟子在經堂裡誦經之後,稍事休息...

福德與功德有何區別

問: 福德與功德有何區別,淨業行人應如何修功德? 答...

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

問: 請問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初學者從何下手?...

要消滅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我」是最重要的

在生命當中我們自己得到一個暫時的果報,別人也得到一...

大安法師:畜生也能具備信願嗎

問: 修淨土法門的行人,必須具備有信願,念佛才能往...

決不可拿僧寶開玩笑

佛、法、僧三寶,名雖有三,然體性同一。一切佛像為佛...

如何生起真實無偽的慈悲心

問: 請問法師,如何生起真實無偽的慈悲心? 大安法師...

羅睺羅的眼淚

佛陀說:「當知瞋心,甚於猛火。」人時常因為瞋怒而亂...

佛教徒為什麼不吃葷腥

問: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麼? 成剛法師答: 剛才跟大家...

淨業行人如何看待轉經輪

問: 歷史上,漢地傅大士曾造輪藏置於寺院,供眾人推...

【推薦】阿彌陀佛接引臨終人事蹟三則

阿彌陀佛憐念悲憫我等罪業眾生,如慈母對待獨生子女一...

理觀智慧所帶動的六個階段

這個理觀的智慧所帶動的有六個階段。 一、理即佛。一切...

【佛教詞典】五識容有別境五所

【五識容有別境五所】 p0286 成唯識論五卷二十一頁云:...

【佛教詞典】塔寺堅固

五堅固之一。佛滅度後的第四個五百年,即是堅固造立塔...

【視頻】大安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大安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男聲)

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