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樓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誠,還是要擔當社會的責任

2015/09/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樓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誠,還是要擔當社會的責任

樓宇烈老先生剛過了80歲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宗教研究院名譽院長,一生致力於哲學、佛學研究,雖深居京郊一隅,但對王菲等明星的信佛潮、對浮世種種信仰熱,安然洞見。

樓老先生接受了環球人物雜誌記者的專訪,指出大部分佛教徒是盲目的,大量的信徒並非正信正修,很多人以為燒香拜佛就能陞官發財,其實錯了,佛教恰恰是看到了陞官發財增加了人們的痛苦和煩惱,而要人們從陞官發財中解脫出來,放下一切。

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做佛弟子

環球人物雜誌:當今社會,一面是很多人感覺信仰缺失,一面又出現明星、名人的佛教熱、上師熱,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樓宇烈:信仰就是一種價值的追求,是人堅持活下去的動力。它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除了宗教信仰,還有制度信仰、理論信仰等。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是沒有信仰的,只不過有的人對自己的信仰是自覺的,有的不自覺。人是高級的生命形式,是物質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結合體。所以精神追求是一種信仰,物質追求也是一種信仰。現在中國的信仰缺失主要是精神上的。隨著物質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物質方面的需求,精神生命方面的需求就被淡化了,甚至消失了。

環球人物雜誌:當前的佛教熱是人們意識到了精神信仰的重要性,還是出於功利或跟風等比較盲目的目的?

樓宇烈:我看大部分都是盲目的。很多人在物質生活得以滿足後並不感到愉快,雖然物質很豐富,但精神很空虛,所以他們就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意義,但這種行為並不一定是自覺的。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把信仰宗教看作時尚,甚至是為了在交友中能取得話語權。因為看到人家都在談論宗教,他不知道,所以也要去了解了解,以此獲得和朋友交流的談資。現在的國學熱、佛教熱和其他宗教熱,都和人們的交友圈子有關係。

環球人物雜誌:在信佛的人群中,娛樂明星由於受關注度高,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娛樂圈中出現學佛熱潮,有沒有特殊原因?

樓宇烈:現在信佛的主要有幾個群體:娛樂圈的明星、企業界的精英和法律界的人士。娛樂圈的人給別人帶來了很多快樂,但他們自身不一定快樂,可能還很糾結。再加上娛樂界的功利心特別強,潛規則又特別多,而他們內心的痛苦並沒有人能慰藉,所以他們要追求一種寄託,去找宗教的信仰。

環球人物雜誌:對明星拜師以及明星出家,您持什麼樣的態度?

樓宇烈:佛教提倡人不能有分別心。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做佛弟子,哪怕你是犯人,只要悔過,放下屠刀,就會被包容。對於拜師學佛的明星,我們也應該把他們當成普通人來看。如果明星要拜師,首先要放下明星的架子,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來拜。

出家完全是個人的選擇。我們應該了解,選擇出家是選擇更大的擔當。因為一旦出家,你就是一個主持佛法的人,就要去弘揚佛法,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同時,也不是說沒有選擇出家,就不是一個好的佛教徒。有一句話說得好,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如果他完全按照佛陀和佛經的教導,去規範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那也很好。

環球人物雜誌:有的明星抄寫經書、參加法會、出國拜訪佛教大師,這可以作為其虔誠的一種表現嗎?

樓宇烈:我想不能,這些只是形式上的東西。當然,明星們有可能通過這些行為來表達內心的虔誠,但最根本的還是要看他們在生活中怎樣規範自己,怎樣去擔當社會的責任。一個藝術家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藝術創作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他們應該通過自己的言行和藝術作品,來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

宗教的傳播離不開藝術

環球人物雜誌:王菲是行為上比較虔誠的信佛者,但她生活中的緋聞又壓過了她信佛的一面。王菲結過兩次婚,現在又有緋聞傳出,不少人覺得她既然信佛,就不該如此,您怎麼看?

樓宇烈:佛教的清心寡慾並不等於禁慾。所謂清心寡慾就是要把慾望控制在一個適當的範圍內,不去追求過分的東西。我們說一個人貪,就是過分。如果一個人需要吃好的,需要穿好的,就不算是貪,如果超過了這個需要,就是貪了。

對於王菲來說,主要是看她的出發點和處理方式。不能說信佛的人就絕對不能有慾望的追求,要看王菲的幾段感情是怎麼產生的,又是怎麼解決的。如果說她是合理地結婚,又是合理地分手,我想也不能去指責她。如果結婚是為了貪財、貪色,可能就有問題。

人物雜誌:王菲錄製了《心經》這首歌曲,《心經》也是佛家經典,這樣的行為是否有積極意義?

