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稱水陸,或名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一種隆重而盛大的佛事儀則。近代學者認為是唐代密宗的《冥道無遮大齋》與梁武帝的《六道慈懺》相結合的產物。但依《佛祖統紀》卷三十三所敘源流,最初是由梁武帝夢僧啟示,後又得寶誌勸說,因而披閱大藏創立儀文,於天監四年(505)就金山寺修建水陸法會。北周與隋代,此儀不行。至唐咸亨(670~673)中,法海寺神英於大覺寺義濟處得到梁武帝的水陸儀文,依照修齋,復流行於世。北宋楊鍔撰有《水陸儀》3卷。蘇軾撰《水陸法讚》16篇,稱為眉山水陸。南宋史浩曾施田給月波山修設水陸大齋,並親撰儀文4卷。南宋末志磐又撰新儀6卷,並繪像26軸。明代稱此為「南水陸」,而對金山儀文稱「北水陸」。宋、元、明、清水陸法會盛行。明末祩宏重訂志磐的水陸儀文,成《水陸修齋儀軌》6卷。清儀潤依之撰成《水陸大齋儀軌會本》6卷,為現行水陸儀本。其後咫觀又依祩宏的重訂本詳加論述,成《雞園水陸通論》9卷,並撰《水陸大齋法輪寶懺》10卷,皆為現行水陸所取法。
現行水陸佛事分內外壇,以內壇為主(主法、正表、副表各一人),懸掛毗盧、釋迦、彌陀等像,陳設香花燈燭等種種供品。外壇有「梁皇懺」(二十四人)、「華嚴」(二人)、「法華」、「諸經」、「淨土」(以上三壇各七人),「施食」(晚夜進行,人由各壇調配)等壇。全部法事一般以七晝夜為期(內壇也有從第三日開始進行五晝夜的)。其程序為第一日灑淨結界、遣使建幡。以後依次為請聖(請上堂)、奉浴、供上堂、請赦、請下堂、奉浴、皈戒、供下堂、親祝,至第七日以普供上下堂和送聖而告成。施食壇從第一日起每夜放焰口一台,至第六日夜由內壇水陸法師和各壇僧眾一起放五方焰口。
漢地佛教地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舉行供佛儀式及僧超度先靈的法會。盂蘭盆為梵文ullambana的音譯,意譯為「救倒懸」。意為救度亡靈倒懸之苦。原是依據《盂蘭盆經》目連救母的因緣而起,最早為梁大同四年(538)武帝於同泰寺設盂蘭盆齋。唐代朝野官民普遍風行,並有音樂儀仗助盛莊嚴。入宋以後,轉變為以盆施鬼,逐漸形成以放焰口施餓鬼食為主,終於取代了盆供。志磐在《佛祖統紀》的《盂蘭盆供》條下稱:「雖無奉盆之儀,而不失盂蘭之意」,但後來又有盆供與焰口同日別行。
上篇:懺法 下篇:焰口