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淨土法門是大乘終極之門,確實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語。這個自力和他力的這種無法逾越的大差別功德,我們有時候,修著修著就忘記了。大乘,確實是大乘。
修行,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你看,有時候開示開示說,從因緣中,要不斷地一點一點的過,一點一點的看破,一次一次的放下,經過這個滄桑,迴首時才,盡這樣的類似於雞湯這種的所謂開示吧。確實有時候也是如此,包括我自己,你看最近我就有一個心得,也在反思。回來,我以為回普陀山能換個活法,結果還是這個活法,法務越來越多。法務越來越多,還有事務,那沒有辦法。沒有辦法,這個境界逼過來的時候,你不自在了,你只能用佛法。
用佛法的時候,想想我也是在北京,也學了幾天中觀,說般若波羅蜜,也嘗試著使用使用。誒,還真靈,現前就是能夠得清涼。你各種因緣過來的時候,你得一樣一樣的處理,那麼你的這個心比較小,你撐不住,就會受逼迫之苦。你受這個苦受不了,你只能有這個佛法來對治,那就確實起作用,能把你的心撐大。能慢慢,一件一件的,反正就這樣,在這個因緣中,所謂的任運、隨緣、一點一點的自在。這是真實不虛的,真的有這個功夫,也能上得了這個道。
但是他有一個什麼後遺症,好像說一點一點撐大,今天又過了一關,增了功夫,好像。實際上是什麼呀,就跟一塊錢一塊錢去攢錢一樣。貌似積功累德,可是我們要知道,不能跟信願之財,這個財,這個攢的錢相提並論。也就是說,我們靠往生所賺來的這個功德法財,他是靠繼承的,大家知道嗎?不是靠我們自己賺得那點死工資的。靠繼承大富長者的萬貫遺產,繼承得來的這個大福德資糧。這才叫大乘。
所以為什麼說,我們有時候修著修著,修著修著,你每天,你只能在六根門頭去用功嘛,就在現前的這六根門頭去擺弄這點煩惱和菩提嘛,所謂的煩惱和智慧。你這樣往往會上癮,我告訴大家,修行也會上癮。一旦上癮上上上,你就忘卻了我們最後的歸處是在西方淨土。這兩種待遇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為什麼看他一個人有沒有福報,就看他能不能承擔淨土,也是真的。
我們信佛,我們迴首想想,是怎麼走到這一步,說當了和尚修了行?從開始信佛,怎麼起的因緣,修行修不上去,佛想法設法給我們作增上,讓不要退,這都是佛力。我們造業,退的時候,佛憐憫我們。我們犯業障的時候,佛隨順我們,承擔我們。知見上生了執著了,佛要想法設法地讓我們,一點一點地往下放。這都是佛力呀。
實際上,我們這輩子,在這個大輪迴盤中,我們能夠信佛,遇上佛,發願成佛,一切的增上全憑佛,沒有自己的力量,大家知道吧。但是我們現在還全在信自己,不信佛。越修,覺得自己越信自己能行。可是,能行,確實能行,但是臨終的時候恐怕就不行了。能行是能行,沒到不退,該退的時候,恐怕就不行。所以,一定要把這個相關利害要掌握。
宏海法師《彌陀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