樓宇烈:明星通過這些行為來傳播宗教思想,讓更多人了解佛教,應該是有積極意義的,客觀效果可能不錯。但這還要看他們這樣做是否真心誠意,如果其主觀的出發點不是弘揚佛教,而是沽名釣譽、炫耀自己,那麼對其自身是有損害的。

環球人物雜誌:這樣的行為會把宗教娛樂化嗎?

樓宇烈:宗教的傳播離不開藝術。比如敦煌石窟裡有很多變文,變文很多情況下和我們現在的說書差不多,就是用講故事的方法傳播佛法。歌唱、舞蹈、繪畫、建築,也都可以作為傳播佛法的一種手段。所以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就是這個意思。很多藝術形式,包括唱歌,也能起到淨化人心、引導人心的作用。這主要還是看他的唱法,是淨化心靈還是擾亂人心的,如果用搖滾音樂來唱佛經,那肯定不行,是搞笑的。

燒香越多功德越多是邪信

環球人物雜誌:信佛要以一定的學識修養做基礎嗎?

樓宇烈:學佛有不同的層次。對一般人來講,也很簡單,就是不要做壞事。佛教經文裡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意思就是不能做壞事,要做好事,要能夠淨化自己的心靈,這就是佛教。這不是很簡單嗎?一般老百姓都懂。有時候不識字的老百姓更明白佛教。識字的人,反而去琢磨這個,琢磨那個,理解得似是而非。

環球人物雜誌:佛教中常說因果報應,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嗎?

樓宇烈:很多東西從消極的角度去講,就是消極的,從積極的角度去講,就是積極的。說到因果,消極地看,我種了這個因,已經沒辦法改變了,我就得受這個果。可是既然因是我造的,那麼我可以去改變這個因,那不就改變了果嗎?

很多人把佛教的因果思想看成是一種宿命論,命定論。錯!那是婆羅門教。佛教很積極的意義在於,它不說前世今生,而是要超越輪迴。那麼我們怎麼看報應的問題?過去、現在、未來,是相對的。我們的一生,有過去10年、現在10年、以後10年,有去年、今年、明年,也有昨天、今天、明天。比如,我現在落得這個下場是我前10年追名逐利的結果,如果我這10年踏踏實實做事,未來不就改變了嗎?

環球人物雜誌:佛教作為一種精神信仰,怎樣幫助人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樓宇烈: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精神信仰和現實生活是密切結合的。這有其優點,即中國的宗教不搞神秘的東西,而是要人在現實生活中磨練自己。但另一方面,人們又總希望通過信仰來改變現實生活。這就使信仰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實用性。這是中國信仰,特別是宗教信仰中的一個大問題。

現在很多人信仰是為了自己,去燒香、磕頭、拜佛,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更好的福報,希望佛祖能保佑自己陞官、發財、延壽。不少官員去燒頭香,覺得燒了頭香,明年就可以升一級。還有人覺得香燒得越多,功德就越多,回報就越大。這都不是正信,而是邪信。不是信佛就能陞官發財,佛教恰恰是看到了陞官發財增加了人們的痛苦和煩惱,而要人們從陞官發財中解脫出來,拋棄、放下一切。

環球人物雜誌:那麼信佛行善的目的應該是什麼?

樓宇烈:佛教的一個核心理念是緣起,緣起論概括為4句話: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佛教不認為世界是佛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一個神創造的,而是各種因緣聚會而形成的。所以,不能靠一個救世主,而要靠大家的覺悟和智慧。把佛當成救世主,就有問題了。

如果說佛是救世主,那也應該是開啟你智慧的救世主,最終還是靠自己的智慧使自己得到解脫。如果等著佛來救,自己不努力,那是婆羅門教,而不是佛教。我們信佛行善的主觀願望不是為了去求什麼,而是你行善之後,整個社會的風氣得以改變,整個社會清淨了,大家都能受益,你也在其中受益。

佛教讓人能夠放下和奉獻

環球人物雜誌:什麼是正確的宗教觀?總體上如何認識佛教?

樓宇烈:任何的宗教信仰都要解決一個問題,即認識生命的起源、價值和意義。佛教讓人能夠放下和奉獻,特別是大乘佛教強調慈悲,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淨慧老和尚生前用兩句話來詮釋大乘佛教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很符合時代的語言,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悲智雙運,悲是慈悲,智是智慧,運就是一起運作。人生難得,要珍稀人生的價值,慈悲為懷,既要覺悟人生,還要奉獻人生。這兩個是分不開的,只有覺悟人生才能奉獻人生,只有在奉獻人生中才更能覺悟人生。

環球人物雜誌:宏觀層面上,有什麼途徑可以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宗教觀?

樓宇烈:避免盲目信仰,最根本的要從基礎教育做起。基礎教育裡就應該有宗教學的內容,或者叫宗教常識。在小學就可以讓學生了解有宗教這樣一種文化,它屬於一種信仰,讓學生了解宗教有各種不同的形態。有了這樣的基礎,以後他們再接觸宗教就不會走歪。

在整個社會上也應該多傳播各種宗教的正確知識。一般的信眾接觸不到這些思想,他們看大家怎麼做,就跟著做。比如現在流行放生,這本來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卻走歪了,破壞了生態平衡,殘害了生命,甚至有人攀比放生的多少。這種思想要糾正過來,甚至我們可以暫時先放一放放生這個概念,多提一提護生,因為護生才是更根本的。

環球人物雜誌:在個人層面上,信佛之人如何更好地修煉自己?

樓宇烈:關鍵是淨化自己的內心。一切的煩惱都來源於人心的不清淨。人心有這個追求、那個追求,有這個恨、那個恨,有這個愛、那個愛,所以才產生了這個問題、那個問題。老子就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給我吃什麼我都覺得好吃,給我穿什麼衣服我都覺得好看,入鄉隨俗,就很好了。《黃帝內經》裡又在後面加了一句話:高下不相慕,即不要攀比。現代人攀比問題很嚴重,高下一相慕,心就不靜了。如果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高下不相慕,你看你快不快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專心無雜的摩陀大師

傳說,過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這座山名字的...

深信因果是學佛的根本

我們要知道,一個國家裡面有這樣多的人,難免有良莠不...

佛法只要你肯學,都有你要學的東西

作為一個空中的雲,作為一個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佛法化導,救人心之陷溺

大凡一個國家之政治法律,無微不至,那還有不逮之處?...

如何度化家人學佛

學佛的師兄弟們大概都想讓家里人也學佛。我也不例外,...

成為一個有信仰的企業

做企業家最需要知道兩個詞:一個是感恩,一個是結緣。...

當代學佛人的困惑

問: 怎樣讓我手下的員工學佛? 悟光法師: 欲改變別人...

凡是佛所說的法,你都不要譭謗

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花林窟,與大比丘眾千...

可以幫對方把業懺悔掉嗎

問: 替小孩子拜懺,可是在夢中的時候,那個好現象出...

持戒是怎麼定義

《廣論》云:從損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對自己、對他人有一個準確的定...

坐禪的三個階段

第一步:姿勢的放鬆 首先,放鬆是第一步功夫。如果連放...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歸根結底是因為貪圖慾望,正如一...

小兒聞法,即解甚深義

過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進持守戒法,梵行清淨...

如何正確理解心清月現

汝何不知事務,一至於此。光何人斯,何可以與蓮池大師...

進退從容,積極樂觀

人的情感總是希望有所得,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

文殊菩薩度眾的善巧

一日,阿難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親見文殊師利所成...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債主所致

問: 是否身體上任何不適宜、病痛,如感冒、著涼等一...

鞭打白骨,為時晚矣

修行人出外行腳雲遊,看到一個人在路旁焚香、供花、獻...

【推薦】把苦惱的根源找出來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

佛教的三種懺悔方法

懺悔,在佛教來說,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講究方法;依靠...

聖嚴法師《念觀音,學觀音,做觀音》

2006年11月9日,這一天正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聖...

豐子愷的牛畫

紅花兩朵插牛頭,辛丑新春應屬牛。 祝你今春耕種好,風...

駝驃比丘的善惡果報

佛陀時代,有一位力大無窮的駝驃比丘,隨佛出家後,精...

【佛教詞典】水陸法會

略稱水陸,或名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一種隆重而盛大...

【佛教詞典】十八不共佛法

【十八不共佛法】 此為十八種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於聲...

【視頻】《心經》奕睆居士

《心經》奕睆居士

【視頻】妙境法師《說身無常》

妙境法師《說身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